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我国第一根铜管棒材等“共和国第一”;为神舟系列飞船提供关键合金材料,圆了国人的“飞天梦”;配套中国首台核电发电机组,实现高精度冷凝管国产化……
你知道吗?这些推动中国发展的“洛阳创新”,全部诞生自我市建设路50号三栋苏式建筑中。
时光无言,老建筑“会说话”。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洛阳铜加工厂: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铝精神》为77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之一。
作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工业遗产核心物,三栋苏式建筑见证了老工业基地哪些辉煌过往?又将引领“共和国长子”洛铜走向何处?
三栋建筑各具特色 见证洛铜“从无到有”
“立足新起点坚持高标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洛铜厂区内,道路两边的法桐和青松耸立,一个个颇具时代特色的标语,仿佛把人“拉”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
前不久,洛铜迎来建厂70周年,为厂区内的老建筑“梳妆打扮”,按照老员工的记忆复原了历史场景。其中,主办公楼、检测中心、技术中心修旧如旧,光彩照人。
“洛铜工业遗产核心物,就是这三栋苏式建筑。”洛铜工业遗产项目相关负责人朱勇说,东侧的检测中心飞檐斗拱,中间的主办公楼左右对称,西侧的技术中心墙面有莲花形浮雕。三栋建筑中西合璧、各有特色,是现代苏式工业建筑在国内的缩影,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三栋建筑的诞生,还得从“一五”时期说起。1954年,作为新中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之一,洛铜的前身——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落户洛阳。
在施工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怀揣着“产业报国”的梦想,一批又一批建设者参与建设。他们喊出“一个投资要当两个用,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活”,挖土方、住工棚,不等不靠、群策群力,不分昼夜车拉肩扛,建成了集铜及铜合金加工、铝镁材加工、铜精炼三大生产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科研、检测等辅助系统于一体的新中国第一家综合性铜加工企业,洛铜苏式建筑群由此诞生。
历时11年建成 诞生多项“共和国第一”
“这三栋建筑及其背后的厂房,一建就是11年。”朱勇说,其间,洛铜历经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撤走专家等不利事件,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翻开企业编撰的《洛铜志(1986—2023)》,从一篇篇回忆录中,记者找到了艰辛的点滴线索。
缺乏专业知识?那就从零学起!洛铜原副厂长王宽仁说:“建厂初期,干部们积极响应号召,白天跑十几里路到工地上组织领导地基处理工作,晚上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有时做作业到深更半夜。冬天房间里很冷,可大家的学习热情一点儿不减。”
原材料不足?那就自给自足!洛铜前党委书记兼厂长许世尧说:“正当我们同兄弟建设单位一道全力以赴搞基建时,遇到了原材料不足的困难。(我们)群策群力,土法上马,利用一些设备、设施办起小水泥厂、制砖厂和轧钢厂,为建房提供原材料。”
工期短?那就日夜奋战!洛铜铜板带厂前包装工郑明兰说:“记得1960年的一天夜里,我们在挖地基时,由于灯不亮,一名女工的镐头砸在了我的脸上。为了不让领导知道,我用围巾围住伤口,忍着钻心的疼痛,奋战在工地上,并超额完成任务,我的脸上也落下永久的疤痕。”
正是靠着这股劲,洛铜终于在1965年建成。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叶,洛铜成功铸造出我国第一根青铜铸锭,轧制出我国第一根铜管棒材,试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镁合金扁锭。其中,试制出的我国第一块大规格紫铜板,被选定制作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匾额,上面镌刻着毛泽东亲手题写的馆名,至今熠熠生辉。
抚今追昔“那个激情燃烧的洛铜回来了”
走进洛铜主办公楼,楼道内人来人往,石磨砖、漆木门锃光瓦亮,整体显得朴素、简约。
“别看这建筑岁数大,‘身子骨’结实着呢。”朱勇说,“之前,企业为老建筑安装空调,师傅打孔时费了老大的劲。”
朱勇介绍,怀着“使用是最好的保护”的理念,企业对三栋苏式建筑不断修缮、翻新,使其成为弘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多元共融、百折不挠”洛铜精神的载体,其获评“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企业将其作为主办公楼、检测中心和技术中心继续使用,使其成为行政和研发重地。
历久弥新、常用常新,苏式建筑“老当益壮”,恰是这家老国企当下境遇的折射。
近年来,洛铜通过大力推动职业经理人改革,推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一揽子举措,强引擎、稳增长、促提升。
三年前,一个开天车的工人问企业领导:“改革真能让企业好起来吗?”如今,洛铜彻底扭亏为盈,主要指标成功实现“三连增”,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冬日暖阳下,三栋苏式建筑前,拓荒牛雕塑昂首奋蹄、气宇轩昂,给老建筑平添了几份朝气。
“在这些老建筑里,我们要依靠改革创新‘重振洛铜辉煌’,迈向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铜加工企业。”朱勇坚定地说,“我越来越觉得,历史记忆中那个激情燃烧的洛铜回来了!”(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许利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