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文君
文章来源:粤营养越健康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肌少症的高危人群 1. 60岁以上老年人; 2. 近期有住院史者; 3. 近期反复发生跌倒者; 4. 近期出现临床可见的力量、体能或健康状态下降者; 5. 1个月内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超过5%者; 6. 抑郁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7. 营养不良或非自主体重丢失者; 8. 长期卧床者; 9. 慢性疾病患者(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结核、肝硬化、肿瘤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小腿围测量:受试者取坐位测量,测量时卷起裤腿,暴露小腿,将软尺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以水平方向绕一周计量。卧床患者可取仰卧位测量,小腿和大腿成直角,测量小腿最粗处的周径,重复测量两次,取其中的的最大值,测量单位为厘米,精确小数点后一位,误差不超过0.5cm。参照2019亚洲肌少症标准,男性小腿围<34cm,女性小腿围<33cm为异常。
如果自测小腿围异常,可再选择5次起坐试验,如仍异常就怀疑肌少症可能,需去医疗机构进一步确诊。
起坐试验图:来源于孙建琴主编.“肌”不可失--肌少症防治全攻略.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22.6.
02 注重蛋白质的质量
然而来自中山大学广州中老年人“营养与健康”队列研究显示:动物来源和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对老年人骨骼肌量的影响无差别。考虑到蛋白质摄入过高,尤其动物性蛋白(如来源红肉)摄入过高,会增加代谢性疾病、总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可采用高质量的植物性食物(豆类和坚果来源的蛋白质)代替部分肉类,可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3 关注蛋白质的分配
为了保持肌肉质量和身体功能,充足的能量摄入至关重要。只有能量充足,蛋白质才能充分利用。这给老年人带来了挑战,因为多重用药导致的厌食症、味觉减退、嗅觉丧失、吞咽困难、咀嚼困难和胃排空延迟。热量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能量负平衡,已被证明导致肌肉蛋白质合成率降低约20%,同时增加肌肉和脂肪分解代谢。
①如果老年人能量摄入无法保证,主食和优质蛋白质食物均摄入不足,建议两餐间口服营养补充,即口服全营养素,每次150-200毫升,每100毫升可提供100大卡能量,4克蛋白质。口服营养补充有助预防虚弱老年人的肌肉衰减和改善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的肌肉量、强度和身体组分。(链接:营养不良该怎么补?)
②如果老年人主食摄入能保证,只是因为饮食习惯或牙齿松动,优质蛋白质食物摄入不足,可以口服补充乳清蛋白质粉(是必需氨基酸及亮氨酸的良好来源),最好选择蛋白质含量达80%的,每次补充10-15克,加温开水冲调,每天1-2次,根据摄入情况酌情调整用量和次数。
肌少症具有隐匿性,应尽早进行肌少症的筛查、诊断和干预。锁住肌肉,健康生活!
附:
扫码登录
广东省人民医院5G互联网医院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来源,在此引用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