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下的新时代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研讨会在济南举办

12月21日,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主办、明天出版社承办的“多维视野下的新时代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童文学学者、专家、创作者、阅读推广人、教育工作者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驻会副会长楚三乐,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文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所长曹文轩,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发有出席并致辞。薛涛、殷健灵、彭学军、黑鹤、王林柏等儿童文学作家,徐妍、陈香、杨雅莲、刘耀辉等儿童文学评论家,王乐芬、周益民等儿童阅读推广人参加了论坛。

图片

楚三乐认为,儿童文学是人之初始的文学。新时代要求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不断拓展自我,超越自我,为孩子输送优质的文学食粮。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肩负着推进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发展、培养文学新人的使命,未来将继续加强儿童文学队伍建设,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刘文强表示,儿童文学是联系国家、民族未来的“大文学”。抓好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重视儿童阅读文化建设,用文学的力量陪伴儿童阅读和成长,是儿童文学创作者、研究者和出版者的责任使命。今年是明天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作为一家专业的少儿出版社,也应肩负起这种使命。

图片

曹文轩在致辞环节做了题为“重读经典的意义”的发言。他引用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定义,认为“重读”这一阅读行为应当成为阅读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并提出了“真正的阅读是重读”的观点。他结合自己阅读经典作品的经验,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他在重读经典过程中所得到的关于文学艺术的话题思考。

黄发有表示,山东有着优良的儿童文学创作传统,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创作实力雄厚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创作成果丰硕。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山东作家协会将继续肩负起培育时代新人、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深化儿童文学研究,加强儿童文学的创作、宣传与推广工作,进一步提升山东儿童文学研究的实力与影响。

研讨会设主论坛和五个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新时代儿童文学批评架构、儿童文学创作的宏观研究等议题畅所欲言。

主旨发言环节,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其南从三个层面阐释了当代少儿文学艺术空间的演进趋向,他指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空间总体朝具体、多维、个性化发展,近年一些作品还呈现碎片化、无序化趋向,但同时也存在着向一体化、整体化发展的倾向。

文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梅子涵老师则别出心裁,以他独特的关注视角和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见解,为参会嘉宾带来了题为“无题”发言。他从一维角度切入,进一步阐释多维写作视野的重要性,分享了他所理解的文学的“多维窗口”。

朱自强教授强调类比是学术创新的源泉,在学术研究中要进行跨学科的创造性类比。他认为,类比就是“在范畴之间跳跃”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而“范畴之间”常常体现为“学科之间”,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视野能够为类比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妍论述了鲁迅与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关系,回答了新时代儿童文学以鲁迅为本源的必要性为儿童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

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学斌认为,“童年史”语境下儿童文学审美表达有其内容与形式的规定性,诸多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提供了“童年史”书写的特定范式,其童年叙事展现了童年样态,映现了审美轨迹,昭示了其价值图景与未来方向。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梅,儿童文学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薛涛,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传坤,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乔世华,厦门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教授陈世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郑伟,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谈凤霞等围绕议题相继发言,进一步拓展了研讨会的深度与广度。

21日下午,五个分论坛围绕不同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参会嘉宾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互动提问和深入讨论。最终,经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论奖评奖委员会评定,李学斌教授获理论奖,张明明博士获理论新人奖。

记者:任晓斐 编辑:徐敏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