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报告|绿色金融:纳入“五篇大文章”发力 贷款扩圈

12月18日,以“新质先锋 碳绿中国”为主题的新京报“2024零碳研究院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新京报贝壳财经发布了《2024绿色发展报告》。自2022年以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和贝壳财经连续三年发布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相关研究成果。

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新型金融业态,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将绿色金融纳入了“五篇大文章”。

在政策和ESG理念引领下,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ESG投资、国际合作等领域多点开花。

绿色贷款规模大幅提升,六成投向碳减排效益项目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为3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7.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5.67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11.86万亿元和12.0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8%。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5.42万亿元、9.38万亿元和5.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29%和21.2%。

图片

据Wind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日,2024年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银行间、银行柜台债券等地点上市的绿色债券发行总额合计约为6491.66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的约1.53万亿元发行总额略有下降。

今年161只新基金掘金ESG,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走在前列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29日,总计有161只(A/C份额分开计算)分属于WIND ESG投资基金行列的新基金成立,相较去年同期的156只有所提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WIND ESG投资基金的合计规模约为5170.94亿元,相较2023年末的5350.22亿元小幅缩水。

图片

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也走在前列。2024年11月,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期间,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发布了由中国、欧盟和新加坡共同编制的IPSF《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这被视为国际社会提升绿色与可持续金融标准的互操作性、推进跨境绿色资本流动的重要进展,是国际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能有效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市场融资时降低成本。

北交所绿色发展成亮点,20家公司编制ESG报告

北交所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理念,所有公司均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社会责任相关信息,20家公司主动编制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内容涵盖公司环境保护、社会贡献、公司治理等。北交所上市公司富士达龙竹科技等多家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芭薇股份积极发展光伏发电项目,2023全年发电86.6万度,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63吨,二氧化硫25吨;森萱医药持续加大环保投入,2023年投入近3000万元,全面提升三废装置等设施的运行,加强环境自行监测、项目环评编制等。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重视,绿色金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也应继续推进绿色金融领域改革,优化绿色金融体系,强化国际合作与对话,协同各方推动全球绿色金融进步。

出品: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编委会:苏曼丽 李蕾

统筹:李云琦 任娇

记者: 潘亦纯 方静怡

编辑:王进雨

设计:任婉晴

校对: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