MUSEUM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
文物,
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
各博物馆现存可移动文物达320余万件(套)。
每一件文物,
都讲述着三晋文明故事,
构建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为了让人们从静默的文物中,
看得见鲜活的历史细节,
触摸到过往生活的人间温度,
感知器物之美、探索之美、文明之美,
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
山西晚报、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
启动了“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第三季。
从此刻起,
让我们感受山西文物的神奇……
往期回顾
▼
▲山西晚报2024年8月20日报道版面
文
物
档
案
主角:浮雕彩绘四神图石棺
体态:通体长46厘米、宽28厘米、高38厘米
出生时期: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
出生地:山西省榆社县云簇镇大马岚村佛爷庙
藏宝地:榆社县化石博物馆
1995年3月,榆社县云簇镇大马岚村的村民在佛爷庙附近建房时,发现了一具雕刻精美的青石石棺。石棺分为棺盖、棺身和棺座三部分,半圆弧筒瓦状的棺盖为一石所制,覆斗状的棺身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形状的棺座为一石雕琢组合而成。棺内留存有骨灰和残余骨质,并无任何随葬品。
在石棺底部,考古人员发现了八行151字的题记。题记的内容是:
“天成四年,岁次己丑十二月丙申朔,十九日甲寅。叶谋佐命保大功臣,平卢军节度淄、青、登、莱等州观察处置押新罗、渤海两蕃等。使持节青州诸军事,守青州刺史、特进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琅琊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王建立造石生灰骨椁子一座,随任所到命终之处,仰眷属七日内置柏界出焚烧,便入此椁子内,保骨肉后兴。如远即不利于后,故记。”
▲石棺底部题记
山西省文物局供图
“天成”这个年号,历史上出现过三次,不过能用到四年的只有五代后唐,共用了五年。天成四年,也就是929年。王建立在正史上有传,尽管题记为后唐明宗纪年,但他的史迹却被列入后晋的列传中。解读列传,王建立“病笃而卒,年七十”时,已经到了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天福五年,即940年。
上世纪50年代末,榆社县河峪乡鱼头村王墓沟出土了一盒青石墓志。覆斗形志盖盖顶阴刻篆书“汉故秦国太夫人墓志”9字。太夫人田氏,沁州人,是唐故骑将田茂璋的长女,王建立的夫人。王建立去世8年后,她也离开了人间。在她的墓志上记载了王建立的卒年,“晋天福庚子岁”,佐证了列传的内容。
从天成四年造石棺开始,到天福五年王建立死去,其间历经两个朝代近12个春秋。王建立就这么随身携带,“随任所到命终之处”,未免有些奇特甚至怪异。
▲石棺底部题记拓片
山西省文物局供图
王建立,字延绩,辽州榆社人,少年即“鸷猛无检”。李嗣源(后来为后唐明宗)出任代州刺史时,提拔王建立为虞侯将。后唐庄宗李存勖镇守晋阳时,派使者赴代郡祭陵,其中有扰民者,都被王建立抓起来重重地惩罚。李存勖大怒,命令将王建立收捕,李嗣源“所护而免,由是知名”。不久之后,王建立又因保护李嗣源眷属有功,被授成德军节度副使,并拜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嗣源即位后,王建立被功授诸多官职。官多压身,王建立自知学识不足,请求辞职,天成四年(929年)被外放平卢节度使,第二年移镇上党。王建立不去赴任,请求退休,颇有些郁郁不得志。从此情节,可窥得其造石棺并携之至任所的心态。
辗转到了清泰(934年-936年)初,王建立终于获得后唐末帝李从珂召见,被授天平军节度使。后晋高祖石敬瑭即位后,再次封王建立为青州节度使,累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这时王建立已经65岁。天福二年(937年),封临淄王。天福三年,封东平王。天福五年入见石敬瑭,被特许不拜,“肩舆入朝,上殿则使二宦者掖之,论者荣之”。王建立自觉年老体衰,上表乞休,石敬瑭不准,又授予他潞州节度使,并把辽、沁二州划为上党属郡,加检校太师,进封其韩王。可以说到晚年时,王建立享尽了荣华。
王建立年轻时酷杀,“为政严烈”,只要地方上有人犯恶,一定要被他灭族,当时人呼“王垛叠”,说他杀人积尸无数。然而他到了晚年,竟然潜心侍佛,出资建造寺庙,捐献香火,同时一改前暴,“戒杀慎狱”,民心得以安宁。这样一种转变颇耐人寻味。
▲浮雕彩绘四神图石棺
山西省文物局供图
天福五年(940年),王建立到潞州任上一个月后就病倒。史书中记载,时“有大星坠于府署”,王建立于是着手起草遗书,同时嘱咐其子王守恩:“榆社之地,桑梓存焉,桑以养生,梓以送死。余生为寿宫,刻铭石室,死当速葬,葬必从俭,违吾是言,非孝也。”
为了让王守恩必须做到,石棺题记早早就写出了这样做的理由,那就是“保骨肉后兴”“如远即不利于后”。
五代时火葬已经普遍施行,尤其是对于晚年向佛的王建立而言,像圆寂后的僧人那样焚烧尸体,无疑是理想的离开方式。“死当速葬,葬必从俭”,以及题记中“七日内置柏界出焚烧,便入此椁子内”,也具有佛教意义。
棺盖前额额面浮雕着朱雀图案,立于祥云中展翅欲飞。棺身后挡浮雕着龟蛇连体的玄武。前高后低的左右两帮,左雕青龙,右刻白虎。《礼记·曲礼》中记载,“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进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作为代表四大方位的吉祥物,汉时四神便出现于墓葬壁画和石棺周围。它们被用来辟邪、导引,护守着墓主灵魂的安宁。古人相信,入虎出龙,象征长生不老的白虎与玄武代表着肉体的休息与灵魂的等待,青龙则是人间通往仙界的交通工具,朱雀在阴阳两界混沌处为亡灵引路,逝者最终会进入永恒长生的世界。
▲浮雕彩绘四神图石棺
山西省文物局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立石棺棺身前挡枋下中间两扇板门处,右面板门半启,门缝中一位头绾发髻、短衣长裙的妙龄女子弹出了半个身子,呼唤着门外一角顽皮的小狗回家。这一幕熟悉的“妇人启门”情景多出现在宋金墓室,但考古发现,早在东汉时期的明器楼阁和石棺上就有同类内容存在,例如四川芦山出土的建安十七年(212年)王晖石棺,以及广西贵县出土的东汉墓陶明器楼阁。特别是王晖石棺,同样有雕刻有四神形象,同样有题记,只是位置到了双丫女子所倚的另一扇门上。
与王建立同时期,陕西宝鸡出土的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李茂贞夫人墓,高大门楼的第三层雕刻出“妇人启门”场景;陕西彬县出土的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冯晖墓墓门上砖雕有“启门图”。这种被认为是早期南方和西南地区流行的葬俗逐渐发展到中原,对中原葬俗产生出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为什么王建立要把“妇人启门”雕在石棺上,显然这与他以棺为穴、“葬必从俭”的要求有关。
文|唐晋
图|山西省文物局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傅宇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