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木雕技艺三十八载 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张”啦

原标题:廖传星坚持传承木雕技艺三十八载(引题)

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主题)

三峡日报记者 孙玉敏 徐浩 通讯员 杨艳萍 姜程铭

“木雕第一步是挑选木材,然后定型,最关键的是要根据木头的属性、走势来确定它能雕什么作品。”12月19日,在新挂牌的廖传星劳模创新工作室,伍家乡灵宝村村民廖传星正在向前来学习木雕技艺的年轻人教授木雕技巧。

旁人拿来当柴烧的枯根朽木在廖传星眼里,却都是大宝贝。廖传星凭借一双巧手,38年坚守,将上万根木头、树根变为独一无二的木雕艺术品,单个作品售价少则几百上千元,多则上万元。

“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们在山上挖做盆景的树桩卖给别人,换成米,换点小钱补贴生活。我就在想,为何不把它雕成作品了再卖?于是我就在家自学,有时甚至还拿菜刀雕。”廖传星说。

但技艺学成并非一夕之功,他从模仿大师作品开始,不断刻苦钻研、精进技艺,熬过了前五年艰难的过渡期,他的作品逐渐被市场接受并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木雕手艺人。在他的影响下,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想向他学习木雕技艺。、看到现在这么多人喜欢这门手艺,廖传星感到很宽慰。为将这个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廖传星不仅免费收徒教学,还给他们免费提供食宿、工具。廖传星说;“只要有人来学,我都愿意教。”

尽管他愿意倾囊相授,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多年来,他正式收的徒弟仅4人。

“现在年轻人很多都喜欢木雕,但是才开始雕刻的时候,是挣不到钱的,要养家糊口,就只能业余时间来这里看一下、学一下。我带了4个徒弟,他们看到师父作品卖了钱,都信心十足,但是也只能抽周末来学艺。”说到这里,廖传星有些感慨,徒弟们目前的手艺都无法养活一家人,跟当年的廖传星一样,也正处于过渡期。

他的徒弟谭强飞,从事工地劳务工作,跟随他学艺已经有三四年,虽然木雕功底在手,但仍无法以此为生。“因为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艺。目前,我还没有一件独立完成的作品,都只是在师父创作时参与其中。”谭强飞说。

不久前,由伍家岗区总工会认定并挂牌的廖传星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这令廖传星将木雕技艺传承下去的目标更坚定,信心更足。

灵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匡静静介绍,村委会为了破解农民致富的难题,一方面鼓励村民发展果木种植增收,另一方面也在发掘能人巧匠传承技艺,尤其像廖传星这样的木雕手艺人。“后期村委会还将提供场地、链接资源,助力他的作品销售,并鼓励更多的村民向他学习木雕这门手艺。”匡静静说。

“我今年55岁,我想雕到70岁,如果身体状况好,我还要继续做木雕。只要有人想学,就算我80岁了,也还可以带徒弟,让他们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廖传星介绍。

来源:三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