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携手情相牵】西秀区轿子山镇:以“穗安协作”为笔 共绘发展新画卷
山海情相牵,穗安谱新篇。2021年以来,西秀区轿子山镇紧紧抓住广州对口帮扶安顺的发展契机,整合、用好东西部协作资金,加快协作项目谋划、建设步伐,以“穗安协作”为笔,共同绘就乡村发展新画卷。 12月23日,走进轿子山镇大硐口村,一条小河蜿蜒流淌,给这个小山村平添了几分灵动之气,因河道治理项目的成功实施,河水更加清澈,周边山水景观焕然一新。 “今年,我们村获得了50万元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支持,对1公里河道进行了淤泥清理和河堤修筑。”大硐口村村支书、村主任杨雨滴介绍,这条小河是千峰河支流,流经该村平寨组、小硐口组,河流灌溉面积覆盖大硐口坝区600多亩良田好土。“经过整治,河道变深、变宽了,可以发挥治理水患的关键作用。” 小硐口组村民罗启荣家住在小河边,近两年来,每逢雨季他家都被水淹。“一旦涨水,田坝总会被淹,庄稼大面积受灾。我家大门口13级石梯子只剩1级露在外面,鸡圈、猪圈都遭殃,人要出门也困难。”罗启荣回忆道。不过,看着经过一番治理后的河道,他又高兴地说:“河道修缮了,被水淹的概率大大降低,我们也就放心了!” 完成河道治理,对于大硐口村乡村建设来说更是一大“助力”。杨雨滴告诉记者,全村土地平坦肥沃,更有被誉为“北龙宫”的玲珑古洞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水患解决后,村里不光可以安心发展优质水稻和绿色蔬菜种植产业,还将争取项目支持,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位于该镇虹龙村的轿子山镇肉牛饲草加工基地,投入35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新建的两栋浅黑色厂房很是抢眼,厂房高8米、总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大大满足了基地饲草仓储、加工生产需求。 “去年10月份建成厂房,同时还购置了7台饲草加工设备。现在,厂房和设备承租给基地企业贵州志成三合牧草有限公司使用。”轿子山镇乡村振兴办负责人王彬说。 据贵州志成三合牧草有限公司总经理龚荣平介绍,在两栋厂房和相关加工设备的加持下,其公司饲草料加工原料秸秆收购量大为增加,饲草料产量得到提升,助推了公司及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公司收购了玉米秆、稻草等2.2万吨,是去年的3倍多;肉牛青储、黄储饲草料产能在去年基础上至少翻了一倍。年产值达1630多万元。”龚荣平说。 王彬告诉记者,该饲草加工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通过农作物秸秆回收带动周边乡镇上千户农户实现增收,每年还帮助轿子山镇至少增加收益19.25万元,“这笔收益的20%主要用于壮大虹龙村和张官村村集体经济、支付项目土地流转费,收益的80%用于利益联结全镇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等特殊低收入人群。” 一个个项目从无到有、开花结果,一个个村寨获得帮助、分享果实,一处处发展新景正在形成、逐渐成画。去年以来,有了“帮镇扶村”资金的注入,解决了河安村、龙兴村、永峰村、秀水村部分村组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在“帮镇扶村”资金支持下,该镇购置安装学校食堂桌椅30套,提升了学生“营养午餐”就餐环境,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 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始后,轿子山镇累计获得东西部协作及“帮镇扶村”资金600万元,成功实施项目5个,其中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4个、产业类项目1个,项目惠及该镇9个行政村。项目建设成果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改善了村容村貌,夯实了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