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翻开一个国家的历史,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国庆日一定具有某种特殊含义,或是在那天宣布独立,或是通过宪法,或是签订条约。所以,国庆日有的称“独立日” “宪法日”等,例如:
美国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7月4日被定为“独立日”。
库克群岛于1965年8月4日宪法生效,这天被定为“宪法日”。
新西兰的国庆日是2月6日。因为在1840年2月6日,当时的英国代表霍布森总督与毛利酋长在威坦哲小镇签订了以此镇命名的《威坦哲条约》,标志着新西兰的诞生,有时也称“威坦哲条约日”或简称“威坦哲日”。每年此日,全国放假一天。新西兰政要、各界贵宾以及驻新西兰使节云集威坦哲,举行庆祝活动。
1999年,我收到迈克尔·哈迪·博伊斯总督的国庆招待会请柬,招待会地点设在总督府。
2月6日上午,天气晴朗,总督府草坪上搭起了几个白色大帐篷,上千来宾盛装与会。2月正逢新西兰最美的夏天,特别是惠灵顿,此时艳阳高照、和风送爽,给国庆佳节平添喜气。
招待会进行到一半时,总督发表讲话。他讲英文,一位女士翻译成毛利文。讲话内容除了赞扬新西兰取得的成绩外,特别强调不同文化、不同种族要和睦相处、休戚与共。
总督这番讲话并非随口讲讲、无的放矢,而是有所指的。在新西兰,围绕国庆活动,毛利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渐趋激化。1995年的国庆集会按惯例在威坦哲举行,总督总理出席,可是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少数人大闹会场,发生肢体冲突,新西兰国旗被扯下,庆祝集会不欢而散。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从1996年起,国庆活动改在首都总督府举行。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新西兰惠灵顿,毛利社区成员及其支持者举行抗议示威。
毛利人与新西兰欧洲白人之间的矛盾纠纷由来已久。
毛利人自公元9世纪从太平洋岛国驾着独木舟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新西兰,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土著居民”,在此平静地生活了几个世纪。
库克船长
1769年,英国库克船长首次探险登陆新西兰,又于1773年、1777年再次登陆新西兰。随后,欧洲白人大批向这里移民。他们的到来打破了毛利人的平静生活,欧洲白人与毛利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而起。特别是毛利人赖以生存的土地被白人侵占,土地纠纷日增。
1839年12月,英国派霍布森总督到新西兰处理欧洲白人与毛利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霍布森一到新西兰,就频频接触毛利部落,先后与北岛的45位酋长交谈。
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霍布森忽患中风。他原计划还要去南岛各地与更多毛利酋长见面,争取他们全来参加谈判,签署一个条约,这时因健康欠佳,他已无力出行与更多酋长接触交谈(霍布森在条约签字后不久便去世了),于是只好放弃原计划。
最后,霍布森与45位酋长(其中3位女酋长)就土地等问题进行谈判,谈判地点选在威坦哲小镇上的英国驻新西兰第一位代表巴斯比的寓所。
谈判十分艰难,双方争论激烈,一度相持不下。谈判中,毛利酋长之间又产生分歧,有人主张签一个条约,有人反对。双方讨价还价,直到凌晨才达成协议。
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国王室在怀唐伊签署了《怀唐伊条约》,也称《威坦哲条约》,确立了新西兰成为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因此这个条约被认为是新西兰的建国文件。
1840年2月6日,在寓所前的大草坪上举行了签字仪式,霍布森代表英国签字;毛利人方面,第一个签字的是赫克酋长,其他几十位酋长也陆续签字。《威坦哲条约》就这样问世了。
《威坦哲条约》
《威坦哲条约》的核心内容是:规定英国女王对新西兰的主权;同时,也承诺毛利人对土地的拥有权。英国非常重视这个条约,认为它是新西兰的立国基础,因而极力加以维护,而新西兰的毛利人对此条约持有不同态度。就是第一位签字的赫克酋长,因对条约有不同看法,曾愤而将国旗旗杆砍倒。还有位签字的酋长说:他收到一条女王赠的毛毯,签字只是表示收到这份礼物而已。
可见,《威坦哲条约》从签字之日起,各方就有不同的理解,一方认为条约给新西兰及毛利人带来了文明而歌颂,另一方认为条约是诓骗毛利人,侵吞了他们的土地而斥责。欧洲白人与毛利人的看法南辕北辙。每当举行国庆活动时,这两种不同观点就会发生碰撞,甚至引发暴力冲突,扯下国旗也就不足为奇了。
历史名城威坦哲全景(图源:《枫雪桑梓情》)
《威坦哲条约》在新西兰家喻户晓,威坦哲小镇也因之闻名,成了旅游胜地,前往造访者络绎不绝。2000年10月下旬,我们夫妇和使馆小李专程去威坦哲访问。
从惠灵顿去威坦哲交通不便,先要乘波音737飞机到奥克兰,然后转乘15座的小飞机到威坦哲。我们一行三人下榻帕海衣镇的一家旅馆。帕海衣与威坦哲隔河相望,仅一步之遥,步行20分钟就到了。
当年签署《威坦哲条约》的房屋(图源:《枫雪桑梓情》)
威坦哲地方很小,这里仅有一家旅店、几间民房,除此之外就是《威坦哲条约》签字屋了,即当年巴斯比的寓所。
这是一座乔治亚风格的木结构平房,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政府的设计师设计,木材也是从悉尼运来的。房子只完成了原设计的一部分,侧翼是后来加的。这房子几经转卖,1932年又被政府买回修缮,列为历史文物。
房前有8根圆形白色廊柱支撑一条廊檐,中间一扇门,两旁各一窗口。屋面铺瓦,四周木墙。从正门进去,门边有一个小房间,不足10平方米。当年霍布森总督、巴斯比与毛利酋长的谈判就是在这房间里进行的。我们访问时,看到三面旗帜迎风招展。
威坦哲的草坪上竖起旗杆,中间最高的那杆挂新西兰国旗,右边挂英国国旗,左边挂独立部落旗。(图源:《枫雪桑梓情》)
1940年,为了纪念《威坦哲条约》签字100周年,新西兰政府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建造一艘毛利战船,长365米,红漆船体,蔚为壮观,陈列在露天,供游人参观;另一件是在签字屋左边10米处,盖了一个毛利会议厅,里面的毛利木雕相当精美,它们来自各个毛利部落。
毛利战船
毛利人会议厅
毛利民族特色木雕
以往的毛利会议厅都是每个部落盖自己的,没有外来部落参与,一个会议厅只代表一个部落。威坦哲这个毛利会议厅则不同,它代表新西兰的全体毛利部落。新西兰政府这样做,可谓用心良苦,大概想以此来倡导民族和谐相处吧。
结束这篇短文之前,要说一说本文的标题。为什么取名“哭泣之水”?因为“威坦哲”三字是根据毛利文“Waitangi”的音译。毛利文本身有它的含义:“wai”是“水”之意,“tangi”是“哭泣”之意,“威坦哲”意为“哭泣的水”。
威坦哲位于新西兰北岛的百岛湾畔,面对大海,终日涛声不息,似哭似吼,未知何时会平静。
- END -
出处 | 《枫雪桑梓情》(2008年10月出版)
本文作者 | 陈文照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