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有自己的“麒麟少年”!平均年龄45岁的沙头角麒麟队“舞”出国门

穿金钱、探青、洗脚、大鹏展翅、滚地堂、游花园、打瞌睡、洗身……近日,在马来西亚沙巴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麒麟大赛上,来自盐田区的沙头角麒麟队凭借《传统聊花园套路》和《鸾凤和鸣》,荣获传统项目金奖、自选项目冠军,也成为深圳民间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闪耀亮相。

图片

▲沙头角麒麟队在第四届国际麒麟大赛。

在深圳,客家麒麟队如繁星点点,遍布各个角落,而沙头角麒麟队无疑是这众多星辰中璀璨的一颗。他们传承客家麒麟舞的艺术精华和风格特点,展现了麒麟的活泼、祥和、灵性美,同时,在表演中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50岁正是闯的年纪 从零组建一支麒麟队

盐田区沙头角盘山公路旁,沙头角社区邻里互助红色驿站、沙头角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坐落于一片居民楼中。拾级至二楼,看到麒麟头、唢呐、鼓、锣、等整齐地罗列在墙边,原来这里正是沙头角麒麟队训练的主阵地。

图片

▲沙头角麒麟队在沙头角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楼练习。

此时,一位身形瘦削挺拔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深晚记者眼前,他正是沙头角麒麟队创始人夏宏亮,也是盐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沙头角街道文化站站长。

三十年前,舞蹈专业毕业的夏宏亮从江西南昌来到深圳,在基层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深圳和江西都是客家人聚集比较多的地方,多年来,他接触了很多客家文化,也深入实践了各艺术门类,渐渐地融会贯通,客家舞麒麟便成为了可以承载夏宏亮所有艺术知识的集合体。于是,他想要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麒麟队。

在正式组建队伍前,夏宏亮研究了麒麟舞在沙头角的发展历程。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与中国传统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了解到,从上世纪40年代白眉派拳术第五代传人李世强,到上世纪90年代其香港的弟子都曾到沙头角进行舞麒麟的培训教学。然而,由于麒麟造型复杂、造价高昂,加之表演动作难度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麒麟舞表演规模逐渐缩小,当初传承的麒麟队伍早已解散。

图片

▲第四届国际麒麟大赛上,夏宏亮挥舞着队旗。

面对这一现状,夏宏亮深感责任重大且时不我待,重组一支能传承沙头角麒麟文化和传统的队伍是非常有意义的。

2023年10月,夏宏亮正式开始重组沙头角麒麟队。为了能让麒麟舞起来,他把认识的有关专业艺术人士都邀请了一个遍,应邀的只有寥寥数人;邀请来的乐队队员个人专业素养太强,很难平衡麒麟舞队的传统及整体风格的统一……出师不利,夏宏亮好几次都想放弃,他想:在谈论退休的年纪,何苦冒险去打破这三十多年来的工作模式,去迎接新的挑战?

“起初的团队仅有五人,平均年龄约45岁。”回忆往昔,夏宏亮感慨不已。但好在初始队员大都具有专业舞蹈、音乐的特长,为沙头角麒麟队整体发展水平奠定了较好基础,在一次次训练中,夏宏亮看着团队慢慢走向正轨,他心中的热爱也驱散了踟躇,最终坚定地奔向麒麟舞事业,踏上对民间艺术传承与发扬的征程。

图片

▲夏宏亮(右1)带着队员们一起训练动作。

67岁的师傅45岁的徒 拿下国际大赛两座奖杯

最初,沙头角麒麟队没有合适的师傅来培训,夏宏亮广泛鉴赏来自世界的各种麒麟比赛和表演视频,哪支队伍在比赛中获了冠军,他就带着队员就跟谁学,“跟着冠军练,不会差。”夏宏亮说。

但练着练着,夏宏亮察觉到了不对劲,冠军队伍展现出来的规定动作更多是技巧考验,但夏宏亮认为,麒麟舞不应倾向于武术体育竞技项目,而更应向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

图片

▲黄柏仁(左1)和夏宏亮(左2)一起研究比赛规则。

“舞麒麟的核心在于神态的传达、情感的表达。”因此,他琢磨着将猫科动物的形态用在麒麟舞动作之中,追求麒麟舞的神形兼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夏宏亮仿佛“魔怔”了。无论是在走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只要一有空闲,他的心中、脑中就浮现出了麒麟的姿态,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我小孩一看到我摆出那些动作,就说爸爸又在舞麒麟了。”夏宏亮幽默地调侃道。

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一位队员得知了国际麒麟大赛,夏宏亮毫不犹豫地报名了。而这次报名,为沙头角麒麟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第四届国际麒麟大赛中国区域的报名负责人,67岁的黄柏仁,世界麒麟文化总会主席、香港白眉派宗师,在审核沙头角麒麟队的初赛表演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之后经常从香港来到沙头角,对沙头角麒麟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训练。

黄柏仁一教就是五个月,坚持不懈的训练让沙头角麒麟队肉眼可见地成长与进步。最令人惊喜的是,原来黄柏仁正是上世纪90年代前来沙头角传授麒麟技艺的李世强之徒!这一发现,让夏宏亮对自己的麒麟队更有了同根同源、名正言顺的底气与信心。

图片

▲黄柏仁(左9)一行3人为沙头角麒麟队培训指导。

2024年11月底,第四届国际麒麟大赛落下帷幕,这支由平均年龄45岁的“资深”队员组成的队伍,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展示了深圳民间艺术的风采与魅力。比赛结束后,夏宏亮赴港正式拜师黄柏仁,成为黄柏仁在内地第一个亲传弟子,为曾经辉煌的沙头角麒麟文化续上了新的篇章。

5名党员守护传承火炬 以“老”带“新”传播薪火

深圳,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始终不忘对民间艺术的尊重与传承,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沙头角麒麟队及创立者夏宏亮的故事,正是深圳市民间艺术传承工作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客家麒麟文化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目前,沙头角麒麟舞编排了多个表演展示版本,在保证内容观赏性的同时,还兼具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夏宏亮表示,创新需慎之又慎,传统麒麟舞的艺术精髓和内涵极具艺术高度,“如我们还没有学习好、掌握好,创新和发展传承的方向就容易有偏差。”他举例说道,他们比赛的《鸾凤和鸣》(麒麟送子),正是将传统戏曲和京剧元素融入,一改传统麒麟舞配乐中唢呐音律单一的特点,让观众一听、一看就能感知节目氛围。他随即在现场展示了舞麒麟中的打八字动作,并解释道:“变了一下速度,变了一下节奏,感觉就会很不一样。”

图片

▲沙头角麒麟队在盐田区沙头角传统麒麟舞培训班。

夏宏亮表示,就像全国优秀党员张桂梅说的,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如今的沙头角麒麟队共有5名党员,与基层单位紧密相连,在沙头角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不会让沙头角麒麟舞传承的火种在他手上熄灭。如今,沙头角麒麟队也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加入和体验,每一次的招募和练习,都为客家麒麟文化播撒新的火种。

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夏宏亮计划将沙头角麒麟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同时,他们还将招募更多热爱麒麟文化的人,通过“老”带“新”的形式,将客家麒麟的火把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参与到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将新时代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民间艺术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图片

▲沙头角麒麟队参加香港洞梓观音古庙-观音出巡舞龙舞麒麟活动合影。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实习生 谢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