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美育浸润行动的内在逻辑 | 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一周年

民小编说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一年来,各地各校持续推进,在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美育素养、营造校园美育文化等方面深入探索,涌现出一批颇具代表性的做法和经验。人民教育特别邀请专家梳理美育浸润行动的内在逻辑,并刊发地方相关经验做法,以飨读者。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具有内在的行动逻辑,即指导思想—目标导向—主要任务,有序递进、紧密相关。指导思想细化了美育育人的内容,引导出以三个对象为主的分类目标,在目标之下布置了主要任务,构建了多维的行动体系。一起来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史红的深入解读——

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简称《通知》),确立了美育浸润行动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主要任务,指明了目标导向,明确了工作举措,提出了组织实施要求,铺设了行动路径。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美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


我国古代教育家把美育看作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手段。美育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性格与意志,具有教化功能。《周礼·地官》所载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教,就明确了基础教育必须包含美育。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奠定了“诗教”“乐教”美育理论的基础。《乐记》认为“礼”与“乐”虽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所谓“乐合同,礼别异”“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但“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礼乐统一在于人心。具有审美素养的人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精神追求散发独特精神气质、光芒。我国古代美育往往把情感、理性、道德相互融通,讲究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真善美统一于终极维度。这种美育“中和”论,内蕴着中国传统哲学“合”的精髓,“中和之美”就是中华美学精神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美育希望培养的就是有仁爱之心、有社会担当、有人文情怀、有审美修养的人,这也是我们当下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通知》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合格的、全面的人来完成。在培养对象的基本素养中,审美素养不可或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社会和谐需要美育,个人发展、美好生活也需要美育。在美育中立德树人,以德润身、以德铸魂、以德好善,修炼品德、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崇中国审美观念、韵味、意境、风格、趣味,坚定文化自信、审美自信;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以美培元。美育可以促进人的精神平衡、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积极向上。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需要勇于创新、创造力活跃的人完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美育可以激发人的“两创”欲望,增加“两创”动能。


二、目标导向:全方位“浸润”,营造人与环境全域美育生态


统揽整个行动方案,“浸润”既是美育目标,又是美育路径。美育之“浸”即沉浸、浸染,指对美的知识的充分理解,对美的对象的深度体验;“润”即润泽、滋润,指审美体验的精神愉悦、心理满足。美育浸润要求以柔性、渐进性的方式进行,通过逐渐渗透、持续熏陶,建立对美的丰富感知、快乐体验,形成对美的向往。它非硬性灌输,而是感性诱发。灌输,使人疏远美;浸润,使人悦纳美。目标导向之下的浸润对象有三层级。


第一是学生。要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素养”是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融合,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文化理解”是让学生在时空深度、广度上建立对国家、民族的审美认知,产生审美的归属感、共通感与认同感,形成“中国式”审美取向、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感知”包括语言、形象、风格、意蕴等的体验。其心理机制是“发现—欣赏—感受—认识—反应”,由多种心理要素如注意、期待、情感、想象、判断、理解等交互而成。“审美感知”可以折射出学生观察的细微程度、反应的敏锐程度、想象的广度、理解的深度等。“艺术表现”需要进行构思、选择媒介、创造形象、表达感情,它既是过程也是结果与能力。对形式、语言、技巧、方法等因素掌握程度的不同,艺术表现能力会高下立判。“创意实践”具有形式的突破性、内容的超越性、想象的丰富性、思维的融合性等特点,是创新能力的体现。以上这些核心素养互为关联,文化理解是深化审美感知的关键,审美感知是开启体验的起始,艺术表现是审美感知之后的表达形态,创意实践是体验与理解激发的创新行为。


第二是教师。教师是育人者,育人者必先育己。作为美育教师,应具有美育的强烈认同和责任担当,自身应是美的榜样,具有人格魅力。美育教师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传播审美知识、建立审美价值、树立审美理想,因而其自身所具备的审美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养结构需要达到全面、系统与完善的程度。要充分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不断提升其审美素养、审美能力与水平,提高美育意识,涵养美育情怀。美育浸润要求艺术教师在进行艺术课程教学时,不以艺术教育代替美育,不以“专业”代替“通识”。艺术教育本位是“以美育人”,艺术教师兼具两种角色,在艺术知识传授和艺术技能训练中引导学生领悟艺术之美的真谛。非艺术教师则要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语言等方面有意识进行美育渗透,按照“美”的规律,通过“美”的教学方式塑造“美”的学生。


第三是校园。校园是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和谐统一,物质环境负载着校园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心理调节、行为调适的功能,具有审美价值观、行为规范、人格构建的导向。师生在校园获得审美经验,产生审美意义的重构。精神环境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反映学校的组织结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的审美意识、精神取向。无论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具有塑造、凝聚与激励等功能。美好的校园环境具有感染力、凝聚力,散发良好的环境氛围。“校园氛围是一种宏观认知,经由个人对特殊事件、情况以及经验的微弱认知,通过在心理层面上的抽象化形成的集体知觉。”[1] 美育浸润的校园具有感染力、凝聚力,师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行为举止文明高雅。校园可在建筑、雕塑、校服等视觉层面和校园音乐、广播等听觉层面进行审美设计,折射出师生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三、重点举措:整体部署,多维协同,构建新时代美育新发展格局


第一,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传授审美知识、树立审美观念的教学活动,需要建立人本导向目标、寓教于乐理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北京市中小学一直遵循“公平、优质、开放、创新”理念进行美育,开展学科渗透、跨学科融合的探索,如“美育+语文”“美育+英语”“美育+数学”等。授课形式多样,有混合式、实践式、讲授式、体验式、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等。北京特别注重美育课程创新,开展了“中小学美育案例”评选,以树立典型教学案例引领改革与创新;开展了“北京市校园课本剧优秀作品及校园新媒体影像创意作品”的遴选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融合的展示交流平台。课本剧作品题材广泛、剧情设计合理、剧本结构完整、剧目内容充实、演绎节奏流畅、剧情内容新颖、富有创新意识;新媒体影像作品创编结构严谨、叙事清晰、立意深刻、内涵丰富。两类作品遴选均体现北京市对勇于探索的美育改革的鼓励与支持。[注]


第二,提升教师美育素养。主要从美育理论知识、艺术实践方法、现代美育新技术、国外专业艺术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北京以“全员浸润、开放浸润、精准浸润”为理念,实施以存在问题为中心、以榜样案例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导向、以学科渗透为依托的美育教师培训,打造了一条方案设计、课程设置、组织实施、成果形成、效果评价的培训生态链,建构了“观念引领+合作互动+实践技能+案例研究”的机制。如由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的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坊场景下艺术素养提升课程开发”活动,以“特色主题+互动体验”工作坊构成实践场景开展活动,包括传统节气中的民俗艺术创意实践、京剧经典唱腔唱段赏析与表演实践、中国传统建筑的“木作件”之美创意实践、经典舞蹈作品赏析与实践等。同时,北京还构建起全域教研、实验教研、实践教研、协同教研四类教研模式,共同思考与凝聚共识,形成美育生态效应。


第三,普及艺术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文化理解力、审美感知力、艺术表现力、创意实践力等,需要人人参与。北京市中小学积极建设常态化艺术展演机制,通过“班级—年级—校级—区级—市级”全方位交流,给予学生展示机会。同时,学校整合课程、活动、场所等资源,形成“课程+实践+活动+感受”的“四位一体”有序、有机、有效的美育模式。艺术社团是培养艺术兴趣、增强艺术特长、凝聚艺术力量的团体,北京市中小学成立了126个高水平艺术团“金帆艺术团”,包含舞蹈、器乐、戏剧、声乐等门类;89个“金帆书画院”,包括美术、书法两类,成为首都美育的窗口和名片。北京市创造性开展审美赋能、创意实践、人文升华的艺术实践活动,如举办北京学生艺术节、国际青少年艺术周、“国戏杯”戏曲大赛等,搭建国内外展演平台。北京市为树立美育工作典型,认定了370所“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校”,以典型带动普及。


第四,营造校园美育文化。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丰富课余生活、拓展审美视野。北京市的学校积极与演出团体开展合作,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运作模式,不断提升演出数量与质量。目前,校园文化主要有“传统文化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两个系列。前一个系列主要围绕中国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开展活动。如举办了“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有“国韵新声”进校园、“国粹第一课”专场演出、“相遇梅兰芳”讲座与展览、戏曲知识大赛、戏曲“数字博物馆”巡展、戏曲文化体验营、戏曲文化创意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后一个系列,设有“艺术经典观赏计划”并为该计划每年投入3000万元,目前该计划已持续实施10多年,各项演出活动近万场,观看人数近800万人次。同时,通过 “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高雅艺术活动,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形成了以文化演出、美育普及为主,校内艺术活动沙龙、校外演出观摩为辅的校园文化体系。


第五,优化美育评价机制。评价是美育的反馈,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实现美育目标。《通知》要求探索多元化教育评价方式,开展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体验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应用性评价。北京市在美育评价内容、标准、方式、程序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学艺术素养评价标准》,东城、西城、海淀等区入选首批试点实验区,并有13所中小学首批试点开展对学生艺术素养的评价工作。北京市从2016年起每年开展大中小学美育调查、评价工作,开发了线上专属“北京学校美育工作调研系统”,建立了学校美育数据库,连续8年完成《北京市学校美育年度报告》,成为全国唯一进行全覆盖、常态化美育评价的城市。调查、反馈、评价并提交年度报告,已经形成北京市惯例。在监督机制上,北京市出台了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构建起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督导评估标准”为内容的“1+N”学校督导制度标准体系,并在昌平、大兴、密云等区试点。


第六,提升乡村美育质量。乡村美育面临着“师资之困、教学之困、硬件之困、保障之困、质量之困”等,城乡美育存在不均衡状况。城乡学校构建交流合作“双循环”模式,可以打破壁垒、融通资源、携手共进。北京市建立了高校与中小学、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扶机制即“高参小”,调动了21所高校、11个艺术院团与协会等支持薄弱学校。“高参小”项目共开设600门课程,20000名师资参与到164所小学中,受益学生超过40万。另外,乡村美育帮扶形式有优化美育硬件设施;借助“互联网+”构建美育课程体系,通过“云端课堂”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培训美育教师,现场指导教学;整合各项资源,拓宽乡村美育教师视野,支持乡村学校美育发展,担当起乡村美育生态的修复者和重构者角色,不断使乡村美育措施做到精准化、持续化,提高帮扶效果。


第七,智慧教育赋能美育。智慧美育具有高效、开放、多元、互通、深度交互等特征,可拓展体验深度和广度,动态获取优质美育资源,提升知识、情感、价值聚合水平。北京以数字技术赋能美育,开发美育教学、展演展示、互动体验等优质数字资源,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启动“数字美育进校园”项目,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校美育。北京多区教研机构合作探索了“小学美术学科暨数字化赋能”的研究活动,呈现了将AI绘画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展示课,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帮助教师选择教学法、知识内容与支持技术,建构智慧美育教学空间。预计到2027年,北京市将推出一批“数字美育示范实验室”,带动学校美育整体高质量发展。


第八,整合社会美育资源。美育不单是学校责任,也是社会责任。社会美育资源是校外美育的宝库,有助于提高学校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馆校携手合作,可以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更好释放聚合效应。北京现有博物馆202家,总数排名全国第一。北京的学校积极利用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与美育有效衔接。一些博物馆借鉴高校美育课程的结构化模式,重组博物馆较为零散的美育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审美知识,避免“走马观花”的欣赏方式和“过目即忘”的无效结果。如中国美术馆开展讲座、馆内教学、举办展览等,与多所学校进行共建美育基地的合作。“央博”数字平台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共建美育资源库”项目,以“线上+线下”的矩阵模式挖掘博物馆资源,形成庞大的资源库,通过名师进课堂、美育课程包、跟着课本游览博物馆、专家带你云游全国博物馆等线上线下活动,给予学生沉浸式审美体验。


注释

[1] Schneider,B.Organizationalclimate:Individual preferences and organizational realitie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2,56(3):211~217.

[注]本文所有北京学校美育数据均来自《2023北京学校美育年度报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资料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23期

文章作者|史红

封图来源|《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田园园 摄

责任编辑|谭希

微信编辑|陶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