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贸片区发布年度32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

图片

12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青岛自贸片区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情况。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平台,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与各部门通力协作,实践形成了32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项获评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4项获国家部委推广、认可,26项获省政府和省级部门推广、认可。

“在今年新增2项全国最佳实践案例后,片区实现国家层面对自贸制度创新所有奖项全覆盖,制度创新成果涵盖口岸便利化、绿色发展、金融创新、现代海洋等多领域。同时,实效作用突出,均由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出发,破除了一批政策障碍,推动贸易、资金更便利。”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隋斌介绍。

一年来,青岛自贸片区贸易环境更加自由便利

通过创新通关监管方式、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大通道,持续提升、拓展贸易功能,青岛自贸片区加快打造国际化贸易流通体系,实现口岸通关更高效、关税服务更便捷、贸易业态更丰富,着力打造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环境。

青岛自贸片区开展企业自有罐式集装箱通关模式改革,每票节省报关费用约200元,每年节省保证金占用4000余万元。创新“常船舶”便利化监管模式,单航次节约手续办理仅需1至3小时,节约靠泊费、代理费等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全国率先实施进口燃料油“一站式化验”,将法定检验和涉税化验合一,每批次节约近15天,减少企业综合费用约50万元。协同开展鲁豫联动跨关区通关改革,将青岛港口集货、配载等码头前沿功能延伸至郑州内陆港,出口货物每标箱节省约400元,境内运输成本下降近20%。

创新试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电子支付、关税保证保险担保备案等模式,缴税用时由7至8小时压缩至不到1分钟,货物通关凭保单即“先放行后缴税”。探索“数据联动”进口退税模式,在全国首次实现海关与税务部门电子数据自动对碰、实时反馈,增值税抵扣信息查询时长由一个月缩减至10秒内,退税时间从平均33.9天降至7天以内。

全面构建“政府政策引导+外管精准辅导+银行深度服务+平台全景验真”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服务模式,带动青岛自贸片区新型离岸贸易业务量占全省80%以上。打造新型跨境易货贸易新模式,构建新型易货贸易生态体系,在仓单制定、出口退税、风险防控等各环节开展探索,全面打通业务流程。创新打造原瓶进口葡萄酒综合服务模式,搭建原瓶葡萄酒综合服务平台,物流成本压缩50%,建成全国首个特殊监管区内电商分拨中心。

一年来,青岛自贸片区投资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围绕市场准入、要素供给、企业服务等各环节,青岛自贸片区实施全流程创新,以服务型理念打造有温度、有力度的优质营商环境,让片区投资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准入准营更简便。全国首创企业登记“智能表单”模式,将原先复杂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业务流程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单件业务审核时限压缩75%以上。实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免申即领”,建设单位无需申请,相关部门共享复用内部业务数据,实现0.5个工作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要素供给更多元。创新打造集交易、融资、风险管理于一体的港口电子仓单质押融资模式,最短融资周期从2至3天降低至4小时,已通过该模式融资300笔,融资额超89亿元。创新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诚信纳税用票“先调后核”模式,企业申请发票额度调整由原来的8个工作日缩减至约0.5个工作日。创新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服务模式,将更多优质外贸企业纳入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范畴,并实现优质企业鲁冀互认。

企业服务更精准。开展企业特色经营项目自主标识改革,首创“自画像式”准入准营新机制,5000余家企业对特色经营项目进行自主标识和公示,其中40%为“四新经济”项目。探索涉企许可“无感续证”模式,变企业“被动”续证为政府“主动”办证。创新试点吊销企业股权变更登记模式,助力吊销企业通过股权变更实现清产核资,完成注销登记,填补了吊销企业无法进行股权变更登记的制度空白。实施口岸政策精准滴灌行动,通过跨境贸易便利化直通车机制,为150余家重点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创新商业秘密多维度保护模式,实施标准化促进、国际化对标、立体化防护,培育150余家企业自主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机构,获评首批省市县三级共建商业秘密保护基地。

一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差异化特色更加鲜明

聚焦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领域,青岛自贸片区开展系统性、集成性探索,差异化特色更加鲜明。

在绿色低碳领域,青岛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碳足迹”评价机制创新,探索橡胶轮胎、智能家电行业碳排放核算,提前做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应对。全国首创银税互动绿色融资模式,将至少3至4周的授信审批时间压缩至15分钟,为百余家企业发放绿色贷款近108亿元。全省率先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由环评报告书降级为报告表的项目,审批时限由60天缩短至30天,单个项目环评编制费用平均降低约6万元。

在海洋经济领域,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海员司法救助机制创新,大大降低海员维权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为有效解决海员遣返国际难题提供了制度借鉴。创新航运企业集成化审批服务模式,实现航运企业全流程筹办平均缩减30天以上,每年可为青岛市现有规模水路运输企业节约成本1500万元以上。

“以上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促使青岛自贸片区营商环境显著提升,今年前10个月,带动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7%,限上批发业销售额超6000亿元、约占全市25%,新增就业3.1万人、约占全市8%,有效彰显了自贸试验区作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作用。”隋斌表示,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认真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探索形成更多高效能制度创新成果,更好服务青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