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4年10月
大都市内部的族群问题是需要研究的,只因为它是真实存在(过),且影响市民生活的。1980年代初期,刚刚从教义争辩中走出来的中国学者并不习惯用实证方法来观察诸如“苏北人在上海”的现象。美国学者韩起澜(Emily Honig)适时介入,她的研究建立起一个详尽的叙述,带入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分析方法,目的当然在于增进理解,消除偏见,促进融合,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位犹太人后裔。如今,上海的苏北人问题日渐消弭,这项研究对华人社会错综复杂的族群关系或许也有启迪。曾见证韩起澜教授的研究,当年她的敏锐和勤奋,已经在其作品中呈现。《苏北人在上海》和其他几位加州学者的著作一起,构成了海外“上海学”的重要成果。
沙畹:《泰山》,秦国帅、雷阳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10月
由于《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等正史的记载,传统学者通常都是循着秦皇、汉武,真宗、徽宗的岱庙兴废,来研究皇帝信仰和国家宗教。法国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 1865-1918)改变了这一传统,他把“泰山信仰”看作是一个官民共奉的神圣空间,其间包含着很大比重的民间信仰。一幅“泰山全图”,是把他在1891年、1907年两次调查到的祠祀、宫观、寺庙、庵堂,不分儒、道、佛教,全都画了出来,描摹成中国宗教的一帧剪影。介绍、翻译和注释有关“泰山信仰”的史籍、碑刻,占据了本书大量篇幅,可见欧洲汉学对于文献功夫之重视。这些内容回译成汉语,对于中国学者也是弥足珍贵,因为沙畹看到的“神圣空间”,很多在当年就不受士大夫垂青,今天更是已经消失殆尽。忽然记起,沙畹广征博引中外文献时,没有著录顾炎武的《日知录·泰山治鬼》,顾炎武说“考泰山之故,仙论起于周末,鬼论起于汉末”,可以强化沙畹的诸多持论。
桑迪·托兰:《柠檬树》,杨扬译,北京三联书店2023年10月
这是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桑迪·托兰的一部构思巧妙的非虚构叙事作品,副标题是“一个阿拉伯人、一个犹太人和一个中东心底的故事”。1948年,大屠杀的幸存者,保加利亚犹太移民达莉亚住进了阿拉伯人巴希尔家1936年在拉姆拉(现属以色列)建造的石头房子,由此开始了这对青年男女及两个家庭的长达四十年的交往。作者用档案、报纸、外交文书和联合国决议作注脚,描写了以色列建国运动中的个人命运。全书固然是以同情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笔调撰写的,但作者还是不乏对以色列人的理解。作者安排让达莉亚在和巴希尔的对话中说:“我要留在这里,最好是让你们生活下去,同时也让我们生活下去。”(第218页)这是在2024年以哈战争的环境下,最能够用来息事宁人的一句话了。
陈进国:《于胥斯原: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9月
作者把“风水”的流行话语,放回到底层的本源文化中考察(而不是在《易经》的玄学里打转),令本书显得色彩丰富,非常好读。作者不但擅长文史典籍的传统学术,更加上了宗教学、人类学学者的田野考察功夫。本书对福建地区的乡土文化做了详尽研究,并不以“迷信”概之。通过对祭祀、扶乩、占卜、符箓等各种案例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术数中国”的说法。一般学者把民俗文化都作为即将消失的“小传统”来讨论,鉴于民间文化在当前一波的现代化进程中仍有表现,有的还强势反弹,经常在底层调研的宗教学者们是把它当作中华民族的普遍信仰(popular believing)来理解,因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多种面向。区域文化特征并不能直接套用到中华文明的整体理解,但是厘清了华南、江南、中原……文化特征,对中国文化的定性研究肯定会有深入帮助。《于胥斯原》是在作者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增写完成的。“于胥斯原”,语出《诗经·公刘》,作者特意在封面上翻译成“the land is my land”,多出了一份地主之谊。作者是以家乡“既庶既繁”的地方文化之记忆制肴设宴,精美可口,可推上品。(作者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