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2日,“敏言”面世,党报谐音别名有了新秀。
取自“闽言”谐音的“敏言”,代表福建发声,既有党报理论评论笔名的“音同意近”的一般特性,如人民日报的“钟声”“任理轩”、北京日报的“京平”、解放日报的“申言”等,又突出了别名的寓意。
“敏”在《辞海》注释有四层基本含义:敏捷,聪敏,奋勉,才能。从典籍来看,“敏”字原初含义,指的是一种敏捷奋勉的品德。如《书·大禹谟》:“黎民敏德。”敏德,大白话就是“爱拼”,这就是福建人勤勉的品德和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10月再次来福建考察,强调了“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精神。《敏言细读》前言又强调“敏”的诚敬谨慎。可以说,“敏言”这个别名,取之古意,富有时代感。诚敬谨慎、勤勉敏锐是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阐释和融合传播所必备的,代表了“敏言”团队的品格和作风。
一年多来,在重要节点,“敏言”如约而至、重磅发声,持续“出圈”“破圈”,将“怎么说”“说什么”“何时说”有机融合,对党的创新理论创新性表达、学理性阐释进行了成功探索。
从“怎么说”看“敏言”的特点
在“怎么说”上,“敏言”发扬光大了理论大众化行之有效的方式,又有新的探索。
文风清新,文体轻巧。这体现在四个方面:用大白话讲透大理论,深入浅出,平实易懂;硬新闻软着陆,新闻切入,贯通古今,融通中外;大道理具象化,讲道理与当下热点、群众身边事相结合;讲故事以小见大,细节生动、故事动人,娓娓道来,入脑入心。
严控篇幅,精练为胜。“敏言”文章在3000至4000字之间,看似比常见的千字评论篇幅大,其实不然。这个文字量,既防止说不透,不吸引人细读,又防止鸿篇巨制,让人敬而远之。由于论题的综合和宏大,党报重点述评性文章,5000字、8000字的文章不在少数。字数的把控看似平常,对写作者、审稿人来说,只有始终考虑阅读感受、传播效果,才会坚决地认真地对待。“敏言”对字数的控制,实属难得。
事理交融,情境交融。值得称道的是,“敏言”系列文章,大多依照时间顺序展开,结构简洁明了、层层演进;数据、事实与案例历历在目,故事、经验与道理浑然一体,引人入胜;置思想观点于具体场景之中,场景感、镜头感处处可见,可亲可信,为图文、视频呈现提供了充分的元素。
逻辑贯通,跨越时空。“敏言”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与福建样本、中国影响和世界意义这个逻辑相贯通相呼应,讲清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发展过程,以及在福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展现了“福建样本”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关领域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进而融入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产生相应的世界意义。得益于两个大逻辑的支撑,“敏言”字里行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语于豪放之外”,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启迪智慧的说服力。
从“说什么”看“敏言”的特点
在“说什么”上,“敏言”有两大特点:一是诚敬谨慎,深探思想之源、力量之基;二是敏锐传神,生动阐释世界观方法论。思想之光,必有其源。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敏言”以诚敬谨慎的态度和作风,深入勤勉地挖掘得天独厚的理论富矿,准确生动地讲活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来龙去脉。“敏言”立足学理论贵在“管用”,敏锐生动地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世界观方法论。
在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和经略海洋四个系列中,“敏言”不少重头文章,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浸润,为高品质生活增添光彩》《脚步向下,在人民群众中践行实践观》《耕海牧鱼抚民情》等,生动地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人民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和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
“敏言”系列文章,以“四下基层”如何抓问题、闽东“弱鸟如何先飞”、厦门红树林如何保护、闽江河口湿地生态如何保护等俯拾皆是的鲜活实践,生动阐释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的17年多时间,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的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
“敏言”系列文章,既寻根溯源,重温《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等重要篇章,又观照当下,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激起“闽人智慧”传承创新千层浪,灵动地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
“敏言”对系统观念的生动阐释,洋溢在“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文章中。如,大食物观;海洋经济,从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不断拓展,需要以科技创新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等等,并以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文化惠海生动历程和发展前景,让人们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经略海洋的系统观念的思想伟力。
“敏言”以“海上福州”“海上福建”为主线,以“闽在海中”开放合作共赢的精彩故事,形象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的港口意识、服务“一带一路”打造向海经济、推动海洋文化交融的战略谋划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胸怀天下的视野和境界。
世界观方法论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也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敏言”把握“精髓”,掌握“金钥匙”,可谓敏锐而传神。
从“何时说”看“敏言”的特点
党报重点经营的作品,越来越重视传播效果,而传播效果取决于对传播时效和传播渠道的重视。“敏言”是敏捷的,在注重“怎么说”“说什么”的同时,更加注重“何时说”。
从传播规律看,重要节点与重大会议、重要事件、重要节日等相关,代表着重要时刻,是社会各界关注主流舆论的聚焦时刻,更加引人关注,有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敏言”善于运用传播规律,抓住主题教育、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节点即时推出,迅速引起关注。
“敏言”首发于福建日报头版,当天文章以图文形式转化为融媒体产品,在新福建客户端、福建日报官微二次传播,得到省内外众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转载、摘录、引用,引起热烈反响,党报同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省领导纷纷点赞。
“敏言”的成功,重要原因在于省委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坚强领导,创新创作方法,优化传播机制,实现新闻宣传与理论研究跨单位合作,在人才培养、选题策划、写作推送等环节资源统筹、优势互补。(伍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