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倩玮
20年前的元旦,《钱江晚报》特刊上刊登了一期新年心愿,有十几名读者参与其中。(摇人啦!20年前在《钱江晚报》许下心愿的你们在哪,有份约定待开启)
当时还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大四学生的张川霞,在自己22岁这年许下特别的心愿。
作为浙江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她将远赴海拔2800米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投入到西部的教育和建设中去。
张川霞在心愿中写着:带着杭州人民的嘱咐和祝福,我会在那片土地上大展拳脚,秉承浙大求实的作风。
大凉山支教 受访者供图
20年过去了,如今她过得怎样?当年的心愿实现了吗?
近日,潮新闻·钱江晚报发起了一次特殊的“摇人”和“寻找”。站在当下的节点,再次和张川霞聊了聊她曾经的梦想,也希望将一份新年祝福送给她,收集新的梦想,一起开启下一个20年。
一件披风开启20年前的记忆,难忘追出老远的孩子们
张川霞家里放着一件特殊的礼物——彝族当地特有的披风查尔瓦,当地人用全羊毛纯手工编织而成。
这是20年前她去支教时,学生家长含泪相送,塞进她行李箱里的。
2005年,22岁的张川霞大四毕业,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
入读之前,她做了决定:远赴大凉山支教。“当时很青涩,怀揣满腔热血,想去祖国的西部帮助有需要的人。”
那年夏天,与她同行的浙大学子还有8名男生,1名女生。
从郑州培训完后,几人全程站票,乘坐绿皮火车先到成都中转,再抵达西昌。
到西昌后,昭觉县工作人员派吉普车来接他们。
那时高速还没修好,只能沿着陡峭的盘山公路颠簸前行。“窗外望去就是悬崖峭壁,特别惊险,压根不敢看。我们就这么弯弯绕绕走了4个多小时,一下车,所有人都不争气地吐了。”
不过,这段旅程的艰辛并没有打消大家的热情。
在当地妇联提供的宿舍入住后,张川霞就投入了支教工作。她被安排到教育局,协调各部门制定相关文件,帮当地学生组建少先队大会、班级大会等。
大凉山支教 受访者供图
面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大学生,当地学生充满好奇,经常拉着他们询问杭州的风土人情。
很快,大家就处成了朋友。“除了教语数英等课程,我们会跟孩子们一起踢足球,坐在街边撸串,那段时光真的很美好。”
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离别那天,学生追着大巴车跑了好久好久。
“我们本来是8点多走,怕他们来送,就告诉孩子们是9点离开。”没想到,离开时已有很多人围在大巴车边。
学生家长给支教团送了一只煮好的猪头,嘱咐他们路上饿了吃。
“张老师!张老师!我舍不得你!”
“张老师,我长大了一定来看你!”
……
同学们眼泪汪汪,用四川话一声声喊张川霞的名字。
她哭了,在心里默念:再见也许是为了再次遇见,未来的某天能在杭州看到这群孩子。
下一个20年,她的心愿是给予学生们精神力量
回来后,张川霞将这段经历讲给导师听。他们想将大凉山情怀延续下去。
支教团许多学生加入浙江大学组织的千人“圆梦计划”,为当地学生提供助学金。张川霞的导师同样参与其中,资助了二十余名学生。
那年许下了“再次相遇”的心愿,也在多年后成真。
几年前,昭觉县派了一支学生来浙江大学演出,纪念浙江大学和大凉山结下的深厚情谊。
作为主持人的张川霞,惊喜地发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其中就包括一位由她导师资助的大凉山学子。
“张老师,我已经考上师范类大学了,以后也去当老师啦。”
支教经历也改变了张川霞的从业方向。
研究生毕业后她原本想做一名记者,当时也已经拿到了浙江广电集团的offer。
“我觉得支教那一年,给大家当老师的感觉特别好,培养过的学生变得更优秀了,他们取得很大的成绩和进步,来看我们时真的特别幸福。”最终,张川霞选择留校。
受访者供图
2008年,她留校成了一名辅导员,这么多年一直和学生打交道,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光发热。
如今,张川霞已经是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受访者供图
下一个20年,她有了新的心愿:让学生大展拳脚。
“现在大家经济条件好了,我觉得可能从经济上的帮扶,转变成精神上的帮助,在思想上给大学生一种力量,让他们有使命感学习,比如说思想信念更坚定,家国情怀更深厚,综合素质更全面,从方方面面培育好新时代的年轻人。”
对于张川霞而言,未来她将继续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一名好老师,培养更多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