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敏
安徽桐城,文脉深厚。这里孕育出了彪炳文坛的“桐城派”,也保留着六尺巷等承载中华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
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张英是清代名臣,历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康熙曾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张英重视家庭教育,其撰写的家训《聪训斋语》流传甚广。张英的几个儿子受到良好家风熏陶,都颇有成就,次子张廷玉历仕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
在《聪训斋语》中,张英记载了许多人生思考。张英认为,人心易动摇,缺乏坚定心志的人很容易在生活的漩涡中迷失。正如罗盘上的磁铁能使针指向特定方向,书籍是“养心第一妙物”。好书能帮助人们放下杂念,找到目标,并从容看待“人间拂意之事”。张英喜欢阅读苏轼、陆游等先贤著作。他说,读苏、陆的作品,就像与君子相对而坐,能近距离学习前辈们的气度风范,实在是人间快事。
张英性情宽厚,友善仁爱,强调“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父亲张秉彝对他影响很深。张英谈到,他侍奉父亲30年,从未见过父亲疾言厉色的样子,而且父亲做了好事常常不让他人知道。
张英认为,人生在世应以和为贵,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若能尽量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则有利于消除误会隔阂。结合自己在刑部的工作经历,他感慨道:“见天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张英告诫家人,凡事都不要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对待邻里,他的态度是“居乡则厚重谦和,足以取重于邻里”“无争于人,无憾于己”。
据晚清学者姚永朴《旧闻随笔》记载,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为官,老家的亲人给他写信,请他出面解决张家与吴姓邻居的宅基纠纷。张家宅邸旁有一块空地,吴家扩建院落想要占用此地,两家争执不下。张英收到家书,写了一首诗寄回去:“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吴氏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之间于是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这条六尺巷,是张英以宽厚谦让的胸怀妥善处理邻里矛盾所留下的珍贵历史遗存,如今,仍吸引着中外游人前来感受“礼让”之风。张英的这种处世态度深深影响后人。其子张廷玉在家训《澄怀园语》中写“天下之道,宽则能容”,正是对张英思想的承续。
作为康熙时期重臣,张英一直廉洁自守,他尝言:“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安知用官银之祸,不甚于上官之失欢也。”在生活中,他也崇尚节俭,将“俭用”作为安身立命的四大原则之一。在节俭的同时,张英鼓励子孙用省下的钱财帮助他人,这样会使金钱更有价值。在《聪训斋语》中,他写道:“予意欲归里时,仿陆梭山居家之法:以一岁之费,分为十二股,一月用一分……月晦之日,则总一月之所馀,别作一封,以应贫寒之急。”张英模仿南宋学者陆九韶的方法,将一年的家庭开支分为12份,如果月末产生节余就存起来,日后可用这笔钱帮助贫寒之人。他说,如果能因此多做一两件好事,比每天享用丰盛食物的乐趣要强得多。
张英过60岁生日时,按照当地习俗,本应请邻人看戏。但他认为,请人看戏“徒有应酬之劳,而无酣适之趣,不若以其费济困赈急”,便用这笔钱制成棉衣裤百件,“以施道路饥寒之人”。
张英注重身心健康,喜爱亲近自然,保持“和悦”的精神状态。他写道:“人生不能无所适以寄其意。予无嗜好,惟酷好看山种树。”张英最爱攀登故乡的龙眠山,曾用深情的笔调描述龙眠山四时之美。他还引用陆游诗句表达看山的乐趣永不厌倦,“游山如读书,浅深在所得”,每爬一次山,他都能有所收获。
张英的《聪训斋语》融读书之道、修身之道、齐家之道、养生之道于一体,不仅富有哲理,且实践性强,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名臣曾国藩曾感叹道:“(此书)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作者为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