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西路四威北路口作为全市首批63个治理堵点之一,进行了“微改造”以提高交通效率。
02改造后,路口拆除部分中央绿化带,迁移部分市政设施,形成具备左转功能的“丁”字路口,增强四威北路片区与三环路苏坡立交底层的交通转换能力。
03同时,路口设置了独具特色的“Z”字型斑马线,保障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安全。
04自苏坡西路四威北路口拥堵治理措施实施以来,片区三环路辅道的通行效率有效提升,早高峰车辆运行速度提高27%,拥堵指数下降20%。
05下一步,市公安局交管局、市城管委将密切协作,继续加快第一批治堵点位推进,尽快形成治理成效。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青羊区苏坡西路四威北路口,是全市首批63个治理堵点中市城管委牵头的“小微整治提能类”点位之一,路口受中央绿化带影响,只具备苏坡西路方向车辆右转、四威北路车辆右转的功能。随着片区居民早晚高峰通勤需求增多,而四威北路又不具备出城转换功能,片区出城方向道路选择较少,导致高峰时段片区三环路辅道交通流量相对集中,拥堵现象日益突出。
依托成都市推动科学高效治堵工作协作机制,市公安局交管局、市城管委加强沟通协作,并对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分析,共同制定交通组织优化方案。效果如何?
12月24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路口拆除苏坡西路部分中央绿化带、迁移部分市政设施,形成了具备左转功能的“丁”字路口,增强了四威北路片区与三环路苏坡立交底层的交通转换能力,为三环路内侧辅道分流,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满足了片区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同时极具特色的“Z”字型斑马线也出现在路口,保障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安全。针对这个路口采取的治堵举措,记者采访了市交管局民警。
为什么要打开苏坡西路四威北路口?
一方面是为了盘活片区路网资源,缓解三环路辅道的交通压力。由于区域路网的限制,四威北路片区的车辆主要通过三环路内侧辅道,经苏坡立交底层左转出城,导致该段辅道交通流量集中,高峰时段拥堵明显。
改造后,苏坡西路四威北路口中央绿化带被拆除,形成了信号灯控制的“T”型路口,为片区车辆提供了新的出行路线,从而分担了三环路内侧辅道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是通过“微改造”保障了行人过街的安全与便捷。此前,四威北路片区居民过街需绕行至苏坡立交底层路口和双新北路口,绕行距离较远,部分市民选择横穿苏坡西路中央绿化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改造后,在路口设置了信号灯和人行横道线,行人可安全过街。
苏坡西路四威北路口“微改造”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用了多长时间完成的?
为迅速推进路口拥堵治理的微小改造项目,缓解路口拥堵状况,并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市城管委与市公安局交管局、市公园城市局等行业部门和各产权单位紧密合作,缩短了施工周期。“微改造”施工主要包括:拆除苏坡西路28米中央绿化带,新施划四威北路、苏坡西路出城方向左转车道,设置“Z”字型行人过街通道,并安装了相应的机动车、行人信号灯。“微改造”工程于12月3日正式施工,12月13日完成并投入使用,总计仅用了11天。
为什么路口设置“Z”字型的人行横道线?
路口进城右转上四威北路的车流量较大,传统的路口组织模式右转车辆需要让行两组人行横道线,对右转车辆的通行延误较大。考虑到路口行人过街量并不大,施划单侧的人行横道线能够满足行人的通行需求,为了最大限度地兼顾路口的通行效率,实施了单侧施划人行横道线的模式,并采取“Z”字型人行横道线的设置。
由于桥墩的存在,传统的“一”字型人行横道线在桥墩两侧存在视线盲区。而“Z”字型人行横道线能为过街行人和过往车辆提供足够的安全视距,便于相互观察。同时,在桥下通道设置了护栏、反光安全提示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即规范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秩序,又加强夜间非机动车过街转弯的安全提示,进一步提升了路口的安全性。
记者了解到,自苏坡西路四威北路口拥堵治理措施实施以来,片区三环路辅道的通行效率有效提升,以12月24日早高峰为例,片区三环路辅道车辆运行速度提高27%,拥堵指数下降20%。下一步,市公安局交管局、市城管委将密切协作,持续加快第一批治堵点位推进,尽快形成治理成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何良 摄影 何良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