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下一步:“终结者”的战场

全文3146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2024年12月21日,乌克兰军队进行了一场震撼军事界的无人战斗机器战斗,成功占领俄军阵地。

02乌军通过加密数据链遥控无人战斗机器,实现自身零伤亡,开启AI和机器人战争模式。

03为提高武器生产,乌克兰采取“超级资本主义”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家和创新能力。

04然而,尽管乌克兰无人战斗机器产业迅猛发展,但在科技水准、资本规模等方面仍受制于战争环境。

05未来战场可能会受到更加领先科技的影响,如Tesla的FSD和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ChatGPT、Grok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4年12月21日,乌克兰军队进行了一场规模不大,但足以震撼军事界的实验性战斗:完全采用无人战斗机器、没有实兵直接参与的地面进攻作战,并取得了超乎预想的成功。

战斗发起前,乌军锁定了哈尔科夫北部的利普奇地区外围一个俄军连级兵力驻守的阵地,精心策划了整场行动。战斗使用了多种型号、数十台无人战斗机器,有配备机枪、负责直射的,有配备榴弹发射器、负责曲射火力压制的,有无人排雷车、无人布雷车、无人工程破障车,还有进行空中投弹的无人机、自毁型FPV无人机

在炮火打击、无人机空中轰炸后,这几十辆无人战车纷纷出击,一面工程破障、扫除地雷,一面直射与曲射火力相结合,冲向敌方阵地。俄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的阵地是为防御乌军步兵进攻的,配备的班用机枪、突击步枪的5.45mm枪弹,30mm榴弹、手榴弹的爆炸破片对步兵而言是致命的,但打在那些矮小的、近似大玩具的无人战车钢甲上,叮叮当当作响,却没啥效果。

阵地失守后,残余俄军纷纷后撤,乌军的无人机遂展开了雪野追杀。最终,俄军近一个连的守军基本被歼灭,阵地被占领,乌军的无人布雷车随即在刚占领的阵地前方布设地雷,准备抵抗俄军的战术反击。战斗规模不大,但震撼程度简直就像电影《终结者》里的战斗场景变成了现实。

一般而言,连级攻防战规模太小,在大规模战争中就像《西线无战事》那样,甚至都难上当日战报。但这场战斗在军事史上的重要性,不亚于1916年9月15日清晨,英军的MarkⅠ型坦克首战“索姆河战役”,开创了其后百多年的“机械化战争”时代。

这场小战斗,乌军士兵始终没有直接参战,而是隐蔽在地下工事里,通过加密数据链,遥控这些无人战斗机器,进而实现了自身零伤亡。尽管这些无人战斗机器都是遥控战车、无人机的形状,并不是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为了更好地贴合人类社会,而在战争杀戮方面,人体形态未必是最高效的),但毫无疑问,这场小战斗开启了“AI和机器人战争模式”。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近日的一篇报道《Ukraine Bets a Free Market for Weapons Production Can Out-Innovate Russia》,报道了乌克兰在无人战斗机器领域可公开的最新进展。报道提及,基辅现已拥有强大的无人机产业,由私营公司运营,而在全面战争爆发时,这些公司还不存在。其中一个案例:原创科技企业家Andriy Bondarenko在之前没有任何武器方面的经验。他与朋友合作投资,耗时一个月开发了一个粗糙的原型,然后直接去了前线,当他的第一架自爆型无人机命中俄军战壕时,马上就得到了军队订单,不需要高层审批。

Bondarenko回到基辅后,立马筹资超过100万美元,成立了Ark Robotics科技公司。如今他们已研发出20个更新版本的无人机,拥有60名员工。他们采取了类似Elon Musk式初创公司的灵活形式,没有办公室、没有厂房、没有行政管理部门,当记者采访时,他们的工程师们,正在基辅郊外的废弃场地,测试六台不同的无人机器、编写操作程序,其中有自主研发的无人机、一辆原由加拿大制造的二手水陆两栖无人车辆,还有一辆破旧的绿色HONDA CIVIC。工程师们拆掉本田思域的旧外壳,将其改装为无人运载车,用于向前线运送物资、后撤受伤的士兵,或者装载炸药,冲向俄军阵地。

“我们必须发挥创意”,Ark的负责人之一Andriy Udovychenko说。面对人口四倍于己、经济规模大十倍的俄国,乌克兰本来没有生存的希望,但如今却打得不错。他们正在试图通过采用“超级资本主义”模式增加武器生产。而这种模式,就是Musk构建并管理公司的模式,即亚当·斯密时代的早期资本主义:企业全力搞研发、生产,尽可能简化行政系统,不做广告、不搞营销,坚决不搞政治正确、种族正确、性别正确、LGBTQai+、DEI、CSR这些劳什子。企业家的要务,首重产品最优、不断创新,并以此产生利润、增加就业。

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长Mykhailo Fedorov说,“他们(俄罗斯)总是有更多的钱,他们将能够建造更多的工厂。因此,我们必须依靠企业家和创新。”当代科技更新速度太快,“六个月前,一架无人直升机很受欢迎,所有的旅都要它。今天,情况完全不同,因为它无法跟上变化的速度”,Fedorov说,“这场竞赛,没多少公司能跟上变化的步伐,所以我认为押注公开市场是正确的。”

Fedorov认为现代科技的瞬息万变、奇点频出,政府官员根本不可能掌握科技的发展方向、跟上科技的发展速度。因此,政府管好自己分内的事(国家安全和公共领域服务)即可,科技的事由科技来解决、市场的事由市场来解决,充分发挥企业家的能力和自由思想的潜力,同时由私营企业家承担最大风险。一旦研发方向决策失误、竞争失败,破产的代价由私营企业家和投资人来承担,而不是由政府决策、全社会埋单,“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乌克兰还将无人机采购权,下放到各部队,无人机厂商直接下部队,推销自己新研发的型号。测试效果好的,乌军作战旅直接下订单,厂商立马扩大生产;实验中发现问题的,现场改进设计和工艺。常驻乌军第24机械化旅的无人机专家,在Chasiv Yar附近的基地现场办公。在一次战斗中,因俄军不停炮击,他们在田野里被困22个小时。专家们战场测试,发现了飞手与无人机之间某些通信问题,马上就修改了天线设计,通知后方工厂变更生产工艺。

乌方科研人员说:由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计划模式的科研与生产、领导决策而非市场导向等问题,俄罗斯的原创能力较弱。但他们会捡到乌军坠落的无人机样品,拥有强大的逆向工程复刻能力。正如前文Fedorov所言,俄方的人多、工厂大、生产规模巨大,往往在几个月后,就能山寨出乌军研发的设备。所以,拼原创、拼研发,速度至关重要,现代战争更加体现在脑力方面,领先半个身位、赢得短暂时间优势至关重要。

为实现以小博大、在数量劣势下求生,乌政府的策略,是免除了无人机、炮弹、其它弹药的关税,本月还将这项优惠扩大到陆地和海上无人系统。而自由市场和“超级资本主义”也在回馈:2024年底,乌方无人机产能已达20万架/月,是2023年同时期的两倍多。乌总统Volodymyr Zelensky表示:明年至少需要3万架远程大型无人机,以便更为广泛地空袭俄境内1000公里纵深的各类目标。

在放松管制、自由发展的环境下,尽管遭遇战争苦难和各种各样的困难,乌克兰的无人战斗机器产业仍迅猛发展。Oleksiy Babenko的Vyriy Drone公司,在2023 年春季成立时,每月只能生产10架无人机,如今每月产能已达10000架,月营收达500万美元。

客观地说,乌克兰的无人战斗机器产业,虽然生机勃勃,但受限于其科技水准、资本规模以及险恶的战争环境,总体上尚未达到科技领先水准。表现在2024年12月21日在利普奇地区的全无人战斗机器,在技术层面上仍是人力遥控,而不是AI自主决策。乌军的无人战斗机器,也不具备TESLA的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科技,无法达到仅凭借机器视觉由神经网络控制驱动决策的先进程度,而是仍然采取高精度数字地图+预编程+多种类传感器的技术路径。这些无人战斗机器,在相对平坦、地形简单的乌克兰大平原上,在1-2公里的浅近纵深、连级阵地的较小地域尚可一战,还无法展开类似于人类军队的宽正面、大纵深、复杂地形、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大规模、长时间作战。

当然了,即便是科技最为领先的美国,也尚未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完全自主决策战斗。但是,TESLA的Optimus正在进行不间断的“机器学习”,正在掌握越来越多的人类技能。就在十几天前,Optimus没有经过预编程,根据人类指令,就跑到有上坡下坡、铺满落叶的陌生地形去“瞎逛”。之所以称为“瞎逛”,是因为其传感器并未全部启动,仅凭触觉和姿态控制系统,在没有预编程、缺乏高精度数字地图的情况下,走得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还差点因踩空而跌倒……但机器人的每一小步科技进步都令人生畏,其累加效应将超乎想象。

尚不掌握这些最先进科技的乌军无人战斗机器,已能歼灭俄军连级分队了。那么,拥有更加领先科技的Optimus,以及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ChatGPT、Grok的技术如果应用于军事,再有几年发展迭代时间,未来战场将会变成怎样?美军前参联会主席Mark Milley四星上将声称:到2030年,美军1/3的作战单位,将由无人战斗机器承担。此话看来并非妄言,战争的下一步,将是“终结者”的战场。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美逸君

责编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