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有研究指出,一个人养成“习得性无助”一般都要经过下面四个阶段:
阶段一:努力尝试后却没能得到一个好结果,体验到了失败和挫折,产生了失落、伤心、痛苦等情绪。
阶段二:在长期的负面反馈中,逐渐形成不合理认知,认为自己的努力和结果没有关系,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
阶段三:形成习惯,悲观预期的累积导致对生活的掌控力下降,对未来的期待值降低,产生无助感。
阶段四:错误的认知和思维不断强化,进而影响对现状的判断。到了这个阶段,人们对于事情会下意识地采用相似的思维方式,开始放弃和沉沦,最后越陷越深。
对成年人来说后,“习得性无助”是一个渐变过程,别人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也会强化这一趋势。
如果在家庭中,父母是经常说教、严加管制的,孩子在脱离家庭环境后(比如上大学后、就业时)往往会感到无力。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的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会感到更加孤立无援,也会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