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亚迪在巴西被曝出了一个丑闻。
据巴西官方透露,他们在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位于巴西巴伊亚州的车厂建筑工地,发现了163名中国工人在类似“奴役式”的环境下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事件中,涉及的人员,是163名在巴西工作的中国工作人员,而不是在巴西工作的外国工作人员。
这个事不少外国媒体都报道了,一些媒体还表示,巴西在糟糕的工厂工作条件下,救出了163名中国工人:
这是另一个媒体的报道,这家媒体的用词是“营救”:
这些媒体都表示,比亚迪在巴西的这个工厂里的员工,面临着三个糟糕的情况:
①工作条件恶劣。
这些工人被发现处于类似奴役的工作环境中,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时间过长、住宿条件恶劣等问题。据报道,工人有时一周工作七天,并且他们的住宿条件未达到基本的人道标准。
②人身自由受限。
至少107名工人的护照被雇主扣留,限制了他们离开宿舍或工地的自由,需要得到雇主的批准或许可才能外出。
③安全和卫生问题。
工地及其配套设施存在严重的基础设施和卫生问题,未能满足最低的安全要求。
这是媒体们附上的在这个工厂中工作的中国工人的生活环境:
一位凤凰卫视的主持人,也发出了这个消息:
而我们国家的媒体“财新网”,也发出了这篇报道:
但是让人耐人寻味的是,当“财新网”发出这篇新闻稿后,有人就发现,一位疑似财新的员工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文字:
而这位疑似财新的员工在发出这条朋友圈后,财新的评论区,纷纷出现了网友们这样的评论:
这件事,目前结果到底如何,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是让人感到讽刺的一个点是,巴西竟然对当地比亚迪的一些工作环境都看不下去了,而且还表示要“营救”出里面的员工,这是让人感到挺尴尬的。
因为很多网友都表示,那种工作环境,其实并不算很恶劣,而在这种情况下,巴西却用了“营救”这种词,多多少少会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当下,一些大企业到外国建厂的热情很高涨,到海外建厂、去国际拓展市场,已经成了这些大企业的战略布局。
但异国运营,复杂性远超国内,毕竟在海外,劳工标准、文化差异、监管严格度等都是 “暗礁”,一些大企业在国内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企业习惯了,当他们“出海”后,该如何解决这些差异化的问题呢?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全球化已成定局,大企业做的任何事,一旦被曝光,都会被迅速传播。
所以,一些大企业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这真是一个很值得这些大企业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