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柿饼暗含大工艺!敢想敢干的他成长为非遗传承人

原标题:

郑耀文:敢想敢干的非遗传承人

陕西日报记者 耿杨洋

“这个人敢想敢干,还做得好。”关于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耀文,当地人这样评价。

郑耀文是地地道道的富平人,从记事起就看着父辈种柿子、做柿饼。长大后,他跟着老师傅学习柿饼制作技艺,成为柿饼制作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说起和柿饼打交道的这些年,最让他自豪的,是那个“小挂架”。

多年前,富平柿饼制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绑绳晾晒法。这种方法效率低,柿子排列紧密,通风不畅,容易发霉变质,严重影响了柿饼的品质和口感。

怎么挂更方便?怎么才能保证通风?面对这些难题,郑耀文创造性地提出了挂架晾晒的方法。

“你看,这个塑料托架呈‘十’字形,基座中心设有中心通孔和4个分支。我们将柿子削皮后卡在托架上,通过中心通孔将柿子排列起来,将绳子从中间穿过之后插入塞子,就可将托架牢牢固定。”郑耀文说,“这样既保证了充足的通风,解决了发霉问题,又降低了劳动强度,使柿饼的商品率提高了40%。”

如果说挂架晾晒是郑耀文在制作工艺上的首次创新,那么将富平柿饼带进超市则是他在销售渠道上的大胆尝试。2001年,察觉到超市作为新兴零售渠道的巨大潜力,郑耀文成为富平柿饼的第一个超市经销商。

起初,销售之路并不平坦。“柿饼属于应季食品,只能当季产、当季销,储存较为困难,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损坏。”郑耀文说。

面对困境,郑耀文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他前往外地寻找合适的包装材料,并与专业人士进行研究。经过2年的反复试验和对比,他找到了一种透气性强、能够有效延长保质期的包装材料。这种材料能保证柿饼在15℃以下的环境中保存半年不变质。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销售中的一大难题,也为富平柿饼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要实现柿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郑耀文说。他深知,只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理念才能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生产工艺上,郑耀文引入高温热泵烘干机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柿饼质量的稳定性。如今,他的一系列创新做法和经验在富平及周边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这些年,郑耀文还在延长柿子产业链上下功夫,希望带动更多人致富。他在积极推广先进的柿子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户提高柿饼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推动建立起稳定的原料供应体系,确保柿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别人做不了的,想别人想不到的。”这是郑耀文的人生信条。

正是这份敢为人先的精神,让他成为富平柿饼产业的领军人物。他说,要和乡亲们一起努力,让富平柿饼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