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中国人大多习惯喝热水,原因在于中医理念的影响,以及感冒、痛经、嗓子不舒服等症状下,多喝热水被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愈方法。
02热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远古时代的陶器烧水到近现代的政府倡导喝热水,都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
03然而,外国人很少喝热水,原因在于历史文化差异和医学观念的不同,西方文化更接受冷饮,而中医更重视喝热水。
04喝热水对人体有益,如帮助消化、驱散寒气、促进血液循环等,但过热的饮食或水会刺激食管黏膜,引发慢性损伤和炎症。
05不同场景下,水温要求有差别,普通健康体质推荐饮用35~45°C的水,怕冷人群可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不超过50°C。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受访专家
为什么很少看到外国人喝热水?
• 远古时代:万年前,陶器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陶器内部可以看到残留的水垢,表明该时期的陶器已用于烧水,以及人们已经喝上热水的事实。
• 公元前5世纪:《黄帝内经》中有了关于“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此时人们对热水的认知,已从日常饮用过渡到医疗保健。
• 宋元时期:社会上出现了茶坊、茶馆等服务机构,甚至还出现了用于保存热水的暖水壶,也称“暖水釜”,用于小贩走街串巷卖茶。在北方的一些地区,还有将白开水称作“茶”的说法。
• 民国时期:西方的细菌学说传入国内,相较于直接喝生水,当时的政府倡导民众喝热水,以减少肠胃疾病发生。
• 20世纪30年代:1932年,全国大范围暴发霍乱疫情,饮用水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当时我国的经济能力无法建造西方的直饮水系统,因此政府号召民众将水烧开后饮用,是一种经济且易于操作的防疫措施。
• 20世纪50年代:喝热水的倡议甚至深入到幼儿园,老师们要保证每天喂孩子3次热水,以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喝热水的习惯。
历史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对冷饮接受度更高,并且以咖啡、葡萄酒为代表的传统饮品一般不需要加热,咖啡多以冷萃后稍凉饮用为主;葡萄酒则适宜低温下饮用。 医学观念:西方医学在饮水方面没有特别强调热水,而我国由于受到中医理念的影响,更重视喝热水。
喝热水比喝冷水更养生
1
帮助消化
2
驱散寒气
3
促进血液循环
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多喝热水、热汤等,可起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
此外,根据多项研究,经常喝热水还有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睡眠,减少负面情绪。
不同场景下,水温要求有差别
普通健康体质:推荐饮用35~45°C的水,与人体内环境温度相接近的水,会让胃肠道更舒适。 怕冷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C。 热性体质:经常口干咽燥、眼睛干红、小便发热、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的热性体质人群,或患有热性疾病,如中暑、肠热便秘等的人群,适合饮用25°C左右的常温水,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