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牛栏江镇古城村,大地悄然换上了金色的外衣,烟后种植的苦荞正在呈现一片丰收的喜人场景。近年来,牛栏江镇古城村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发展策略,积极整合政策资源,创新思路,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与烟粮协同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调整种植优结构,构建科学耕作新体系。古城村作为牛栏江镇烤烟种植较为典型的村庄之一,在过去,烤烟采收后的田地大多处于休耕状态,这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也影响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古城村党委开始探索“烟叶+苦荞”的轮作模式,通过推广烟后苦荞套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在提产、增质、提效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们依据不同烟区的烟叶采收状况,在最适宜的季节完成苦荞的播种工作,既保证了烤烟的品质和效益,又实现了苦荞的丰收。这种轮作模式不仅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还帮助农户实现了二次增收,真正做到了“一田双收、一地多用”。截至目前,古城村落实栽种烟后苦荞500余亩,以目前每公斤3.3元的收购价来计算,预计可增收300万元。
“9月初,烤烟采收结束后,我们就立即着手清理烟地,准备种植苦荞。”烟农王阿姨满脸笑意地介绍道,“在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和村委会的帮助下,我家的三亩烟地早早地完成了苦荞种植,现在正是收割的好时节。”
因地制宜选品种,提升农业种植新成效。在推动烟粮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古城村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了苦荞这一作物作为烟后的轮作品种。苦荞不仅营养丰富,易被人体吸收,而且风味独特,可制成苦荞米、苦荞茶、苦荞酒等多种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苦荞还能充分吸收植烟土壤中残留的养分,有利于提升烤烟的品质和效益。这种轮作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断撑起村民的“钱袋子”。
古城村党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苦荞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烟后作物。它容易种植,管理简单,生长周期短,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种植苦荞,我们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荞麦的种植周期极短,仅需三个月便能从播种迈向收获。我家今年种了十多亩的苦荞,价格在3块多一斤,等荞麦收完我又可以开始种植烤烟了。”种植大户周小刚说道。
优化调整产业,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苦荞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古城村正积极向上争取复合种植项目,引导更多烟农盘活土地资源,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同时,积极探索市场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让烟粮协同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在推动烟粮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古城村还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发展“荞麦种植+文旅观光+农产品加工”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拓展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延伸荞麦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让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越走越宽。
在古城村,苦荞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通过发展苦荞产业,古城村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烟粮协同的发展模式正如同苦荞一般,绽放出勃勃生机。(供稿:嵩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