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壮阔大迁徙如何实现“稳稳的幸福”

  随着192万人出山入城,贵州逐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让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记者深入多个安置点走访发现,针对少数搬迁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尽管各级各部门采取措施进行“输血激励”,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调动“边输边造”的主动性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新居明亮、道路宽阔整洁……乌蒙山腹地,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东皇街道,5个社区居住着4200余户1.9万名搬迁群众。“小区环境舒服,我在城里面的新家过得很满意。”每天早饭后,73岁的杨安仲就在小区散步。谈起如今的居住条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杨安仲原是习水县官店镇三星村村民,曾居住在乌蒙山深处悬崖边上的破旧木房里。“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杨安仲说,以前他所在的村吃水、用电不稳定,交通不便利,要走一个小时山路才能坐车。

  2019年夏天,杨安仲一家四口搬进东皇街道东风湖社区,住进了80平方米的新房,出家门不远,就有食堂、医院、公交车站。现在,他的儿子儿媳在外务工,孙子就近在县城读高中。

  地处西南腹地、云贵高原的贵州,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地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8%,一些地方曾被联合国相关组织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为改变像杨安仲这样困于大山的农村家庭的命运,贵州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深山群众搬离偏远村庄,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

  192万“新市民”,46.5万套住房,953个安置社区(村),万人以上安置社区22个……“十三五”期间,贵州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的山里人搬离偏远、贫穷的村庄,搬迁人数超三峡移民总数,相当于冰岛全国总人口的五倍,成为全国搬迁规模最大、城镇化集中安置比例最高的省份。

  随着这场壮阔大迁徙而来的,是稳定和发展问题。贵州一方面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于2023年出台《关于推动贵州省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助推大型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加快实现人口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产业特色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多措并举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与此同时,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进入后半段,搬迁群众就业技能不足,县域产业发展带动不够,基层治理和服务管理不精等新问题新现象,一定程度影响“新市民”幸福指数提升。应多方协同,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围绕主要风险点强化政策保障,因地制宜发展富民增收产业,创造更多就近就业创业机会,进一步夯实“扶持基底”。

图片

贵州省威宁县五里岗街道朝阳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资料照片)    杨文斌摄 / 本刊

  “五个体系”建设稳心增收

  小康路上不掉队,扶上马再送一程。随着192万人出山入城,贵州逐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让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基本公共服务“稳心”。在习水县东皇街道岷山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天白天,都有许多老年人来到这里。有的在食堂就餐,有的来棋牌室娱乐,有的来这里看书,活动场所成了他们的精神乐园。还有不少老年人志愿者加入其中,组织用餐、娱乐活动。

  66岁的母先国很是积极。2024年是他搬进新家的第7年,他和另外6名成员创办了社区老年互助协会,依托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帮助开展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发挥余热,为大家贡献一份力量。”母先国说。

  以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代表,贵州在全国率先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配套669个教育项目、440个医疗卫生项目,确保搬迁群众就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培训和就业服务“稳收”。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坪街道敬贤社区,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安置点。45岁的廖伟在社区经营一家超市,卖生活用品的同时经营电器维修,一人身兼数职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还长期招聘3名员工帮忙打理店铺。

  6年前,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廖伟一家从大山搬进城市。刚搬来时,他家情况十分特殊,母亲瘫痪在床,两个哥哥患有疾病,还有一个女儿在上小学。因为要照看家人,他无法外出务工。

  2019年,社区干部鼓励他参加社区电工培训并通过考试,还推荐他到社区物业公司上班,负责维修电器。因为廖伟有想法、爱琢磨、技术精,社区干部帮他担保贷款10万元,经营起一家400平方米的生活超市,廖伟一家逐渐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新的生活希望。

  通过加强有组织劳务输出、强化就业培训、培育帮扶车间等行动,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贵州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达96.38万人,就业率为96.1%,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文化服务“添乐”。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思源社区,对于居住在这里6年多的罗琪来说,小区的一桌一椅都在见证着她从最初远离故土的惶惶不安到如今安心扎根的心态变化。“现在我的生活丰富多彩,社区有文艺队。我是广场舞队队长,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开展活动。”谈及现在的生活,罗琪津津乐道。

  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宣传信息处处长李吉峰介绍,近年来,贵州坚持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完善村规民约、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引导推进移风易俗,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区治理“添安”。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安置了近3万名搬迁群众,57岁的搬迁户李永芝乐于助人、善于和邻居打交道,被大伙推选为联户长。“邻居有困难,我都会及时了解,自己处理不了,就向社区反映,大家互帮互助有个照应。”她说。

  目前,贵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全面推广“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模式,在全省安置社区(村)落实了社区(村)干部0.59万人,楼栋长1.4万人,明确社区治理的规范和标准,推动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基层党建“聚魂”。在毕节市赫章县金银山街道的“积分超市”里,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前来兑换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物资。2018年以来,当地创新探索“党建+积分”社会治理模式,鼓励搬迁群众在参与社区建设、创业就业、文明卫生等方面争先评优,获得积分的群众可以兑换相应商品,推动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金银山街道办事处主任陈会琴说:“目前本地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共发行上百万分‘积分’,兑现商品价值500万元左右,营造了‘让积分记录美德、用积分兑换服务、以行动传递正能量’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贵州各地坚持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新设立街道办事处64个,划分953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村)开展管理,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安置点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图片

在贵州省施秉县城关镇易地扶贫搬迁南官营社区一家苗绣企业生产车间,入职的社区居民在赶制订单产品(2024年12月16日摄)    邰胜智摄 / 本刊

  安居乐业还愁啥

  尽管成绩显著,但要续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贵州还面临不少短板。

  部分搬迁群众就业技能待提高。一些群众反映,在城市生活开销较大,就业技能相对不足,较难在城市找到合适岗位。有的搬迁群众年龄偏大,难以找到稳定务工机会。为了减少生活开销,有的搬迁群众在安置点附近的荒山开辟菜园,有的回到老家务农。

  县域产业辐射带动能力需加强。记者调研发现,有的安置点有扶贫工厂,但带动就业效果仍有待提升。一方面,少数安置点扶贫工厂“只开花不结果”,记者在贵州某安置点走访发现,三层楼五六个扶贫工厂中正常运转的只有两个;另一方面,能运转的扶贫工厂带动就业有限,贵州北部某街道党工委书记分析,下辖的安置点现有劳动力4900多人,外出务工4300多人,当地能吸纳的就业比较有限,电子厂、服装厂两个厂能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尚有拓展空间。

  多个安置点的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目前可以正常运转的扶贫工厂还出现订单下滑的趋势,月工资有下降风险,加上人工智能越来越多赋能初级加工,流水线用工量减少,搬迁群众的就业机会遇到更严峻的挑战。

  社区管理治理水平要提升。据了解,易地扶贫搬迁打破了原有区域界限,移民土地、林地仍在原籍,人、房在社区,一定时期内面临原籍村庄和迁入社区“双重管理”的难题。

  贵州某安置点群众反映,搬迁后,家里有新增人口,但户籍留在老家,居住地和户籍不统一,网上医保缴纳不便,存在“两头跑”麻烦。

  公共服务体系作用难发挥。有专家表示,目前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标准化的建设和配置,但普惠性服务还存在供给不足、管理不精的情况。包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对老年人日常文化生活需求满足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多元化支撑。记者还了解到,个别易地搬迁点公共服务场所挂牌多,类似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娱乐活动等场所没有全面实现其服务价值。

  新增人口住房诉求显现。易地搬迁后,随着时间推移,部分搬迁群众家庭出现人口增长,住房拥挤、住房困难问题随之浮现。一位搬迁群众说,他目前和两个兄弟一家六口共同居住,自己到了该结婚的年龄,由于收入不稳定,暂无能力改变住房现状。

  接续奋斗有期盼

  如何守好守牢来之不易的“大迁徙工程”,如何走好易地搬迁“后半段”,基层干部、搬迁群众有所期盼。

  盼政策支撑。记者调研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目前的困难主要是产业基础薄弱导致辐射带动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能力不强导致产业培育难度加大。

  对此,基层期盼国家政策支持向大型安置区倾斜,转移、引进、培养更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内陆欠发达地区,带动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再次,根据资源禀赋做大产业基础薄弱县域、资源枯竭型城市特色经济,加快欠发达地方城市转型发展,确保回流易地搬迁移民稳定就业、逐步致富;此外,期盼原有的中央衔接资金延续支持,比如2024年针对贵州某安置点的2000万余元衔接资金对于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支撑作用明显。

  盼内生动力。记者深入多个安置点走访发现,针对少数搬迁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尽管各级各部门采取措施进行“输血激励”,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调动“边输边造”的主动性。

  当地干部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出在自身积极性、主动性方面,政府推荐过务工机会,但个别群众认为工资不够高、工作方式不灵活。针对这一群体,应加大引导、加强培训,杜绝坐享其成的思维,同时开展一些致富能手、文明家庭评先评优的活动,多方面激发搬迁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盼强基固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与体系成熟的城市住宅小区在物业服务管理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贵州在省级层面有相应指导意见,很多安置点也进行过积极探索,但仍有难题待解。一方面,有的安置点没有物业服务管理,靠公益性岗位推动治安、保洁工作;另一方面,有的安置点由政府平台公司管理,不收取搬迁群众物业费,不利于长远发展。

  对此,多个安置点干部希望能尽快理顺物业服务管理体系,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和服务管理规范,并对搬迁群众进行有序引导,尽快让保安、保洁、保绿、公共秩序维护和房屋维修等走上正轨。

  盼协同聚力。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安置点干部反映压力大、任务重。在有的安置点,老年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功能场所闲置,部分器材长时间无人使用;有的安置点,一个人负责几个功能场所,承担多类服务,工作负担较重。对此,基层期盼协同配置人员,除了延伸服务和功能,关键还要把人力资源触角延伸到安置点。

  (采写记者:赵新兵 李凡 汪军 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