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合肥瞿氏父子小传

瞿通,合肥人,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他参与攻取江南地区,立下汗马功勋,官至大都督府佥事。其子瞿能是洪武、建文时期大将,先后平定了西南地区的多次叛乱,为维护明帝国边疆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靖难”时以忠诚果毅、骁勇善战成为南军中流砥柱。在白沟河大战中,与儿子瞿郁、瞿陶率部突阵驰击,一度将朱棣逼到“马死剑折”的危难境地,终因大势所趋,不幸战殁。 

瞿通、瞿能事迹均载于史册,这在庞大的明代开国功臣家族当中,也是十分少有的。笔者结合国史、方志、宗谱,来为读者还原这个骁勇忠勤的合肥武将家族。 

图片定远黄金《皇明开国功臣录》卷十七《瞿通本传》。

父子相承定边疆 

按王鸿绪《明史列传稿》、黄金《皇明开国功臣录》等史料记载,瞿通为合肥人,擅长使用长枪,军中称他为“长枪千户”。至正乙未(1355年)三月,瞿通在和州归附朱元璋,其后因平江南之功,升凤阳卫指挥使。明朝建国后,尽管瞿通未能赐爵封侯,但朱元璋对他的照顾与赏赐也相当优厚。 

瞿通致仕以后基本不参与朝中利益纠葛,所以父子二人在洪武朝的历次清洗中,均没有受到波及。瞿通死后被追赠为正一品的右都督,安葬于家乡土山(今长丰县岗集镇卧龙山东,族谱则记录葬地为傅家南场东南)。 

在瞿通致仕后,其子瞿能承袭武职,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瞿能升任四川都司都指挥使。作为武臣家族的应袭舍人,瞿能军事素质非常过硬,对军队的管理并不陌生。 

同年,四川土司、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叛乱,率德昌等部并西番土军万余人进攻建昌卫与苏州卫(后改宁番卫,即今四川冕宁)。朝廷震动,下令远在甘肃的凉国公蓝玉回师四川,同时以右军都督府佥事聂纬为总兵官,中军都督府佥事徐司马为左副总兵,率陕西步骑南下;瞿能担任右副总兵,率四川卫军奔赴西番,各部归蓝玉节制。 

初临战阵,政治上稚嫩的瞿能坚信凭借四川的军队可以独自解决月鲁帖木儿,于是在大军尚未会合之时,率军星夜兼程赶赴柏星州(今四川盐源),虽然迅速击溃叛军,但狡猾的月鲁帖木儿选择诈降,急于克成全功的瞿能经验不足,答应受降,结果月鲁帖木儿乘机逃脱。出于对新一代将领的爱护,以及对老部下瞿通顾念之情,朱元璋下谕让瞿能“俾立功自赎”,算是给了一次机会。 

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墓发掘的皮甲残件。

此时因皇太子朱标的突然崩逝,蓝玉直到当年六月才赶到前线。压力极大的瞿能,主动请求担任主攻。七月,总攻开始,“至双狼寨,攻破之,擒伪千户太平等”,月鲁帖木尔继续遁走,瞿能督兵追捕,攻克托落等寨。月鲁帖木尔再次逃跑,瞿能所部步骑继续追捕,“破水寨关及上匾寨,进至打冲河三里所”,最后无处可逃的月鲁帖木尔不得不选择决战,被瞿能打得大败,“俘其众五百余人,溺死者千余,获牛马无算”。十一月,走投无路的月鲁帖木儿投降,被送往应天府处死。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蓝玉案爆发,前后牵连文武官员达两万余人,但与蓝玉关系密切的瞿能不仅未受牵连,还因平定月鲁帖木尔的功劳,升任中军都督府佥事,正式成为明帝国第二代高级武官的中坚力量之一。不久,瞿能接替右都督宁正掌云南都指挥使司事,辅助尚且年轻的西平侯沐春镇守云南。 

洪武三十年(1397年),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发生内乱。宣慰使思伦发宠信僧侣,其部下刀干孟乘机谋反,明廷立即下令瞿能配合沐春前往平乱。在招降刀干孟未果后,瞿能与征虏左将军何福越过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刀干孟因此投降。不久后沐春暴卒于军中,刀干孟再次叛乱,瞿能率军很快剿平。其后,又相继快速平定缅甸、暨东、川夷等地作乱,一时间“蛮夷震慑,边境谧宁”,瞿能威望大著。 

图片民国本《瞿氏宗谱》卷二宗谱世系总图。

勤于王事显忠烈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当时功臣宿将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在政治运动中被诛杀,无奈之下,朝廷只得起用65岁的老将耿炳文。没想到只会纸上谈兵的黄子澄急不可待地建议换掉耿炳文,用曹国公李景隆代替。此时,远在云南边陲的瞿能接到朝廷的诏命,让他率领征南精锐受李景隆节制,这一命令直接葬送了建文帝的江山。 

瞿能部在河间(今河北沧州)与明军主力会合,成为平叛大军的先锋部队。十月,燕王朱棣率部前往大宁,意图获得宁王朱权所辖的精锐的营州三护卫。此时北平城中仅剩燕王世子朱高炽带领的万余名老弱残兵,李景隆立刻命大军北上,将北平团团围住,随即下令对其展开猛攻,在朱高炽的调度与守城将士的努力下,北平城始终未被攻克。得到营州三护卫的朱棣,迅速挥军南下,李景隆则将本部调至北平附近的郑村坝一带,下令让瞿能继续进攻。瞿能的勇猛超乎想象,他带着儿子瞿郁、瞿陶与一千精锐猛攻彰义门(后改名广安门),北平差点被其攻克。按《名山藏》所载,愚蠢的李景隆此时下令瞿能后退十五里列阵,倘若瞿能继续进攻,或许靖难之役的历史将被改写。郑坝村大战,燕军先败都督陈晖所部万余人,既而连破南军七个营垒,李景隆狼狈逃往德州。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靖难之役中最为惨烈的白沟河之战在今河北雄县、容城一带爆发。二十四日,燕军自苏家桥(今河北保定东北)循河而进,遭到大将平安所部万余人伏击。先锋官平安与瞿能率部冲杀,“公父子奋击,所向披靡”,燕军不能敌,整建制被南军击溃,朱棣仅带三名随从脱身。第二天,燕军继续渡河作战,李景隆命瞿能率部绕后进攻燕军薄弱的房宽部,平安从侧翼为其掩护。两人快刀斩乱麻,迅速击溃房宽所部,燕军大将陈亨中箭几乎身死,同是合肥人的都督佥事徐忠被斩断两指。 

朱棣见后军危急,亲率七十骑回援,遭到瞿能等人的猛烈打击,史载朱棣“所乘马凡三易三被创,所射矢三服皆尽……剑锋缺折不堪击”,直到朱棣次子朱高煦率领数千骑兵赶到,才勉强稳住战线。中午时分,勇悍的瞿能迎着太阳,连声大呼“灭燕”,其部士气大振,当场“斩馘数百”,燕军阵线几乎被冲溃。朱棣集中精锐阻击瞿能与平安部,但依旧难掩颓势。 

出乎意料的是,战场上忽然刮起旋风,将李景隆的中军帅旗折断。南军顿时陷入混乱,燕军乘机发动总攻,瞿能及其子力战而死。白沟河之战,南军损兵折将达三十万人,除了瞿能父子外,越嶲侯俞通渊、陆凉卫指挥使滕聚、都督楚智、都指挥皂旗张皆战死。 

此战中由于拥有实战经验,且悍勇敢战的大将死伤太多,《明外史》评价“南军由是不振”,再次逃亡德州的李景隆在两年后打开了南京的城门,向朱棣投降。后明成祖朱棣感佩瞿能忠勇,派人收敛其父子的尸骸还葬家乡。南明时隆武政权追赠瞿能平阳伯,谥“襄烈”。清雍正七年,瞿能裔孙瞿恂奏请朝廷,获敕赐在合肥城中(今长江中路老省政府大院位置)建“瞿公祠”,春秋致祭。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