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敲开“致富门”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茜茜 实习记者 李源
冬日的兴义市敬南镇白河村,云雾缱绻,仿若轻柔的纱幔披覆于山间。踏入村庄,入目之处,皆是令人心生愉悦的景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如平滑的丝带蜿蜒其间;路旁,一栋栋两三层富有田园气息的小洋楼,彰显着乡村生活的舒适与惬意;别具布依族特色的广场,为村庄增添了一抹独有的文化韵味与风情。
村民张顶强家,炊烟悠悠升起飘散在空中,熏烤房内,一排排腊肉整齐挂放。“这是我家昨天腌制的腊肉,一部分已经被预订了。”张顶强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我们都是用板栗木和茶树枝来熏制,熏出来的腊肉金黄透亮,并带着淡淡的茶香味,很受顾客欢迎。”
90后的张顶强是土生土长的白河村人,2015年大专毕业后在兴义的房地产公司、传媒公司做过平面设计,虽然收入不错,但在他心里,一直有颗回乡创业的种子,只待一个生根发芽的契机。
白河村是一个传统布依族村寨,八音坐唱、舞龙、舞狮、花灯、快板等丰富的布依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白河村通过党委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全面参与、村民自治管理,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人才、产业、资源深度融合,通过强堡垒、强民生、强产业、强传承、强治理“五强”举措,打造红旗、和谐、幸福、文明、平安“五型”村,不断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扮靓乡村颜值。
一系列举措让村里的环境愈发宜人,加之网红打卡地竹麻山与之相邻,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张顶强瞅准时机,于2022年6月毅然回乡开起了农家乐。
“村两委对我开办农家乐非常支持,给我减免了一年的房租,还多渠道为我介绍稳定客源。”提及农家乐从开办到运营步入正轨,张顶强一脸轻松,“有困难找‘管家’,村里的帮衬,让我们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
张顶强口中的管家,是白河村探索的“大管家+小管家+管家婆”党员包保模式。党支部是“大管家”,负责管全村;党员是“小管家”,一人管10户;每一位户主是“管家婆”,负责把家里管好。各级“管家”主要围绕“一宣两讲三帮”(宣传政策;讲文明,讲新风;做强产业,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开展工作,切实解决群众需求。
期间,张顶强想要多元化拓展农家乐经营项目,但碍于没有资金。思前想后,他找到村里“大管家”表明自己的想法,仅三天时间就拿到了12万元银行贷款,这让他信心倍增。
随着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回头客也不断增多。原本只是一道乡村特色菜的腊肉,被游客们争相订购,去年仅售卖腊肉就有5万元的收入。张顶强翻开他的微信聊天记录,一些顾客给他发了电话地址和订购数量,在他还没来得及回复的情况下就直接把钱转了过来。“都是回头客,这也是对我的一份信任。其中一位北京的游客,吃过一次之后,每年都会订购一些跟亲戚朋友分享。”
不仅如此,依托白河村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村干部为张顶强出谋划策,将茶产业与农家乐相结合,推出了茶叶采摘、炒制、餐食等一体的套餐,与旅行社合作带领游客“上春山、采春茶”,还开展村校联动玩转亲子采茶研学。
每年明前茶采摘的时节,张顶强的农家乐格外热闹。“从采摘到炒制,游客全程参与,既有玩的,还有东西能带走,游客很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我们还特意研制了茶香虾仁、茶香排骨、茶叶煎鸡蛋、茶叶炒腊肉、凉拌茶叶等以茶入菜的乡村特色美食,让游客品尝到农家特色美食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参与感。”谈及自己大胆创新并取得成功,张顶强满眼自豪,“最多的一次,我们一天接待了400多名游客,收入10000多元。”
交谈中,张顶强坦言,其实一开始,他对发展茶叶的相关产业是拒绝的。张顶强家从父亲那辈就开始做茶,到现在已有40多年的时间。在张顶强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总是炒茶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出门,把茶叶运到兴义市区售卖,而村里的石头泥巴路,骑摩托车出门都很困难。所以在他看来,发展茶产业很辛苦,收入却不高,并不是一个好项目。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柏油路通到村组,石板路铺到家门口,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车辆进出运送物资,都变得轻松顺畅。”如今,张顶强充分利用自己在传媒公司累积的人脉和工作经验,通过短视频等方式对茶叶、香肠腊肉等农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拓宽了销售渠道,并不断提升农特产品品质,利润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通过多元的推广方式和特色经营活动,张顶强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推动了白河村乡村旅游发展,让更多游客走进白河村,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目前,张顶强又准备凭借自身专业优势,设计蕴含白河村独特韵味的包装,把农特产品制作成别具一格的伴手礼,让游客不仅能来到白河,更能将白河的记忆打包带走。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农村发展的核心力量。白河村精准锚定提升组织力这一关键要点,全方位、深层次地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与组织协调功能,以组织振兴撬动起产业领域创新升级、人才队伍汇聚涌流以及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等多维度的协同振兴格局。
从泥泞的土路到整洁的柏油路,从简陋的瓦房到精致的小洋楼,村容村貌展新颜,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皆是张顶强开办农家乐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与坚实根基。如今,农家乐的生意愈发兴旺红火,经营业态日益多元丰富,这些的成功,正是白河村基层党组织高质量服务效能的生动诠释。
白河村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全力打通“乡村+”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农耕体验相互交融、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强劲有力的动力支持,奏响一曲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策划:查必芳 专栏编辑 陈茜茜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