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萍庭鹤:独特的风情,独特的故事

图片

图片

谢永华散文集《理塘纪事》图书封面。

独特的风情,独特的故事

——读谢永华的散文集《理塘纪事》

文/萍庭鹤

女作家谢永华的《理塘纪事》,出版不久,便以其独特的生活和文字吸引读者的目光。这本凝聚着作者心血的书籍,让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的瞬间,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引领我踏上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灵魂探秘之旅。

这位隐匿于平凡烟火深处的作家,在过往的时光中,就像一位默默耕耘、不事张扬的隐世工匠。她怀揣对文学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毅然地踏上前往川西高原的征程。那片神秘而充满生机的土地,宛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原始而质朴的魅力。在那里,作者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敏锐的双眼观察着每一个细微的生活场景,用一颗真诚而炽热的心,去感受当地人民的喜怒哀乐。她如同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高原的山川湖泊、草原牧场之间,聆听着自然与生命的低语,汲取创作的灵感源泉。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她终于精心雕琢出一部记录灵魂与大地深度对话的作品。

谢永华秉持这种对生活的敬畏与对真实的执着追求,毅然拿起纪实之剑,勇猛地斩破地域的隔阂。在这许多的篇什里,她以细腻而深情的笔触,将理塘那片遥远而神秘土地上的风土人情、人物内心,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在这个被手机屏幕囚禁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仿佛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虚拟空间里,与真实的世界渐行渐远。然而,谢永华的文字却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读者虽身处斗室之中,却能凭借着她的文字,让灵魂挣脱现实的束缚,如同一只自由的飞鸟,穿越千山万水,奔赴那片高远、神秘且充满生机的川西高原。在那里,人们可以领略到与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别样人生,感受着高原的壮美风光、独特的文化习俗,以及当地人民淳朴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欢笑与泪水,一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沉浸在一场文字与心灵深度交融的盛宴之中。

人工智能创作的幽灵,在文学殿堂外徘徊,妄图凭借其强大的算法和海量的数据,颠覆传统创作秩序时,《理塘纪事》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屹立在文学的阵地上,捍卫着文学的尊严。人工智能或许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凭借其精密的算法炮制出看似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然而,这些情节却如同无根之萍,在生活的洪流中漂泊不定,无法真正扎根于生活的厚土,汲取真实的养分。人工智能缺乏在高原凛冽寒风中与人性相拥的温度,无法体会到在那片艰苦环境下人们的坚韧与顽强;它缺失在牧民帐篷里聆听生命律动的敏锐感知,无法捕捉到那些隐藏在细微表情和简单话语背后的深沉情感与人生智慧。文学的真谛,绝非是算法的机械拼凑和数据的简单堆砌,而是作家以全身心的投入,用双脚去丈量大地的宽广,用真心去拥抱生活的多样,然后,从灵魂深处流淌出的情感与哲思的完美交融。谢永华用她的文字,在理塘的山川湖泊间、在牧民的笑泪歌吟中,深深地镌刻下文学真实的故事。

在《理塘纪事》的字里行间,我们仿佛能看到作者穿梭于理塘的古老街巷,与当地的居民亲切交谈。在清晨的阳光中,她走进藏族老人的家中,聆听他们讲述古老的传说和家族的故事,那些故事里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感恩,以及在艰苦环境下顽强的生存智慧。在草原的放牧时光里,她与年轻的牧民驱赶着牛羊,感受着风吹草动的韵律,体验着他们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与忧愁。这些生动的场景,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如同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让我们对理塘这片土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对生活的一次深情凝视。无论是描写理塘的传统节日,还是记录当地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都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在这个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危险。而谢永华通过自己的文字,将理塘的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同时,《理塘纪事》也引发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理塘那壮丽的自然风光,如雪山、草原、湖泊等,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之情,以及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如何努力保持生态平衡的实践。这对于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此外,这本书还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坚韧。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理塘人民相互扶持、团结友爱,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们的乐观精神和善良品质,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通过阅读《理塘纪事》,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更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信心。

总之,《理塘纪事》以其独特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川西高原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世界。 让文学成为我们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柱,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