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能有多爱吃!为了这道美食,竟诞生出一个节日

随着季节的指针悄然转动,我们步入了一个需要额外关怀与温暖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寒风凛冽,万物收藏,人们开始寻找那些能够抵御寒冷、滋养身体的食物。

在这个时节,一碗牺汤,以独特的风味和养生功效,成为太原人餐桌上的“明星”。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牺汤的神秘面纱,探索它是如何在这个季节中成为人们抵御寒冷“盾牌”的~

牺汤,“穿越”了千年

01

牺汤,这道被誉为“三晋第一汤”的美食,据《说文解字》记载:“牺者,宗庙之牲也,从牛羲声。”这也就是说“牺”是古代祭祀所用牲畜的称谓。

图片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铜牺立人擎盘(战国)山西博物院收藏

牺汤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最初只限于贵族享用,是贵族在祭祀仪式后,将整只羊煮熟,与族人共享的食物。到了北齐时期,随着大量少数民族涌入晋阳,带来了大量的羊及饲养技术。随着民族大融合,羊逐渐用于寻常百姓的祭祀活动中,传达着百姓对风调雨顺的渴望。

如今在这些地方仍保留着“牺牲祭祖”的习俗,甚至每年还会举办牺汤节。

图片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数千年的流传中,牺汤被赋予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审美需求,全羊牺汤逐步演变为多种形式,羊汤面、全羊肉片儿汤、杂割、豆面羊汤等,由各家各户逢年过节的美食逐步成为百姓日常餐桌上的佳肴。

牺汤的香气,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长河,至今仍在城中飘荡。它的味道,亲切而又悠长,仿佛能唤起人们心中那些美好的记忆,让人回味无穷。

牺汤,“制作”飘香的秘籍

02

在冬天,人们总喜欢在院子里支一口大锅,里面是翻滚的羊骨头、下水以及厚墩墩的羊肉,汤底清澈透明却闻不到一点羊膻味,只有羊肉汤甘洌鲜美的气味儿使劲儿往鼻子里钻。

出锅后羊肉羊杂切片,配之盐醋腌过的羊血,浇上汤汁,再撒上碧绿的香菜和葱花,和着凛冽的寒风,香味飘得很远很远。“好吃不过牺汤泡饺子”,再配上揪片饺子,就是大家的至爱。

图片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牺汤的制作选用羊肉、羊头、羊脸、羊骨架等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洗净的羊内脏和羊血,经过精心熬煮,使汤味鲜美、营养丰富。

在制作过程中,先将食材在开水中浸泡以去除血水,然后加入花椒、葱、姜、辣椒等香料熬煮,直至肉熟汤浓。最后,捞出肉片,用盐、味精、胡椒、辣椒面等调料调味,再撒上香菜,搭配特产切饼食用,风味独特。

图片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牺汤的熬制有严格的标准,羊儿必须是绵羊羯羊,入锅、火候、熬制时间熬制好的汤呈什么颜色等都有规矩和讲究,故而当地有“宁加一片肉不加半勺汤”的说法,这便是“牺汤”区别于羊汤之处。

在重要活动、节日庆典、老人祝寿、孩子满月等场合,都要喝上一碗牺汤,再搭配油糕、馏米、元宵等甜食,成为了招待亲朋的上好饭食。

图片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馏米)

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碗牺汤,不仅能够御寒暖身,还能享受到这份独特的文化韵味。

牺汤,“价值”不容忽视

03

在冬日里,一碗热气腾腾的牺汤,不仅能够驱散寒意,更是对身体的一次深度滋养。羊肉的“暖中补虚”特性,也使其成为抵御寒冷、增强体力的理想选择。

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述:“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羊肉以其独特的滋补功效,被誉为补阳佳品,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它不仅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温暖,还能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图片

图源:黄河新闻网

羊肉的滋补功效不仅局限于暖身,它还能“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于肾阳不足、五劳七伤虚冷等症状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羊肉的性味归经为甘、温,入脾、肾经,这使得它在中医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被用来治疗多种因寒引起的疾病。

图片

图源:小店发布

羊肉的营养价值也不容忽视,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与人体氨基酸组成相近,易于吸收利用,有助于维持和增强免疫力,促进代谢,防止衰老。羊肉的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使其成为冬季理想的营养来源。

图片

在享受羊肉带来的温暖和滋补的同时,也应注意适量,避免因过量食用而引起身体不适。羊肉性温热,对于脾胃功能不佳或有热性病症的人群,应谨慎食用。搭配凉性食物一同食用,可以中和羊肉的温热,达到更好的食补效果。

随着热气腾腾的牺汤在寒冷中升腾,它不仅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也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慰藉和温暖,以其独有的风味在冬日里温暖了我们的胃,更温暖了我们的心。

|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