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基底动脉闭塞命悬一线!介入取栓打开“生命通道”

近日,患者王先生(化名),因发现言语不利、左下肢乏力、行走不稳10余小时后入住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神经内科。完善头颅CT及头颈部CTA检查,提示基底动脉节段性慢性闭塞。次日,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嗜睡状)。

经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评估,有介入紧急开通血管的指征。神经内科介入团队立即予以基底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神志清楚,言语清晰,肢体乏力症状明显改善。

图片

图片

图片

什么是基底动脉狭窄

基底动脉狭窄是指基底动脉管腔发生狭窄,影响后循环脑血流供给,从而引起急性或慢性脑缺血缺氧,进而导致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 (TIA) 或卒中的一类疾病。

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常见病因为动脉夹层、纤维肌发育不良、动脉炎等。

诱发因素:过量食用高脂食品、吸烟、饮酒、精神过度紧张、过劳、更年期以及缺乏锻炼常可促进本病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患者,易患此病。

典型症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头晕或眩晕,视力丧失、视野缺损或复视,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言不清或声音嘶哑等症状,多在半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易与周围型眩晕(如耳石症)相混淆,患者认为无关紧要而错过治疗时机。

2、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主要表现24h内不能缓解的头晕、眩晕、失语、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视力视野缺损、感觉障碍、偏瘫等,常有意识障碍。症状可经过治疗后逆转恢复,也可能进行性加重,甚至死亡。基底动脉闭塞可能出现波动性意识障碍,即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一段时间后自行清醒。千万不能认为没事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何治疗

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原则是重建血管的管壁,恢复正常的血流通过率,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

1、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2、抗血小板治疗:

患者根据医嘱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中的一种或两种联用均可。两者联用可以增强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但应根据患者耐受能力酌情选择。

3、他汀降脂治疗:

可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无禁忌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服药。

4、血管介入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式包括单纯球囊扩张术、球扩支架植入术、自膨支架植入术。需根据病变的特征和长度,由术者决定选择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神经内科 孙友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