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复兴中路455号的花园公寓,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欧式风情建筑,近年来进行了修缮和更新。
02花园公寓中心花园的改造成为居民最关心的项目,意见最多、分歧最大的项目。
03为此,街道充分运用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多次召开居民听证会,听取居民意见。
04街道成立“公房小区自治家园执委会”,由居民代表和公房公司代表共同决策、参与小区公共事务。
05通过执委会与街道的共同努力,中心花园更新完毕,百年风貌小区重回“高光时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花园公寓位于复兴中路455号,建造于1926年,原名为派克公寓,建筑洋溢着浓郁的欧式风情,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之一。
在近一个世纪岁月侵蚀下,花园公寓建筑内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这两年,属地街道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联合黄浦区相关部门,修缮了历保建筑,开展了小区道路翻新、架空线入地、公共厨卫改造等实事民生项目,解决了社区内一批顽症,提升了居民居住的舒适度。今年,街道重点更新了花园公寓中的中心花园,让这座百年小区重回“高光时刻”。
反复修改10余稿设计方案
走进花园公寓,顿感内部别有洞天——四面建筑围合着一处占地超900平方米的花园,花园内郁郁葱葱,高低植被错落有致。
很多年来,这座花园都是小区居民的“骄傲”,一草一木陪伴着居民共同生活。但由于缺少养护,花园慢慢变得杂乱起来,树木遮挡了住在低层居民家的光线,过密栽种的乔灌木影响了各自的生长。在街道今年推进的小区更新项目中,中心花园的改造成为居民最关心的项目,也是居民意见最多、分歧最大的项目:有的居民希望花园内栽种名贵树木,有的希望还原花园历史原貌,还有的居民提出干脆将花园推倒重建……
为平衡好各方利益诉求,街道充分运用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制度,在各环节、各方面体现人民群众意愿。改造之初,街道、居委召开了三次居民听证会 ,听取居民对花园改造的意见。
花园公寓属公房小区,绝大多数居民没有房屋产权,不是业主,只有承租人,这造成小区多年来无法成立业委会。因此,每次开居民听证会,全体居民基本都要到场。“100多人坐满了会场,有些居民坐不下,就站到了会场外的院子里。”街道干部说。居民诉求多样,有的还存在较大分歧,讨论最激烈的时候,居民拿着尺子量花园的围栏长度,要求更新中长度一点都不能少……
面对居民多样诉求,街道将听证工作做得细而又细,反复修改了10余稿设计方案,尽量将民意民情融入改造方案中。
“在听证会阶段,街道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最终达成了居民各方原则上的共识;但在施工时有很多细节问题要与居民协调和沟通,没有业委会的困境就更加突出了。”街道新天地办综合科副科长邱唯一说。
破解公房小区治理难题
为更高效地推进花园公寓更新,街道进行了一个探索——成立了“公房小区自治家园执委会”。
“由公房公司‘让渡’物业管理监督权、公共区域使用决定权给居民,再由居民中选出居民代表,居民代表与公房公司代表组成‘执委会’对小区公共事务共同进行决策、参与。”邱唯一说。
2024年6月,在黄浦区政府法律顾问的全程指导下,花园公寓居民在历经自荐、海选和投票等程序后,选举产生了4位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担任小区首届执委会委员。花园公寓居民还表决通过了《幸福淮海·花园公寓自治家园议事规则》《幸福淮海·花园公寓自治家园章程》。
同时,街道推动行政力量为执委会赋能。在街道西部综合网格工作站的支持下,花园公寓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僵尸机动车”“垃圾厢房臭”“病树倒伏”等公共事务难题;针对“小区停车难”“居民不文明行为”等问题,街道支持执委会拟定并出台了《居民住户守则》《停车管理规约》等,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在一次次解决小区难题的过程中,执委会与街道得到了花园公寓居民的认可。中心公园的更新得以提速。
很多在更新中遇到的细节问题,居民通过执委会,与施工人员进行了反馈与沟通,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不久前,中心花园更新完毕,百年风貌小区重回“高光时刻”。为满足小区老年群体需求,街道将原居委会办公场所改建成社区“一门式”服务阵地和老年日托所,融合社区服务、健康养老、文娱活动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宜居性。
25年前,“三会”制度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孕育而生。多年来,黄浦区深入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进一步推动制度应用从居民区深入到楼宇园区、街区商圈等各个场域,从人民群众身边琐事拓展到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发展出了居民区“三会”制度、楼宇园区“三会”制度、街区商圈“三会”制度和云“三会”制度,统筹整合基层各类资源力量,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渠道,推动基层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