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重庆市街头巷尾都在热议一则消息:城管局对商家门前的广告进行了整治,其中涉及到玻璃门内侧广告纸被清理的情况,引发了市民的广泛质疑,有人甚至怀疑这是“执法过度”。对此,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应称,清除玻璃门内侧广告纸属于正常执法,是依据法律条款进行的,并非针对检查,而是日常市容管理的一部分。
据了解,此次整治行动主要针对的是商家门前沿街设置的广告牌、灯箱广告以及玻璃门内外侧的广告纸等。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广告往往属于“牛皮癣”式的小广告,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可能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因此,他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这类广告进行了清理。
然而,这一行动却引发了市民的质疑。有市民表示,玻璃门内侧的广告纸是在商店内部张贴的,不属于沿街设置的广告,城管局不应该进行清理。还有市民认为,城管局的清理行动过于武断,甚至涉嫌“执法过度”。
城管局工作人员解释称,他们清理玻璃门内侧广告纸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等。而玻璃门内侧的广告纸,虽然是在商店内部张贴,但由于其紧贴玻璃门,从外面也能看到,因此被视为影响市容市貌的广告,需要进行清理。
城管局工作人员还强调,他们的清理行动并非针对某个特定商家或区域,而是日常市容管理的一部分。他们平时也在对全市范围内的商家门前广告进行监管和清理,只是今天恰好管到了这个区域而已。而且,其他区域的商家门前广告也都在同样的管理范围内。
尽管城管局工作人员如此解释,但市民的质疑声并未平息。有市民认为,城管局的清理行动过于随意,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界限。还有市民表示,城管局应该更加人性化执法,对于一些不影响市容市貌或者对市民生活没有造成困扰的广告,可以适当放宽监管标准。
此次事件引发了我们对城市管理和执法方式的思考。城市管理需要规范和秩序,但执法过程也应该注重合理性和人性化。城管局在清理商家门前广告时,应该明确标准、界限和程序,避免给市民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同时,市民也应该理解和配合城市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城市的整洁和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