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5年编撰 1600万字《巴蜀文化通史》面世

巴蜀大地钟灵毓秀、文脉悠长,堪称人类遗产荟萃的聚宝盆。12月24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的《巴蜀文化通史》出版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图片
据了解,《巴蜀文化通史》全书共约1600万字,22卷28册,涵盖《通论卷》《农业与水利文化卷》《工商文化卷》《城市文化卷》《建筑文化卷》《交通文化卷》《民族文化卷》《移民文化卷》《哲学思想卷》《史学卷》《文学卷》等内容,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行为习俗四个层面阐述巴蜀文化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是一部纵横贯通、覆盖面广、卷帙浩繁的巴蜀文化全书。
图片
这部体量庞大覆盖面广的著作是如何编撰而成的?在全书总序中,《巴蜀文化通史》主编之一章玉钧表示,该书突破所见的国内现有地域文化史侧重综合、纵通的体裁,按“纵述史实,横排门类”的编撰原则,采用“通论+专题卷+大事记”这样一种体现纵通、横通、会通的创新结构进行编撰。同时,围绕前述长时段、宽领域、多层次的巴蜀文化来创新体例结构,使其成为一部独具新意内容充实的“百科全书”。
图片
《巴蜀文化通史》编撰工程是由四川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小组立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牵头的四川省西部文化强省建设重点支持项目,也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及国家出版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在该书的编撰工程中,共组织和邀约四川省、重庆市七十多位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参加。“《巴蜀文化通史》工程是巴蜀文化地区重要的一个文化工程。目前,地域文化通史全国各地都出版了很多,但我们巴蜀文化通史的卷数是宏大的,而且参加的学者也很全面。该书在体例上的创新也为我们以后编撰区域文化通史开了一个先例。”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交通文化卷》首席专家蓝勇告诉记者。
座谈会现场,来自编撰和出版单位的代表及学界相关代表进行了发言和深入交流。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王毅在发言中表示,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代学人近百年努力成果丰硕,但却鲜见全面、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在既有成果中,或限于地域(川渝分家),或囿于时限(述远略近),或包容差强(难窥全貌),或考古相左(史物不符),可谓挑战无数。而本书坚守十余载苦功,终成今日之硕果。“这部巨著很大的不同在于众多学科的加入,极大地增加了统筹协调难度,许多作者要付出的是比立项课题更多的体力与精力。同时,本书也比其他通史更多更好地使用了四川近百年来考古材料,其所呈现的巴蜀文化面貌也更全面、更科学和更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