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养老金账户开通,不是一锤子买卖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多家银行积极开展“开户战”。然而,有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原因是,此前多家银行从2023年7月起,就曾在非试点地区推出预约开户活动,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铺开,银行对前期预约客户进行自动开户。由于开展预约时间较早,部分客户可能已没有印象。此外,也存在部分银行人员为了“揽客”“冲量”,采取了一些不规范行为。

梳理消费者的吐槽和投诉,可以发现“被开户”的几种情况。有的是客户在未清楚了解个人养老金账户含义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平台的营销活动,诱导至银行预约开户;有的是客户在银行办理其他业务时,客户经理在未进行充分告知的情况下,直接帮客户进行个人养老金预约;也有银行与用人单位合作,批量为其员工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另外,一些用户被稀里糊涂开通账户后,发现账户里被充值了福利金,想要销户也面临困难。

银行为何纷纷争抢个人养老金业务?究其原因,在于个人养老资金账户具有唯一性。根据相关规定,参加人只能选择一家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确定一个资金账户。因此各大银行纷纷试图通过增加开户数,预先抢占未来市场份额。一些银行业务员为了完成绩效指标,甚至自掏腰包给客户返现,或在电商平台“寻求外援”。电商平台上一些“开户中介”代银行揽客,开出每户60-100元不等的价格。

种种乱象,必须引起重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广,本是国家为民众养老生活再添保障的好政策,是国家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好政策不能被念歪了经,推行必须合法合规。其中,个人自愿参加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实行的基本前提,离开了自愿原则,个人养老金就变了味。法律专家表示,如果银行在违背客户真实意愿或在其不清楚情况时,私自为其开通账户,将有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可能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知情同意”的原则。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通不是一锤子买卖。通过一些不规范不正当的行为揽客,可能一时完成了考核指标,但事实上,生拉硬拽“被开通”的养老金账户很大一部分不是“活户”,并不能给银行业务带来多大益处。相反,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揽客,破坏市场公平原则,导致投诉增多,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不仅影响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效果,也必将损害银行的长期利益。

金融机构应摈弃急功近利的“冲量”心态,科学制定业绩指标,提高业务规范水平。针对客户的投诉,当务之急要做好举证、注销、解释等工作,补上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通过进一步完善开办流程、加强客户沟通,吸引更多人积极主动开设账户。同时,加强业务创新,推出更多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专属产品,让投资者有更多更丰富的选择,从而提高开户之后的投资意愿。

金融监管部门也要优化监管举措,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拓宽维权渠道,切实加强用户合法权益保护,营造诚信、透明、安全、有序的个人养老金市场环境,让好政策真正惠及于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