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青翠的苗 结金色的果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舞台上,一支来自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创新团队,凭借以无核枇杷选育为代表的“致富金果”作品,一路披荆斩棘,成功斩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总决赛金奖。这不仅是一场科研成果转化的胜利,更是青年学子用知识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背后满是汗水、温情与各方力量携手的动人故事。

  一颗无核枇杷的“诞生记”

  故事得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西南大学研究员梁国鲁带领该校园艺园林学院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从国内外收集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通过筛选天然多倍体和杂交育种,获得了500多份不同倍性的枇杷种质资源,从天然筛选到定向选育三倍体无核枇杷,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枇杷倍性资源圃。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坚持以种源、技术、服务为核心,以枇杷种质创新赋能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乡村振兴。但种质创新谈何容易,要培育、甄选出优质的无核枇杷品种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学校和枇杷育种团队下了“血本”,30多年的时间里,试验田里的人影没断过,用于基因型检修的PCR仪随时待命,师生们日夜奋斗在实验室与育种田间。

  项目指导教师郭启高介绍:“目前我们已经有10个枇杷新品种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定,包括‘华玉无核1号’‘无核福早’‘无核早玉’等5个无核新品种。事实上,我们现在还在持续进行枇杷优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接力跑”

  有了种苗,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它们在农民地里“站稳脚跟”,技术推广是关键。团队带着种苗奔赴多地乡村试点,也曾经历质疑,在摸索中逐渐走出一条“科普+实操”的新路。

  从青涩害羞到自信熟练,师生们渐渐学会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农户讲解各品种的优势、种植要点,也会聚在村活动室,放科普视频,分析经济效益数据。有的团队成员当起种植技术“小能手”,挽起裤脚、扛起锄头就下田示范,手把手教村民定植、施肥、修剪。

  去年4月,团队前往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汶溪村时,无核枇杷第一批试种人之一的胡三中正在考虑怎么管理枇杷树,团队成员易广权拍了拍胸脯,自信地说:“胡叔叔,咱们枇杷疏果有个口诀,‘大果留二三,中果四五六,小果八九十’。这是老师们教我们的口诀,现在我也借花献佛!”说完,易广权就撸起袖子开始疏果了。

  胡三中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小伙儿,还真有两下子!你们这些娃娃是真不错!”

  目前,团队对无核枇杷品种的选育已经到了中试阶段,随着相关栽培管理技术的优化和示范推广,无核枇杷将正式面市。“也许三五年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吃到咱们的无核枇杷。”郭启高颇为自豪地说。

  从上山到下山

  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绊绊,但是团队成员不止一次说过“金果”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师生们对“金果”都有很深的感情。

  “总决赛路演的时候,我其实很紧张,但真正站在讲台上的那一次,我从没有那么强烈地感到跟‘金果’是一体的。比赛结束的时候,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我们,很多人都掉了眼泪。”赛后谈起总决赛时,团队负责人雍顺圆说,“这次经历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对农业、学科、枇杷研究的追求,也希望自己将来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

  山高万仞,只登一步。

  如今,团队不仅致力发挥枇杷优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服务优势,针对当前枇杷产业的系列问题,从枇杷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方面着手,为全国枇杷品种结构调整、品质效益提升作出贡献,还计划设立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为乡村培养本土人才。

  谈及未来,郭启高对学生们说:“金奖是认可,更是鞭策。我们要把无核枇杷种到更多土地,让科技成果惠及万千农户,用青春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25日 第01版

作者:通讯员 孟婷婷 景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