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AI时代文学走向何处?作家学者共话人工智能与文学未来

图片

近日,“AI时代文学的创作走向与价值归依”主题座谈会在长沙铜官窑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3日讯(记者 蔡娟 摄影 李丹)12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系列活动在长沙铜官窑相继举行。期间,在“AI时代文学的创作走向与价值归依”主题座谈会上,多位上榜作家、终评委、专家学者和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直面人工智能挑战,探讨文学的未来发展路径。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在文学创作、故事叙述以及文学形式、文学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广泛关注。面对AI的势不可挡,作家们乐观与悲观情绪交织,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面对AI,文学创作要有焦虑

座谈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本届“芙蓉文学图书榜”桂冠作家陈彦指出,技术变革常引发人类恐惧,但人类思维、人类智慧应走在技术之前。“就像今天的原子弹一样,人类都在用理性进行约束。对独特的文学表达来说,我始终觉得它可能具有一种综合性,但是不具有独特性。生命有独特的体验、独特的表达,我想人类总还是会要走在AI前面的。”陈彦说。

图片

陈彦。

陈彦认为,面对AI技术的发展,人类要有这种焦虑。“每一次面临着技术变革、技术升级时,人类都会有一种恐惧感、恐慌感。我想,这个时候可能还要从人类整个科技进步的历史来思考未来的一些形态,这样才能更容易把握住自己的未来。”

辽宁省作协原主席、本届上榜作家老藤透露,他最近给《芙蓉》杂志写了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一个AI工程师患上了焦虑症最后怎样治愈的过程。谈及到AI创作,老藤表示,西方普遍认为“计算决定未来”,但中国科学家则提出“输入决定未来”的不同意见,即计算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他强调,对于人工智能,人类应该从信息输入的环节,从法律、道德、人文关怀、有益于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做更多的探索,如此才能避免其做出危害人类的决策。

本届榜单终评委、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看来,AI就是一个“超级学霸”。它今天能够取代很多职业,就是因为它学习能力很强,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文学是要有情感的,AI是一个冷机器的人,它没有情感。但是情感同样可以学习,AI通过古今中外大量物品的筛选,归纳,将情感也数字化,比如月亮适合与什么情感连在一起,什么状况下会是悲凉的,什么状况下会是激动的,当它学习了情感以后,它来表达时,你能相信这是AI写的吗?所以我觉得这种危机感很重要,就是要看到AI对文学构成的挑战。”贺绍俊坦言。

图片

贺绍俊。

贺绍俊认为,AI再发展,也不会取代文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后我们的文学会在AI时代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包括文学形态及文学生产方式。在他看来,未来很可能每个作家手里都有一个人工智能写作器,他的作品是他跟人工智能写作器共同创造完成的,有了人工智能写作器,作家的语言表达与结构就都很完美了,在这个基础上再把自己的智慧输入进去,文学形态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本届上榜作家郑小驴同样乐观,他指出人文学科、机器算法与自然学科应是依存互补关系,不同时代有不同文学写法,未来文学将在与AI的互动中发展,关键在于确保价值取向正确,使AI服务于人类。

“让我们慢慢去写吧!管他呢!”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表达了乐观豁达的观点。在他看来,AI技术是时代趋势,也是世界的进步,但文学写作仍是“手工作坊”。尽管时代变迁,他仍愿坚守传统写作方式,认为文学创作应保持独特趣味,不受外界干扰。“作为一个读书人,不管AI不AI了,反正就这样写下去了。”

图片

叶舟。

与孙郁同样豁达的,还有甘肃省作协主席、本届“芙蓉杂志榜”桂冠作家叶舟。他用“立等可取”来形容当下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便捷。他认为,“立等可取”是这个时代最美妙的一个词语,但他也亲眼目睹了这种“便捷”给传统手工业带来的冲击。

叶舟表示,AI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关注,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愿望,即不愿意亲自动手来干很多事,人类本来就是这么想的。“让我们趁着还能拿起笔的时候,保持执笔创作的古老仪式感,让我们慢慢去写吧!管他呢!”

图片

刘年。

诗人、上榜作家刘年则表达了自己的悲观,“人工智能是人类欲望的代名词”“人工智能将取消我们存在的意义,取消我们的爱”“写作好像西西弗,毫无意义,但我们必须热爱它”……他说,在AI时代,绝境更能凸显诗歌与诗人的存在意义,“诗人将是最后一批抵抗自己未来欲望的战士,诗歌将是最后一块被人工智能攻陷的堡垒”。

诗人、散文家、上榜作家汗漫提出,对AI技术应保持悲观意识,但对人类要乐观。AI虽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因人性负面因素可能导致主体地位被取代。在文学领域,AI写作是挑战也是机遇,倒逼作家摆脱平庸,珍视有瑕疵的真性情写作。同时,编辑也需提升能力,甄别作品来源。

本届榜单终评委、《新华文摘》文艺作品主编梁彬表示,AI在总结方面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全面,但如果作家以后过度依赖AI,这对他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无好处,需要引起警惕。

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总编辑吴新宇表示则对文学持乐观态度。他说,因为AI来了,人类从事文学创作终于有了对手,这会激发人类中的精英分子站出来与之对抗,这哪怕失败也会很悲壮。

文学的价值归依是人性

本届上榜作家、诗人陈年喜说,经常有全国各地的诗歌爱好者把他们的作品发给他看,问他怎么样。“我看到有的诗歌写得很顺畅,用词断句、语言组织、意象都没有任何毛病,我觉得发表在任何一个刊物上都是能够标准的,后来他告诉我,这是AI写的。”

图片

陈年喜。

陈年喜表示,很多AI的作品至少达到了浅层发表的水平,确实对当下的诗歌写作是个特别大的冲击。但他认为,目前AI创作的诗歌突破的是“怎么写”的层面,“写什么”的层面似乎没有突破。“我觉得这些达到发表水平的AI诗歌,内容很弱,技术很强。所以,今后诗歌写作怎样和AI对抗,内容肯定是特别重要的一块,你要写出独特的东西及独特的情感来。”

图片

王春林。

本届榜单终评委、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春林认为,科技是双刃剑,AI可能反噬人类。目前AI写作在原创性方面不及人类,但对人类写作构成挑战,促使作家更快形成成熟个性的写作风格。

本次榜单终评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坚信,伟大作品所蕴含的灵魂深度、思想深度以及独特人文精神,是AI无法替代的。她将AI时代的文学写作类比为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即便电脑速记普及,人们对书法等传统手工艺的热爱依然存在,这体现了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浙江省作协主席、本届上榜作家艾伟对AI在翻译和音乐创作领域的强大能力表示认可,如ChatGPT的翻译功能以及AI音乐的出色表现。但他也指出,AI目前仍是科学思维的产物,缺乏人类的直觉与弱点,在文学创作中,人类独特的心灵、情感和人性表达是AI难以企及的。

广西作协副主席陶丽群以高校教师的视角,讲述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利用AI完成作业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她对AI的发展持观望态度。她强调,应规范AI发展,避免其对青年一代的独立思考能力造成危害。她认为,艺术创作源于情感推动,AI过于理性,无法替代作家创作。

上榜作家、诗人马累认为,如果AI有人性的话,它只是机械地用数据集中了所有的人性。AI本身是一种人编制的程序,它永远不会抬头仰望星空和低头凝视大地,但人类会。只要作家是人,就仍会坚持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就不用担心什么AI这样那样的问题。

本届榜单终评委、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龚旭东表示,AI没有灵性,与其焦虑AI写作对文学的影响,作家不如焦虑自己是否为真正的文学创作,是否真正是人类情感的灵性表达,这可能才是问题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终于种得起了!种植牙大降价!价格表公开(免费)
广告麦芽口腔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