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评论员 苏梓晴
据媒体报道,近日,上海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支持用人单位设置“生育友好岗”,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或远程办公、灵活休假、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
大环境不断“内卷”的现在,奔波于工作与生活的人们,面对抚养孩子的巨大经济压力和时间成本,难免会有“望儿却步”的想法。顶端新闻评论员认为该政策的推出,是相关部门对于促进育儿父母就业,助力他们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一次友好尝试。
于企业而言,各级人社部门将“生育友好岗”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设置就业培训补贴政策,设置招聘专区,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吸纳人才,也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于社会而言,此前多地设置的“妈妈岗”多局限于安保、餐饮、家政等岗位,而该政策关注到了各类管理岗、技术岗,以及一些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领域,为育儿父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减轻社会负担。
于家长而言,“生育友好岗”打破了“妈妈岗”对于女性的局限,在家庭中兼顾养育和工作的不再单指女性。只要家有12周岁以下儿童需要尽抚养义务的男女劳动者,都可以灵活选择工作时间和地点,兼顾家庭和工作。
诚然,目前网上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灵活就业会模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居家办公反而会无法保证八小时工作制,产生变相加班、无法保障劳动者薪资等新问题。对此,《通知》明确说明,岗位设置应列入劳动合同。通过签订相关书面协议的方式,合理确定权利义务。
顶端新闻评论员认为,设置“生育友好岗”确实是一次友好的尝试,不妨给这个政策一点信心,让更多城市积极试点,减轻职场父母的工作压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而政府也应当出台相应的社保补贴和税收政策,不要让好的政策变成泡沫,让“生育友好岗”发挥应有的作用。
来源:顶端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