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为师 师从师出

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的长江师范学院,作为重庆主城区以外唯一本科师范院校,在集大库区、大山区、大农村、大城市于一体的重庆市特殊市情中承载着特定使命。学校办学水平事关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和谐团结、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水平。建校93年来,学校秉承师范传统,传承乡村师范精神,形成“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教师教育特色。学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扎根渝东南基础教育,学校因此被誉为“山区教育子弟兵的摇篮”。

缘起:“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理念的历史与当下

长江师范学院首任校长钟伯良是陶行知先生和梁漱溟先生的追随者,他秉承“乡治建国,乡治救国”的理念,于1931年建立了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开启了涪陵现代教育先河。学校在93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强调“我们的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的老师,我们的师范生是未来学生的老师,学校教师的教学、生活点滴对师范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范生的能力素质依靠学校教师教育文化和教师的培养和塑造”,为此形成了“以师为师,师从师出”教师教育理念。

该理念强调师范生的教育家精神涵育和专业养成,着力塑造师范生“学高为师”的智慧、“身正为范”的人格、“敬业自强”的品质,教师与师范生在大学四年共同诠释“师”之要义、共同发展“师”之特质、共同经营“师”之文化、共同体味“师”之真谛,培养的师范生能师出有“道”、师出有“方”、师出有“名”。

作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按照学校形成的“以师为师,师从师出”教师教育理念,如何回应“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新时代大国良师的培养要求,如何用教育家精神培养扎根地方的中小学教师?需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避免师范生培养的城市取向,解决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脱节和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体系与基础教育行业需求衔接不够的问题。

二是避免师范生培养中专业教育与情感陶冶的分离,解决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情感的整体性建构不够和教育家精神培养的内容零散、聚合度不够的问题。

三是避免师范生培养中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的倾向,解决师范生四年贯通递进式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和重知识能力、轻精神态度,以及过程性评价不够、持续改进机制未有效建立的问题。

行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卓越师范生培养路径

从问题出发,长江师范学院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依托“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教师教育理念,探索了培养新时代卓越师范生的四条路径。

一是明准绳塑规格,诠释“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培养标准。依据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价值、特质,结合“以师为师,师从师出”教师教育理念,构建体现“师德、师魂、师道”、蕴含教育家精神的师范生核心素养矩阵,明确师范生培养的应然状态。调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领域的特殊要求,在“学高为师”的智慧、“身正为范”的人格、“敬业自强”的品质等三个层面明确教师的培养规格。形成了用教育家精神培养扎根地方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长师蓝本”,制定了《长江师范学院关于卓越教师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长江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实验班实施方案》。

二是建框架搭平台,打造“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培养格局。遵从新时代对教师教育的新定位,用教师教育的新需求、新标准、新技术、新形态的基本要义更新“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内涵。从新定位、新平台、新布局、新机制、新抓手、新模式、新阵地、新课程、新技术、新队伍等十个方面系统设计“新师范”建设方案,出台《长江师范学院“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搭建专业建设、培养模式、课程体系、队伍结构等新框架,构筑教师教育校内平台,夯实教师教育校外基地,打造凸显“协同联动、创新驱动”的“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培养格局。

三是融要素破边界,创新“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培养方式。实施三维融入,促进教师教育全要素融合。文化层面,确保教师教育的制度文化、校园文化和课程文化等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涵养学生“师”之文化。如“课比天大”“教学工作是教师第一要务、教学研究是教师第一学问、教学质量是教师第一水平”等,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学生。课内层面,实现教育家精神元素与教育实践案例融合,使教育家精神生动化、具象化、鲜活化,让学生体悟“师”之要义。如将陶行知、于漪、张桂梅等经典案例融入教师教育课程。课外层面,将教育家精神内涵意蕴系统融入第二课堂,让学生体味“师”之真谛。如“早讲晚练”、举办“好老师”演讲比赛、讲述“长师好故事”、开办“师范气质节”等。

打破三重界限,实现无边界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师范+专业”的交叉融合,实施“双专业”培养。打破“老三门”课程结构,构建“通识+基础+专业+实践”课程平台。推动通识课程与教师文化素质融合、专业课程与教师专业素养融合、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能力融合、实践课程与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融合,形成“四融合四平台”的课程体系。打破学习时空界限,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虚实融合、多场景融合,使师范生实现同时同地、同时异地、随时随地进行泛在式、个性化学习。实行“教师+小先生”模式,培养师范生专业能力,建立“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城市优质学校—农村薄弱学校”构成的教师教育共同体,组建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的“三名”工作室,打造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师”之特质。

四是构体系育文化,健全“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培养保障。构建质量体系,提供全方位保障。将教育家精神具化为师范生四年学业可观测和衡量的状态指标,从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方面,研制师范生的评价指南。制定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评价细则和监测指标,从师范生的入口素质、过程培养、出口素质等环节设立专门组织及专业人员进行监测和评价,侧重以生成性、过程性、增值性评价对师范生发展与成长作出正向激励。

培育质量文化,保障学生成长。树立“让每个师范生更好地成长”的质保理念,秉持师出有“道”、师出有“方”、师出有“名”的要求,以“善教勤学、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助推学生做到“志道乐学 正己化人”。按照“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原则,建设教学运行、监督、改进三位一体和循环闭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课程内容优化专业内循环、培养目标校内循环和人才培养定位校外循环的持续改进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成效:锻造地方基础教育发展“主力军”

长江师范学院一直努力践行“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教师教育理念,聚力专业化培养,铸就师范品格,夯实理论根基,提升职业能力。师范毕业生扎根山区基础教育一线,师出有“道”塑师德标兵、师出有“方”做教学中坚、师出有“名”扬人师精神,在山区树立了教育子弟兵的良好形象。同时,建成“UGS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协同培养体系,以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建立起以长江师范学院(U)为主体,14个区县教育行政部门(G)为主导,20所城市优质中小学(S)与60所农村薄弱学校(S)为实践教学主阵地的协同培养体系,形成了“四位一体、双向激活、共享共赢”的鲜明特色。

在“以师为师,师从师出”教师教育理念的统领下,结合师范性与学术性,探索“四双”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实施“双主体”育人。学校与重庆市14个区(县)共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推动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每个师范专业与基础教育学校结为双主体,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二是实施“双专业”教育。学校成立了学科教学研究指导中心,推进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深度融合、有机衔接。赋予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提高师范性课程的学术化水平;改革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增强学科专业课程的师范化特征。三是实施“双路径”成长。每一位师范生既遵从共性成长路径,实现共性发展目标,又可选择“卓越教师实验班”成长路径。“卓越教师实验班”采取“1+N”的方式设立,即1个校级“卓越教师实验班”和“N”个院级“卓越教师实验班”。四是实施“双导师”指导。校内学科教学论教师和校外中小学名师共同指导,培养师范生教学及反思能力,让师范生充分体验“拜师—学师—准师—出师”的成长经历。

多年实践探索之下,学校教师教育的大平台和大资源格局基本形成,师范专业毕业生成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教师教育改革成果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学校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分别系长江师范学院副校长、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长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中国教师报》2024年12月25日第13版 

作者:冉隆锋 熊健杰 向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