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青藏高原上的历史丰碑

西藏日报记者 黄志武 彭 琦 王香香 德吉央宗

图片
茶的高速 乌兰段。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马振东 摄

70年前的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条公路,“世界屋脊”遍布崇山峻岭、大河巨川,高原农牧区一直沿袭着驿道、溜索、皮筏子、人背畜驮等原始、古老的交通方式,极大地制约着西藏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严重阻碍着雪域高原同祖国各地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和民族交往。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作出英明决策:修建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

图片
俯瞰羊八井小镇全貌。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吴占云 张多钧 摄

党中央一声号令,英勇的筑路官兵同来自祖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各族群众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坚定信念和万丈豪情投身川藏、青藏公路建设。川藏公路东自四川成都,全线堪称“地质灾害的博物馆”;青藏公路北自青海西宁,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

筑路大军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用铁锤、钢钎、铁锹和血肉之躯,在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度艰苦的劳动条件下,舍生忘死征服重重天险修筑“两路”,3000多名筑路军民英勇捐躯。

1954年12月25日,全长4360公里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图片
俯瞰天下第一道班。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吴占云 张多钧 摄

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为西藏民主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物资支持,全国各地支援西藏建设的物资和各类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雪域高原,西藏诞生了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交通机构,组建了汽车运输队和修理厂,有了第一座工厂、第一座电站、第一所学校、第一家现代医院……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史无前例的发展和区内外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力地巩固了祖国西南边疆的稳定,西藏现代交通运输事业也步入发展新纪元。

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两路”开启了西藏通向现代文明的大门,被西藏各族人民誉为“彩虹”和“金桥”。

图片
青藏公路穿过雁石坪镇。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吴占云 张多钧 摄

“两路”精神永放光芒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70年前,筑路养路大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故事,成为广为传颂的壮歌。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事业丰碑,深深刻入了共和国的里程碑;他们形成和发扬的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1954年春,川藏公路东西两线的施工在波密、工布地区全面展开。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筑路官兵不但要翻越数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山,还需打通30多公里长的雪域天堑,不少指战员牺牲在雪域高原。负责川藏公路西段施工的第155团2连看着一个个战友在施工中倒下,不但不退缩,反而更加奋勇直前,庄严地喊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决心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将路修通到拉萨。

另一边,青藏公路虽然地势较为平坦,但由于海拔高、温度低、氧气稀薄,广大官兵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高原反应。面对艰难困苦的考验,他们同样喊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激励自己早日完成任务。于是,楚尔玛河、通天河、沱沱河,昆仑山、唐古拉山,一条条河、一座座山最终被筑路官兵征服。

图片
俯瞰纳木措。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吴占云 张多钧摄

70年来,“两路”一直是西藏的经济命脉,至今承担着进出藏90%以上的货运任务。

伟大事业铸就伟大精神,在川藏、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历程中缔造出的“两路”精神,不仅为青藏高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也在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成为凝聚各族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强大精神力量。“两路”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两路”通车70年来,西藏交通运输各项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怀下,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部委有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和兄弟省市的大力帮助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高原交通人和各族人民赓续“两路”精神,艰苦拼搏奉献,西藏交通运输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图片
道班工人维护青藏公路。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吴占云 张多钧 摄

特殊倾斜的政策支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政策层面持续给予西藏交通倾情关怀和大力支持。

2014年8月6日,在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高度概括 “两路”精神并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围绕川藏铁路建设等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考察调研时作出重要指示,“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达娃欧珠说:“现在西藏交通建设的施工机械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两路’精神并未因时代变迁而过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两路’精神都是西藏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

如今,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奋战高原,推动西藏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不断为“两路”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

李伟,中铁九局工程师。2015年底,时年33岁的他,踏上高原,成为川藏铁路拉林段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在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后,李伟又转战川藏铁路雅林段,继续穿山越岭。

他说:“川藏铁路建设跨越横断山脉,难度举世罕见,尤其需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路’精神。”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70年来,“两路”精神像一盏灯,烛照着一代代交通人接续奋斗;70年来,筑路军民在高原上树立起永不褪色的丰碑,激励着一代代高原儿女担当作为、砥砺前行。

图片
俯瞰安多县城全貌。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吴占云 张多钧 摄

充满温情的天路

在青藏和川藏公路沿线,一直发生和流传着许多民族交流交融,团结互助的故事。而“两路”沿线何以故事不断,是时代发展给出的答卷,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实践。

在波密县易贡乡次仁拉姆茶馆,何正明和妻子次仁拉姆正在忙着给顾客上菜。茶馆里简单摆放了几张藏式沙发和桌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坐在里面凉爽适宜,和屋外温热的空气形成对比。

闲暇之余,何正明和妻子给记者说起他们的故事。如今62岁的何正明清楚地记得1992年进藏打工时,走过当时还是木板的通麦吊桥,来到易贡乡从事伐木工作,并认识了易贡茶场的工人次仁拉姆。

1994年,何正明夫妻选择回成都结婚,次仁拉姆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2017年夏天,听到通麦特大桥通车的消息,何正明带着妻子回到易贡乡。眼见川藏线由泥巴路变成了柏油路,汽车跑在上面又快又稳!何正明夫妻决定留在易贡乡开茶馆。

30年风霜雨雪,何正明和妻子同甘共苦。一间小小的茶馆,承载着他们从易贡到成都几十年的记忆。

次仁拉姆告诉记者:“虽然一开始两家老人都反对,担心两家距离太远,生活习惯和民族信仰不同,很多事情不方便。但现在看来,我们彼此的选择是正确的,爱可以抵万难。”

地处川藏公路沿线,滇藏214国道线上的纳西民族乡,气温愈加升高,植被郁郁葱葱。入目楼房林立,错落有致,古盐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树上挂满各样香气沁人的水果。

图片
青藏线上往来车辆。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才贡加 摄

纳西民族乡不仅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还是多民族聚居区。在这里纳西族、藏族、汉族和白族等10个民族聚居在一起,仅联姻家庭就有276户。

芒康县盐井中学教师张伟的家庭就是一个范例。2006年认识妻子白玛旺姆后,他们组建了藏汉结合家庭,不仅在生活中彼此尊重,相互扶持,在工作上也多有启发。

张伟告诉记者,民族团结说小一点儿可以是不同民族家庭的事,说大一些就是对学生的教育,对社会的引导。“我是一个藏汉结合家庭,有机会了解到更多不同文化,也让我更加注重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理解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和稳定的基石,可见只有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形成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创造出富裕和谐的美好生活。

国庆节前夕,在四川康定市吉居乡,乡干部打来电话,邀请乡亲们一起跳锅庄、摆家宴。

吉居乡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西南面,以藏族为主,藏汉交融。进入吉居乡只有一条乡道,其中有50公里蜿蜒在高山峡谷间,时不时有落石掉下。当车子摇摇晃晃行驶在仅容一辆车经过的山路,如果从半山腰往山脚看一眼,吓得心脏就快要跳出来。

虽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但在吉居乡,每年的国庆节是比春节还要热闹的全乡最盛大隆重的节日。各村乡亲们自发组织烹牛宰猪,举办各类文艺表演,全村欢聚一堂,共庆国庆佳节。藏汉两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铸就了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要是村民感恩党和国家关怀,用真挚淳朴的方式庆祝国庆节,喜迎美好生活。”乡长宋志慧说。

如今,吉居乡随着道路改变,当地蔬菜瓜果顺利“出山”。种植羊肚菌,采摘松茸,养殖家禽,曾经无人问津的土特产现在深受外界喜爱。

越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乡亲们的精气神越能振奋人心,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暖心事便更加感人至深。

海拔6839米的唐古拉山,号称“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距离唐古拉山口不远处的109养护保通点却像一座地标,成为过往司乘人员的 “补给基地”。

走进109养护保通点,院子中央屹立着“天下第一道班”的纪念碑,见证着青藏公路上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

109养护保通点大门两侧分别是服务区和救助站,在救助站里可以看到床铺、氧气瓶、抗高反药品等。这里还提供免费的开水、酥油茶等物资。

今年7月,来自郑州的一名摩托车骑手在道班附近翻车倒在路边的沟里,正在巡检的养路工人费了很大劲才把他救上来,骑手吸氧和休息后,平安驶离了“天下第一道班”,并送来了感谢信。

“天下第一道班”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至今还在一直延续,一代代养路工人不分你我,“甘当路石”,守护着来往于这条路上的各族人民。

图片
格尔木109国道。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马振东 摄

如今,大道通衢,金桥飞架,以川藏、青藏公路为起点,四通八达的道路编织成一张交通网,让雪域高原和祖国大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强,谱写了一曲曲“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乐章。

走向幸福的步伐

70年前,川藏、青藏公路成功通车,西藏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终于拥有了现代公路。70年过去,两路至今都是西藏的经济命脉,雪域高原的发展走进新时代。

可是,走进新时代不是一句话,是若干个西藏人民关于两路若干个故事的汇聚,是通过两路,西藏和全国人民繁荣交流的若干个故事的汇聚……

拉萨城边的塔玛村本是一个世代种植青稞、土豆的村庄,村“两委”都拿不出1万元。进入21世纪,拉萨城市大规模东扩,全村整体拆迁建设,短短的时间里,农民不仅住进了政府免费分配的新房,还拿到了失地补偿款。村民一时之间富裕起来了,但是要让全村的经济持续增长,让村民长久地享用这笔红利,怎么办?

为了全村村民长远的幸福,塔玛村“两委”主动承担起这个异常艰巨的考验。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原塔玛村党委书记格桑卓嘎,这位塔玛村土生土长的普通村民和村委会其他成员想到,凝聚起全村力量发展集体经济才有可能让塔玛村真正根深叶茂起来,塔玛村的发展才有可能真正长远地惠及全村人。

2000年,塔玛村“两委”及时牵头,筹集村民手里60%的补偿款入股集资,发展村集体经济。2015年,全村发展了7个村集体经济实体,人均收入达到1.5万多元,贫困群众全部高质量脱贫。2016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4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66万余元,全村整体脱贫致富。

塔玛村发展的脚步不停,2021年,新一任的塔玛村“两委”又开启了新的探索。

将集体固定资产量化,将资产分类给原来的失地村民家庭;将村集体的50多间商铺,分到原失地村民户头,村民可自行出租或者经营;村集体成立2家运营管理公司,将部分固定资产用于自营酒店、茶楼,还招录了10余名本村大学生,帮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并为村“两委”培养后备人才。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乡亲们每年都有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在他们致富的路上,他们向前的脚步每一步都以勤劳诚实为证。

入冬以来,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上的四川省泸定县泸桥镇咱里村种植的糖心苹果迎来采摘季。

因水电站建设而形成的移民村咱里村是甘孜州人口最多的村,乡村振兴之路对于全村发展是全新的局面。

大渡河大桥畔的咱里村,土层厚沃,光热资源丰富,海拔在2200米—2500米左右,全年平均温度在10℃-20℃左右,白天温度高、日照足,全年无霜期较长、昼夜温差较大,发展糖心苹果种植十分合适。

找到方向就干!咱里村种出的糖心苹果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果实的着色和糖心的集聚效果极好,又经过种植户几年的摸索,2018年开始,苹果大面积上市。

也是2018年底,“川藏第一桥”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以下简称兴康特大桥)建成通车。二郎山再高,大渡河再阔,桥下咱里村高品质糖心苹果的销售却一路畅通无阻。

在高海拔、高烈度地震区、复杂风场环境下,建设兴康特大桥难度系数极大,但孜孜不倦的筑路人修建起壮观气派的兴康特大桥稳稳地横跨大渡河两岸,改善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交通出行条件,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现在,糖心苹果早已成为咱里村的支柱产业。“虽然现在糖心苹果还在采摘中,具体数量还不清楚,但今年肯定是个大丰收,比去年还多,收购价大概是每斤6元多。”村党总支书记杜永昌告诉记者。

枝头上糖心苹果果香四溢,甘甜多汁,像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照亮了咱里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银光闪烁不停,湖波荡漾千里的纳木措,是拉北旅游大环线中极具特色的一大亮点。

常年来,湖边特色游玩项目“牵牛拉马”,吸引了游客拉着牦牛、马匹拍照留影,也为当地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2023年12月,纳木措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然资源与旅游发展的融合发展,有力地提升了纳木措知名度和吸引力,转化为当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吸金”能力。

当雄县是拉萨市唯一的纯牧业县,也是自治区牧业大县,青藏线给这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发展带来了机遇。

2008年,郭庆村成立短期育肥专业合作社,牧民牦牛入股,科学管理,统一饲养,分季出栏,既增加村子集体收入,保护好草场,还能增加牧户的收入,打响当雄牦牛品牌。

图片
航拍109国道。

16年过去了,牦牛肉早已销售到拉萨市,甚至更远,牦牛从“吃饱”变成了“吃好”,实现了草畜平衡、牧民增收。

“一起去挖呀挖呀挖!”在当雄县,游客可以深入体验参与挖虫草的过程,全县多年成功举办虫草文化旅游节,以特产、文化带动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促进了更多人了解西藏虫草,发展西藏虫草产业。

两路上的故事说不完,这一路走来,在这片厚土上发生的变化在一朝一夕间也许不易察觉,但70年的日积月累,在走向幸福的道路上,西藏发展的步伐,祖国边疆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却有了清晰的足迹。

生态守护的双线乐章

路,是山河的连接线、经济的连心桥。在祖国的西南与西北,川藏公路与青藏公路如同两条生命的动脉,穿越崇山峻岭、丛林荒漠,连接着内陆与高原,见证着生态的变迁与守护的奇迹。柏油公路上流动的车辆如河水般,“灌溉”“滋养”着沿线的生命。行驶在这两条路上,与自然合为一体,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生命的奇迹与伟大。

青藏公路蜿蜒穿越多个地段、多种景观,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雪豹、藏羚羊、黑颈鹤等珍稀物种。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成为川藏、青藏公路沿线地区的重要任务。

被誉为“天然绿肺”的阿热湿地。这里不仅是众多珍稀水禽鸟兽的家园,更是黑颈鹤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每年春季,在拉萨河谷结束越冬生活的黑颈鹤会选择在此停留、觅食,为接下来的长途迁徙积蓄力量。

当雄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员尼玛顿珠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阿热湿地每年大约只有30多只黑颈鹤,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黑颈鹤的数量逐年增多,现在每年有2000只左右黑颈鹤在此停留。

湿地中的黑颈鹤时而低头觅食,长长的喙轻轻探入水中,时而抬头远望,振翅漫步。湿地周边的草地上牛羊悠然吃草,远处是牧民的新房,炊烟依旧袅袅,与湿地上的水汽相互交融,孩童的嬉笑隐约可闻。生命的和谐共处在这一片湿地,得到了具象化的展现。

而在这次见证生命之路上,令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可可西里。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里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沿青藏线路途分布的不冻泉、索南达杰、沱沱河、五道梁等保护站时刻守护着这里的生灵。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条件恶劣,可可西里的生态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驱车前往保护站的路上,时不时就能看见在这片土地上奔跑的生灵,它们或是一群群的藏羚羊,或是一只只的藏野驴,它们在草原上自由奔跑,而这种肆意与自由曾经对于这里的生灵来说却是种奢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非法猎杀和栖息地破坏等原因,这里的野生动物锐减,其中藏羚羊更是一度濒临灭绝。

而如今,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种群已经从之前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这则数据体现的不仅是“高原精灵”顽强坚韧的生命力,更多的是无数可可西里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的付出。

严冬飞雪、冰梭刀雨,他们在广袤的无人区进行巡逻和监测工作,车辆陷入泥泞便一个个扑入泥潭沼泽用铲、用手挖出车辆直至指甲开裂出血也毫无觉察只为能顺利完成巡逻。

羚羊幼崽落入湖水,他们奋不顾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湖水,冒着失温丧命的危险斩断水草托举生命,从难产而亡的母羚羊腹中取出尚有一丝气息的新生,救下一只只与母亲走散的“可可”与“里里”在保护站悉心喂养。

烧一锅水,放进奶瓶,消毒后取出沥干,再煮开牛奶晾温装瓶,索南达杰保护站工作人员才文多杰一边喂着小羚羊,一边告诉记者,每年在被誉为“藏羚羊大产房”的卓乃湖,都会有走散的小藏羚羊或者母羊去世徘徊在母羊尸体边的小藏羚羊。巡逻的工作人员通常都会把他们带回来,喂养几个月后进行野化训练,等到它们能彻底适应后,就放归大自然。“每次看着它们头也不回离开的背影都忍不住抱怨,真是一群小白眼狼。”才文多杰这样说着,但语气里又欣慰于它们一直保持着这份野性。

正当我们在青藏公路上见证着生态守护的奇迹时,另一条生命之路——川藏公路也在悄然上演着生命灵动的故事。

与青藏线在沧桑荒漠中孕育生命不同的是,川藏线从四川盆地的温润到青藏高原的凛冽,从亚热带雨林到高山草甸,再到皑皑雪山,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无数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雪豹等,举目所见一派生机盎然。

在鲁朗小镇的入口,一块巨大的宣传牌上写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这句话,不仅是鲁朗小镇的口号,更是当地居民的行动指南。

图片
湖畔游客。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吴占云 张多钧 摄

“我们鲁朗本来就很美,现在开发旅游小镇,那更要做到美上加美!”当地居民扎西顿珠自豪地告诉记者,为了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鲁朗小镇采取了多项措施。

鲁朗镇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0%,森林于鲁朗人而言,既是致富宝藏亦是生态屏障,所以格外注重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砍伐和放牧活动。同时,也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鼓励居民种植有机蔬菜、养殖绿色家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我们现在还建立了生态监测站,对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环境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滋润!”

离开鲁朗小镇,另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便是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

远处,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雪山巍峨耸立,宛如守护这片土地的神祇。山脚下,是连绵不绝的高山草甸,五彩斑斓的花朵点缀其间,成群的牛羊悠闲地觅食。湖泊中,倒映着雪山的倒影,清澈得仿佛能洗净一切尘埃。

当地向导告诉我们,为了保护这片净土,稻城亚丁景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进行生态修复等。同时,他们还与当地村民合作,开展生态旅游,让村民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不论是苍茫的青藏公路还是温润的川藏公路,道路从来不只是连接内陆与高原的交通要道,而更是一条条生态保护的绘本,记录沿线旖旎风光,山林撼景,也谱写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从林芝市的雪山林海到鲁朗小镇的绿色家园;从色季拉山的云雾缭绕到稻城亚丁的净土风貌……川藏公路沿线的每一站旅程都绘就了生命灵动的绚丽图景。从纳木措的碧波荡漾到阿热湿地的黑颈鹤翩翩起舞,再到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奔跑跳跃……青藏公路沿线演奏着生命守护的华丽乐章。而当这双线交织,则共同谱写出了生态守护与自然和谐的动人诗篇。

一声清脆的驼铃穿越历史的长河,从茶马古道一路悠扬至今,它见证了从“行路难”到“天路畅”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从脚步丈量山河到车轮征服山岳的时代蜕变。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无数川藏、青藏交通人前仆后继、砥砺前行。从羊肠小道到宽阔大道,从坎坷砂石路到平坦沥青路,从人背马驮和骆驼运输到各种车辆承载飞驰,川藏、青藏公路艰难而又辉煌的修筑、养护历程,不仅是“两路”交通发展的缩影,更是一幅辐射带动沿线地区发展变迁的生动画卷。

七十载风雨历程,七十载峥嵘岁月,“两路”入云端,精神永流传,见证我们感悟精神回响,唱响时代颂歌;凝聚精神动力,矢志团结奋斗。

编辑:李雪薇;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