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产合并:理想丰田,现实斯特兰蒂斯

全文5482字,阅读约需1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日系车本田、日产和三菱汽车宣布合并备忘录,旨在应对汽车新能源转型和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的市场挑战。

02三家公司计划通过整合技术优势、优化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以及联合开发产品等方式,实现更大的规模和技术能力。

03然而,合并背后真正的推动力可能在于应对激烈竞争,提高日系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04日系车在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挑战时,需要克服企业文化差异、技术互换等问题。

05最终,日系车能否在合并后实现更大的成功,仍取决于日本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挑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导语

Introduction

本田日产这场新的“联姻”,理想是复刻丰田的强大坚韧,而现实却可能卷入斯特兰蒂斯式的困境。



作者丨石   劼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何增荣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开篇最著名的句子,在公元265年晋朝成立之时,果然天下由分转合。


图片


“操天下权柄者,务必有坐于漏船卧于火屋之心。”


一千四百五十年后的1615年,德川家康终结了日本战国时代,基于统一大业发出如是感慨。


商战一如国战。


自1904年吉田真太郎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车厂,这种四个轮子的产品便逐渐缔造起岛国最重要的产业。经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的迅猛发展、八十年代起的屡屡浮沉,时至今日,日系车构成全球四分之一产销量,领跑各国。


图片


但在一百二十年后的今天,日系车迎来困境,也渐显“分久必合”之相。


2024年12月23日,本田、日产官宣合并备忘录,加上三菱汽车,三家汽车公司拟推动合并事宜。于是,日系车阵营隐隐构成了丰田-铃木-马自达-斯巴鲁,以及本田-日产-三菱两个派系。


显然,不管本田和日产在旁观者眼里是不是两条漏船,从公司执掌者到背后的日本政府,已经有了“坐于漏船卧于火屋之心”。


“我们希望日本企业采取措施,应对变化(指汽车新能源转型,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在国际竞争中存活下来,取得胜利。”在本田日产官宣当天,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没有直接置评,但抛出了上面意味深长的话。


图片


日系车太需要另一个丰田了。本田与日产的盟约,以各自擅长的技术路径互补而言,似乎有再造丰田的意思。


只是汽车产业的抱团与合并从来没有那么简单。远至戴姆勒克莱斯勒,近至日产自己刚走出一场与雷诺的“失恋”。


本田与日产这场新的“联姻”,理想是复刻丰田的强大坚韧,而现实却可能卷入斯特兰蒂斯式的困境。


野望:再造一个“小丰田”


自2021年FCA与PSA合并成立斯特兰蒂斯以来,这是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那么,本田和日产为什么考虑合并?该怎么合并?合并有什么影响?


如果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日本汽车产业乃至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兼并重组,缔造又一家丰田,具备更大的规模,更全面的技术能力


图片


当三家公司一把手——日产CEO内田诚、本田社长三部敏宏、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雄共同站上舞台,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意味着日系车朝着“再造一个丰田”迈开了漫长坎坷之旅的步伐。


举凡这种重大合并,都会有一个漫长的长跑过程。戴姆勒与克莱斯勒、菲亚特与克莱斯勒、FCA与PSA等等都不例外。


不妨从时间节点来预瞻本田日产合并过程:

·2024年12月23日,官宣合并意向;

·2025年1月底,确定整合方向;

·2025年6月敲定最终协议;

·2026年7-8月,本田和日产从证券市场退出,转为私有化,同时完成合并,新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图片


倘若顺利,不到两年后,我们将看到一个“小丰田”出现。以2023年销量作为计算基础,本田全球销量398万辆,日产337万辆,三菱78万辆;合计813万辆,仅次于丰田(1,123万辆)和大众(923万辆),超过现代(730万辆)。


而主次地位也基本上与体量和影响力有关。按照日本方面预测,未来联合控股公司可能将由本田主导,由本田任命新控股公司总裁,董事会席位也以本田高管为更多


汽车公司可不是只有销量一个参数。


按照备忘录,本田、日产、三菱组建的联合控股公司设立了发展目标:要做世界一流出行公司,整体销售额3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万亿元)、营业利润超过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0亿元)。


还是拿丰田作为对比,2023-2024财年,丰田营收45.09万亿日元,营业利润5.35万亿日元。


在市值方面,本田和日产当前市值分别为372亿美元和103亿美元,而这就和丰田差距较大了,后者目前市值大约2,400亿美元。


总而言之,本田、日产、三菱新集团的目标是达到丰田大约80%销量、三分之二营收和利润的水平,而这将决定市值能不能从当前丰田的五分之一,大幅度缩小差距


图片


本田、日产和三菱官宣的备忘录虽然没有给出详细举措,但列出三条思路:


·整合双方的技术优势,在智能化与电动化领域实现技术共享,以加速电动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通过更紧密的合作,优化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

·联合开发产品并探索新兴市场,为更多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以形成市场协同效应。


没有一句提到丰田,但没有一处不是对标丰田。


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共享——在日系车公司里,丰田是唯一一家喊出“燃油车、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纯电动、氢能源全都要”的企业,同时也在Woven City等智能化项目里走在日系车前列。


资源共享与优化——丰田的研发制造效率、供应链管理是日系乃至全球汽车产业标杆,第二次产业革命即以丰田“精益生产”为推动力。


探索新兴市场——在“去全球化”逆流席卷之后,真正的全球车企仅剩下两家——丰田、现代,能够同时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主要市场均有可观的业绩表现。


图片


面对上一代的欧美车企,日本汽车产业,能够优哉游哉地以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铃木、斯巴鲁、三菱等松散的形态应对。


但这一次竞争对手是卷出天际的中国汽车公司,以及颠覆产业的特斯拉,显然“两个丰田”,要比七八家车企的松散阵营更适应激烈鏖战。


问题在于,背后真正的推动力何在?


时代成就英雄,也缔造困境


“花ぞ散る思へば风の科ならず时至りぬる春の夕暮

善しゃただみだせる人のとがにあらじ至れると思ひけるかな”

(花散非风之罪,乃因春将尽。终善非人之过,只因时已至。)


日本战国大名少弐政资曾这样感慨时令之力,非人力能改。


当本田、日产合并的消息传来,国内外有成千上万种解读,多半是“日产还有14个月生存期,必须找到靠山”,或者“新车产品没有吸引力”、“弱鸡抱团”、“日本政府在介入”,往往流于表面,未能鞭辟入里。


图片


本田、日产、三菱无论在全球还是中国市场,都有过高光时刻,当前也都遇到了困窘。而技术、产品、人事、政策、竞品等等各个维度因素,统合起来,便是时代发生了剧变。


三菱汽车曾是日系车的技术龙头,上个世纪曾被丰田本田狂挖工程师;三菱4G系列发动机也在2010年之前是中国自主车企主要动力;直至2015年之前,三菱在SUV底盘技术维度仍有独特优势。


然而三菱汽车背后的三菱财团,重心多而分散,三菱日联银行乃是日本最大金融银行,三菱重工闻名全球,以航空航天和船舶等领域为导向。于是三菱汽车比起两田,更选择了一条“只依靠工程师做技术、不重视规模和运作”的刻板路径。


在产业竞争烈度低的时代,三菱汽车凭借帕杰罗、欧蓝德等具备特色的产品,能活得很好。然而竞争加剧、节奏加快,三菱汽车便跟不上时代。


图片


三家中,以本田现况压力相对最轻,恰恰也是本田最为全面。


自本田宗一郎开山以来,本田也同样注重技术研发。但与三菱不同的是,本田在技术硬功,悄悄地觉醒了营销和产品规划的能力。


2011年开始,本田“地球梦”动力技术从海外到国内吸纳粉丝无数,不少拥趸干脆认为“本田和马自达是日系技术导向车企的代表,憨直的理工男形象”,完全无视日产曾有“技术日产”标签,而三菱才是更早的技术大拿。


技术硬功之外,本田成功地用HR-V、XR-V和缤智等小型SUV,先在北美市场攻城略地,又在中国开辟了小型SUV蓝海,在华销量在很长时间里甚至高于丰田。


而本田的麻烦在于,整体技术专利水平并不能当真和丰田这种家大业大的公司相比,因而固守红头发动机和地球梦等油车技术,就势必在电气化和智能化领域落后。当汽车产业进入新能源和智能车时代,本田的红利期也就结束了。


就以从油电混动切换到插电混动赛道而言,原先本田在日系中最有希望将插混做强,盖因本田锐混动架构为P1+P3电机模式,只是当年高压件技术不足,未能做成插混。


或许本田看到了希望,甚至自废武功停掉了雅阁锐混动,ALL-IN插混,却未曾料到插混雅阁遭遇“高地台”负面舆论,加上起初价格竞争力缺少优势,设计外观又偏激进,这才发现原来不是用了相同架构,就能轻松从油混切换为插混。


图片


三家日系车,以日产的“时代红利”与“时代困境”最为复杂。


日产绕不开的一位行业大佬,便是前CEO卡洛斯·戈恩。这位“成本杀手”和“最出色汽车职业经理人之一”,在1996年拯救了陷入财务危机的日产,却也埋下了后来引爆的地雷。


“雷诺变成贴牌的日产车,日产变成挂日本旗帜的欧洲企业”,有人这样形容戈恩治下两家公司的“拧巴”,虽然较真起来不够严谨,但的确说明了一些问题。


戈恩曾经拯救并拉升日产,但是他的职业生涯末期,和日产派很多人产生矛盾,尤其是当时日产CEO西川广人和幕僚哈利纳达,后两者一手促成戈恩被日本检方逮捕。


当一家企业重心从经营转向权力斗争时,外界如果压力不大,那还尚可,如果外界竞争激烈,那么这家宫斗企业一定不进则退。


最要命的是,整个时代推动着汽车产业提速迈入智能化新能源时代,日产的麻烦也就接踵而至。


图片


当今汽车按动力路线划分,包括油车、电气化油车、纯电车三块。


日产被戈恩拯救以后,砍掉了很多天价研发项目,曾经在1994-2001闻名的VQ系列发动机,逐渐名声淡出,一直到2020之后才有VC Turbo接替,但是已经来不及。


东风日产上一代车型舒适攻占市场的岁月里,日产车型最出名的不是动力或者操控,而是座椅大沙发。因而产品力显得很“软”,这种实力,能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


油车既然缺少先进技术,“技术日产”的名头在二十一世纪就淡化殆尽,自然作为2020年之前的主要基盘,油车无法给日产带来优势。


图片


而2020-2030的基盘,应该是电气化油车,即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


我们看到日产这一块做了什么?只有一个小电池版增程式e-Power。理论上很有优势,但实际上电池太小,导致发动机几乎一直运转,电池寿命也堪忧,最后e-Power在全球接受度都偏低。


反过来,电气化油车,是油车降低油耗、满足智能化电力需求的关键路径,丰田本田的油电混动、比亚迪的插混、问界理想的增程都大获成功,其中两田的油混虽然在中国没有卖爆,却在欧美畅销,丰田2023年全球卖了370万辆混动车,相当于日产全部销量。


那么,日产曾经领先的纯电动车呢?


日产纯电动车底层技术不错,产品化经验也相对丰富,从聆风到艾睿雅,硬实力都可圈可点。但是特斯拉嫁接智能化给纯电动开辟了另一个赛道,中国新势力迅速跟进。故而日产纯电动只能慢慢起量,而特斯拉和中国新势力可以爆发增长。


图片


甚至特斯拉和新势力的纯电,市场容量也有上限,对于日产艾睿雅、别克E5、大众ID等智能化不突出的纯电动,市场容量更小,无法扭转全局。


讥笑“三家弱鸡抱团”,无非是轻松的口水之言。但“到底有多弱”、“积弱背后成因”,以及更重要的“破解之道”,无论对于日系车本身,还是应对将来日系车重整旗鼓冲击的中国汽车,都比口水重要得多。


日系车收获一个斯特兰蒂斯?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不要小看你的任何对手。


尤其是日系车这样百折不挠的存在。


图片


历史总是循环往复发生。而日系车,这支来自东方的汽车工业力量,也在遭遇相似的故事,包括一时的重挫与悲歌,而每次都能以反弹之姿东山再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日本汽车贸易战被称为“第二次珍珠港事件”,最终以日本汽车“自愿出口限制”告终。


2009年和2015年,丰田与本田相继因为“踏板门”和“高田气囊门”在美国爆发,而被迫从全球召回数以千万辆计汽车。


每一次或产业或政治的滑坡压力,都未能彻底击溃日系车军团。相似的问题,又一次摆在日系车面前:而今日系车和德系、法系、韩系等同时面临转型重压的冲击——2019年以来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席卷汽车产业,传统巨头们都概不能外。


大众汽车首次面临关闭德国工厂的窘境,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提前辞职;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滑坡,日产本田在华面临罕见的亏损。


反观中国汽车军团,尤其是以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长城等头部车企,和蔚小理鸿蒙智行等头部新势力为代表,不断攻城略地,同时颠覆了汽车行业的价值观,占领了用户心智,甚至还不只是在国内“逞能”,也将战火烧到了海外。


图片


2024年前三季度,虽然丰田大众现代斯特兰蒂斯通用仍然稳稳把持全球销量前五强,但比亚迪已经杀到第8名,吉利距离第10名仅一步之遥,奇瑞也排到第14名,长安距离15名雷诺差距甚微。


难怪日系车压力山大,难怪本田日产要抱团。


只是1+1通常<2,甚至有时候1.5、1.2都达不到。戴姆勒-克莱斯勒、雷诺-日产等联盟都曾经取得辉煌,但最终还是瓦解;斯特兰蒂斯一度号称最成功的联姻,但唐唯实也被提前赶下台,短期内的业绩,难以掩盖长期的危机。


尽管日本财团属于松散联盟,但作为企业背后的势力仍不可小视。三菱和本田都属于三菱财团,日产属于富士财团,丰田和马自达等属于三井财团。


某种意义上,2024-2026年本田主导合并日产三菱,更像是对2016年日产跨财团吞并三菱的一种“报复”。那么显然后续的“争斗”还难以消停。


诚然,本田日产三菱的“婚姻”,有利于用标准化车辆平台实现规模经济,优化生产系统和生产基地,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通过规模经济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图片


正如戈恩在官宣当天以“前任爱人”身份发表的感言:日产与本田两家公司之间几乎没有互补性,在市场定位和产品线上有诸多重叠,合作难以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与此同时,如何克服两家公司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一大挑战。


技术的互补,虽然是有利于本田日产整合的前提条件,但外来技术叠加,决不能起到内生技术研发的作用。


本田的油电混动,倘若搭载于日产的燃油车,可以起到降低油耗的作用。日产的纯电动架构,也比本田目前的技术更优。但双方团队如何协作?如何互换技术?


技术本身还不是最难的所在。如果锐混动给了东风日产,那么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会怎么想?日产纯电给了两个本田合资公司,那么艾睿雅会不会担心?


何况技术从来也不是搭积木那么简单。


日产在苏州的NMS好不容易开发出了高集成度电子电气架构,而本田通过投资Cruise Automation,起码“看过猪跑”,自己也在捣鼓L3自动驾驶。但电子电架构叠加Robotaxi,却并不能当真去对抗特斯拉或者中国智能汽车。


倘若日产基于e-Power开发增程车,大电池谁来提供?毕竟原有电池业务AESC卖给了中国远景集团,技术也无法与宁德时代、比亚迪抗衡。对应的电控能否开发到位?


都说日本政府在推动本田和日产牵手,林芳正作为日本政府方面代表寄语时,特地提到了“强化电池和车载软件等领域的竞争力,非常重要”,而这两个领域恰恰是中国企业的长板。


图片


甚至,戈恩、唐唯实们的麻烦,本田日产也躲不开。


在官宣里,合并后通过优化制造工厂和能源服务设施,以及共享生产线加强协作,两家公司将能够大幅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降低固定成本。


问题来了,关闭哪些工厂?裁撤哪些工人?如何善后?


这个问题,和前面的各种疑难,内田诚、三部敏宏、加藤隆雄回答不了,林芳正这一届日本政府也回答不了。最终的答案,恐怕还要指向一衣带水的那个国家。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三国演义》最后以一首诗结尾,最末四句如是。时代的伟力是“天数”,即便“不可逃”,日系车也应该让自己的衰落,来得更缓慢一些,跌得更体面一些。


终究,从整个全球格局来看,汽车产业的天平向东倾斜,日系车也应当“与有荣焉”。


图片

石劼

笔为剑,人作侠,但臻完美。

心若舟,梦成海,惟进大同。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