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这家门诊近期获得广泛关注

在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提升社会公众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获得感,提供更为适宜、高效、可及、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已逐步成为行业趋势与共识。


近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科普基地、预防接种职业人群教育平台“听听专家说”发起了“接种拾萃——接种门诊建设探索”视频专题栏目。面向全国平台用户发起邀约,探访拍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探讨、分享当地接种便民服务的工作经验与做法。我市东丽区新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受邀接受了该项目的拍摄邀请,作为“接种门诊探索”视频的首期优秀门诊,出镜分享门诊建设和服务工作相关经验。


数字化转型:开启服务提升的新篇章


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东丽区新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预防接种服务上展现出卓越的精细化和创新性。

2022年7月,该中心正式启用了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为天津市首家,实现疫苗接种全过程的信息化、智慧化。不仅规范了接种流程,也让广大市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便捷。

智慧化门诊的建设,让接种体验迈上了新台阶。门诊引入自助取号机、智能冰箱、电子签署机等硬件,辅助门诊工作人员提升接种效率。借助智慧化接种系统,显著缩短了辖区居民的等待时间,有效解决了排队拥挤和留观难以保证的问题,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优质、安全、精准的接种服务。
图片

接种门诊智慧化设备一览


与此同时,门诊以其规范化、合理化的空间布局,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清晰、便捷的接种流程。门诊“全流程不交叉”的科学规划,让候诊、登记、候种、接种、留观等环节井然有序,大幅减少了不必要的往返,优化了接种体验。

图片
接种门诊合理规划的各区域


在通过智慧化建设升级门诊软、硬件设备的同时,该服务中心在疫苗接种与科普服务方面不断进行精细化打磨与创新,进一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便民服务成效。

在科普服务方面,门诊通过线下定期开展预防接种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开设咨询服务窗口和线上“宝妈云课堂”,为家长提供了全方位的疫苗接种政策和相关知识,同时还引入智能助手,家长在手机上输入疑问即可获得答案,满足了家长随时随地咨询预防接种相关问题的需求。

对于特殊群体的接种需求,门诊展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门诊注重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设计了配备了换尿布台和洗手设施的母婴室,为哺乳期的母亲提供私密、舒适的环境,方便他们哺乳和护理。门诊还会为过敏体质、残疾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接种方案,确保每位儿童都能安全有效地接种疫苗。

人性化服务获得多方赞誉


新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便民惠民服务,获得了辖区居民的认可。

 “门诊隔段时间就会举行一次讲座活动,我们有空就会去听听,听完对小孩打疫苗也了解更多,更放心了。”天津东丽区一位家长表示,通过科普讲座等活动,市民能获取更多疫苗相关专业知识,减少在疫苗接种方面的信息差。久而久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本期节目上线一周内,超过23528人观看了相关视频。在评论区中,平台用户围绕“高效、规范、人性化的管理策略”展开了热烈探讨。在各地门诊建设存在客观差异的前提下 ,如何通过完善打磨管理方式优化市民的接种体验?该栏目引发了从业用户的广泛思考。

图片
节目上线后引发平台行业用户热议
  
东丽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领导表示,在东丽区政府和东丽区卫健委的支持下,辖区持续推进预防接种门诊体系建设,探索预防接种特色化发展模式。东丽区新立街门诊曾于2020年12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也是健全、打造基层服务网络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门诊之一。本次“听听专家说”平台活动的开展,对东丽区疾控中心坚持精细化管理,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验进行了一次积极的展示,也体现出新立街卫生服务中心在提升群众接种服务的便捷化、获得感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疾病预防控制同行从业者的认可。

据悉,作为听听专家说平台内的系列视频栏目,“接种拾萃”将以纪录片拍摄为载体,持续探访全国各地基层接种单位建设经验。通过“听听专家说”平台的首发传播与在线社区运营推广,使节目内容广泛覆盖行业从业用户,引发有效的互动、讨论与交流。

图片
新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0年获颁
“全国敬老文明号”

“接种拾萃”连接行业免规力量


作为国内预防接种领域专业人员的学习交流平台,“听听专家说”平台致力于提供学术教育、政策传达与解读、内部培训等服务。该平台曾承办第一届大湾区疫苗峰会、全国第二届预防接种信息化大会、无脊灰20周年学术交流会、2022世界狂犬病大会等多项国内外业界会议,并连续五年作为官方指定直播平台协办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拥有广泛的行业影响力与认可度。


平台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这一行业话题下,以“接种门诊建设探索”为具体切入点发起本次项目。面向全网预防接种行业用户,为“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等多维度优质门诊建设工作经验提供展示平台。发挥自身互联网运营能力,连接全国“免规力量”。激发广大从业者进行工作思路、经验与知识分享,助力行业人才培养交流。


(推广)


通讯员:戴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