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加重 7毫米小切口解决顽疾

【来源:平顶山日报】

本报讯 (记者魏应钦)腰疼、肢体麻木、下肢放射性疼痛……生活中,不少患者备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折磨。近年来,新华区人民医院疼痛科开展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为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解除困扰。

今年以来,33岁的市民马女士经常出现右腿疼痛、左下肢麻木,近日症状愈加严重,活动受限。后来,她到新华区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经检查,显示其L5SI椎间盘髓核巨大脱出,连带着下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和麻木,病情比较严重,需行手术治疗。因患者不愿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经充分沟通,该院张子甲团队决定为其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经过周密准备,12月18日晚,医疗团队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术中病变部位突出物被顺利取出。术后,患者疼痛立即减轻,麻木症状缓解。经CT、核磁共振等检查和专业评估,髓核突出物被摘取干净。目前,患者正在康复治疗中。

记者了解到,像马女士这样在该院得到良好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还有很多。目前,新华区人民医院开展的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日臻成熟,已为众多患者解除疾病困扰。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近年来和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结成椎间盘病专科联盟,建立密切联系,省级医院脊柱专家经常来院坐诊、指导,使鹰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据新华区人民医院院长张子甲介绍,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以及人体自身结构的弱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会变得脆弱,外力诱因如外伤、姿势不当、腹压增高(剧烈咳嗽、打喷嚏等)、过度负重等常常诱发椎间盘突出。该病的高发人群包括青壮年、孕妇、绝经期妇女、过于肥胖或过度瘦弱体型人员、高强度体力劳动者、长期吸烟者等。另外,根据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的形态可分为膨出、突出、脱垂、游离等类型。突出物压迫硬膜囊会导致腰痛,压迫坐骨神经会产生下肢放射性疼痛,同时压迫则表现为腰腿痛。该病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反复性并间歇性加重,行走困难,直立、咳嗽、排便时加重,甚至会出现肌肉瘫痪、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或工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张子甲表示,保守治疗包括静养、推拿、针灸、牵引以及理疗等。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手术治疗,其目的在于摘除病变组织,完全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或硬膜囊的压迫。传统开放手术有创伤大,后遗症、并发症多等缺点,而作为微创手术的典型代表,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微创化、可视化、精细化、安全、经济、适应证广等诸多优势。该术式在患者腰部仅开一个7毫米左右的切口,不需要剥离肌肉和韧带,不要椎板,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由于是局部麻醉,术中患者可与医生互动交流。手术在直视下进行,视野清楚,手术目的直接;术后能立即缓解疼痛,当日可下地活动,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患者满意度高。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