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AI应用如何实现从技术革新到产品突围?

全文7677字,阅读约需22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火山引擎在上海召开大会,探讨AI应用从技术革新到产品突围的创业路径,吸引众多AI创业者和投资人参与。

02专家表示,AI产品的落地不仅依赖于技术积累,更在于精准洞察用户需求,泛娱乐、生产力、教育和终端等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03此外,AI出海成为一场势不可挡的全球竞逐,中国企业需具备高性价比和完备的客户支持体系,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04与此同时,火山引擎在全球AI市场的定位是提供高性价比和完备的客户支持体系,帮助中国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2024年,AI基础设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计算、存储到通信的各个环节,产业链的每一部分都在被重塑,为AI应用打开了新天地,也为创业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境。

1218日,火山引擎FORCE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作为技术创新的领航者,火山引擎始终站在创业生态的前沿,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赋能体系,与AI创业者携手探索未知领域。火山引擎方舟方案解决负责人、AI开放平台总监分别围绕从技术革新到产品突围的创业路径“AI出海背后的战略与挑战与知名AI投资人和明星创业者进行了多场精彩的对谈。

今天的AI像是一个新的食材,做产品的人像是厨师。要把新的食材做成新的美味佳肴给大家享用,第一步就是要理解这个食材,用好它。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此次对谈!

“想对面向AI应用的创业者说,不要刻意去等AI模型ready再动手,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你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你希望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从0到1走好,因为99%的企业死在了0到1的环节。”——明势创投合伙人夏令

我们还是要相信新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美好生活,我一直对所谓的AI要把人类毁灭这个事非常不同意,我觉得只要新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美好生活,我们这帮拿新技术去做新产品的人就有价值,所以我觉得值得期待。”——造梦次元创始人沈洽金

有耐心或者更有耐心,创业者要有耐心,然后聚焦。”——心影随形联合创始人王碧豪

“我们始终秉持一个核心理念:技术创新应当服务于实际价值创造。所以我们坚信技术的力量,不仅在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更善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解决用户实际需求的产品方案。这种技术创新与产品价值的完美结合,正是我们团队引以为傲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我们团队恪守至今的产品开发准则。”——Fotor恒图科技CTO

01 AI新纪元:从技术革新到产品突围的创业路径

在迈向AI新纪元的征途上,创业者如何凭借技术创新与精准的市场洞察实现产品突围,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AI产品的落地不仅仅依赖于技术积累,更在于如何精准洞察用户需求。

本次对谈嘉宾,我们请到了:

  • 冯书云,火山引擎方舟解决方案负责人
  • 臧天宇,锦秋基金合伙人
  • 夏令,明势创投合伙人
  • 沈洽金,造梦次元创始人CEO
  • 王碧豪,心影随形联合创始人

图片

火山引擎方舟解决方案负责人冯书云:火山方舟是字节跳动对内对外服务的大模型一站式服务平台,服务字节内部所有应用大模型的流量以及外部客户。在两年左右服务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对初创企业的感受。今天跟创业者讲一讲哪些领域现在跑的比较快、哪些领域已经被成熟落地验证的。

第一类是泛娱乐,所谓的情绪价值,用户花钱享用的服务,会给用户带来快乐。这一类基于与人的互动,是大语言模型非常自然的应用场景,集中在娱乐、社交、内容。

第二类是生产力,一般是指雇佣员工完成的工作内容,要求比较高,希望最后的工作成果或任何单一任务达到非常高的准确度。在企业服务、SaaS领域,已经在一些细分任务上跑通。在国内,如果拿GPT作为一个参照标准,国内模型达到GPT-4水平的时候,这个领域才开始大规模落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都是探索,是很难跑通PMF的,但是现在有一些基于AI提供的SaaS服务已经产生收入。

第三类是教育,以在线教育为核心,包括K12、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整个教育全流程,从教学大纲、出题、讲题、解析、互动陪练等,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能力现在已经能形成很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四类是终端,即智能硬件,例如手机、汽车、PC这些有比较强智能操作系统的产品,或者是点读笔、玩具、智能音箱等智能硬件,它能进行互动和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

火山引擎方舟解决方案负责人冯书云:关于投资范式和数据驱动,从投产品的角度,哪些方向或指标是投资机构特别关注的?

锦秋基金合伙人臧天宇:锦秋专注在AI领域的投资,我们基本上AI产业链从下到上都会深入去看,包括算力、模型、应用。就算力层而言,和模型的推理成本息息相关,这个成本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应用的发展,尤其是像o1这样的推理模型,会涉及到大量隐藏token的推理,对芯片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重点关注一些差异化的技术路径,比如存算、光、可重构的架构等,能够解决模型推理里面性能的瓶颈。

更大的方向是应用层,跟用户结合创造价值的领域,我们ToB和ToC都会看。ToB,我们优先关注了一波离钱比较近的方向,比如营销领域,帮助用户获客增长,在这个方向我们投了ahalabs、sandwich、adsgency等公司,进一步的还在往代码、招聘等其他数字员工的方向拓展。ToC,这是投资人更加期待,能带来更大想象空间的方向,这里面信息连接、内容消费、交易场景,都是有可能被基于大模型的技术重构的,这里面有代表性的像是造梦次元,还有非常多其他的公司。

明势创投合伙人夏令:这波AI,对于创业者是既公平又不公平的。从不公平来讲,现在资本市场环境不是特别好,所以对于有些背景相对光鲜的创业者来说,他拿钱可能会相对容易;从产品视角本身来说,对所有人又都是公平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过往有过用户和生成式AI互动的经验,所以大家对这块的摸索全部都是从零开始的,更不用说大家都有自己细分的领域、细分的人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所有创业者,不管是大厂还是创业者,又都是公平的。

对我们来说,我们比较关心的是创业者在起步的时候选择在哪个人群,看到哪个他认为具有非常高价值的切入点,然后快速上手,去验证迭代,千万不要跟风。我们希望看到从产品数据角度初步验证或摸索到,AI跟产品用户人群之间的真实互动关系,以及它展现出来的巨大价值,也就是PMF或者是PMF的迹象,这个事情比较重要。

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去类比或推演,一定是在做的过程中迭代,这个过程大概率会发现现实和自己最初想象的不同。我们会更关注真实的用户行为,关注创业者迭代成长速度。

火山引擎方舟解决方案负责人冯书云:我再问一下两位创业者,在娱乐内容或者社交领域,你们觉得做一款好的产品,竞争核心的是什么?

造梦次元创始人CEO沈洽金:我是连续创业者,之前创立过两个公司,1415年的时候做了一个AI公司,是一个人脸公司,后面做了一个内容科技的公司。现在的公司叫想法流,我们的产品就是造梦次元,是一个AI的互动内容平台。

我自己对AI娱乐类或者内容类产品的理解,不论做什么产品,都是理解人、理解技术。理解人就是PMF,我们必须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我们才知道给他提供什么服务、什么是真的需求。在AI比较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我们必须去理解技术。因为AI是一个新东西,很多人对AI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2022年底、2023年初的时候有大量的非共识,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技术,知道什么东西好做、什么东西不好做,什么东西适合我们选择的人群,我们才可以做出正确的产品出来。

因为AI目前会有一些短板,比如幻觉;它也会有一些阶段性的问题,比如算力,今年上半年算力成本是很大的问题,下半年又是一个小问题了,这些问题一直在变。而且从大语言模型到多模态、到推理能力的变强,我们会觉得这里面有大量的机会或者一些变动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去理解技术。

今天的AI像是一个新的食材,我们这些做产品的人像是厨师。我们要把新的食材做成新的美味佳肴给大家享用,第一步就是要理解这个食材,要怎么用好它。今天无论任何产品,不只是泛娱乐的产品里面,理解人、技术是最重要的事情。

心影随形联合创始人王碧豪:我们打造的产品是跟玩家一起玩游戏的陪伴式产品。产品打造了一系列二次元的人物,这些二次元的人物会通过视觉、听觉、文字的形式,去理解屏幕发生的事情,并且主动跟人进行各种各样的交互,包括对话、推荐、推送这些交互。我是一个老玩家,玩游戏已经20年了。我们玩家群体里面有一句话,玩游戏最高的配置不是多好的显卡或者多好的屏幕,而是陪你一起玩游戏的朋友。我们打造的这些AI二次元的伙伴到现在已经收获了几百万一起玩游戏的朋友,我觉得他们一定很幸福。

回到这个问题来讲,我认为PMF一定是重中之重,但是PMF会随着时间和认知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刚才夏令总说的,很多产品最终打造过程中会不断的调整。举个例子,经营万豪酒店集团的Marriott家族,一开始做的PMF是在机场卖饮料的一家店,后面他发现在机场买饮料的人都有在机场住宿的需求,于是他开始做万豪酒店的管理集团了。随着认知的变化,PMF会发生变化。

对我们来说,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更加显著,去年到今年大模型的底层能力变化很大,很多之前不能实现的或者不能成立的PMF,随着模型能力的成熟它会变得成熟。这个里面的PMF虽然说很重要,但是实际上大家比拼的,是持续经营、持续运营、持续学习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持续下去,留在牌桌上,不断理解技术、理解潮流,才有可能比拼下去。

举个百团大战的例子,王兴采取的策略是把他的资金投入到补贴商家上,补贴商家是为了打造产品的核心价值和核心壁垒。而很多百团大战中倒下的团购企业,会把很多钱用到品牌营销上。像王兴老师这样把钱花在真正打造自己产品体验核心价值上才是持续经营的态度,是我们比拼的东西。

火山引擎方舟解决方案负责人冯书云:通过AI做产品两三年的时间里面,感觉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心影随形联合创始人王碧豪:是PMF,M是Model的问题,因为Model处于不断进化的状态,而且进化速度非常快。我们做AI产品的时候,我们的体验是基于Model的能力去设计的,是基于当前Model能力设计的产品,到第二天Model能力升级了,产品的体验也需要跟着升级,这是我们做产品中遇到比较大的挑战。

山引擎方舟解决方案负责人冯书云:会担心竞争问题吗?

心影随形联合创始人王碧豪我觉得竞争是特别好的事情,我特别希望有更多的竞品参与进来。我们打造产品过程中用了很多火山引擎的服务,非常感谢。同时我更想感谢字节跳动,豆包成为了中国大的AI产品之后,教育了很多之前对AI不了解的用户。竞品的好处在于这个,它可以让更多人了解AI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讲,教育市场的难度反而降低了。

火山引擎方舟解决方案负责人冯书云:今天上午发布会讲到我们现在模型的效果全面对齐GPT-4o你预测明年在不同模态上能达到什么水平,从你们自己的行为来看会有什么规划吗?如果现在模型不会再有很大的进步,你们会有什么投入上的侧重点吗?

造梦次元创始人CEO沈洽金:我们一直以来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作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我们对整个创作工具和创作者经营投入非常大。从模型本身来说,我们觉得明年上半年多模态的技术会发展起来,它的算力成本、稳定性都会得到一定的解决,这个时候我们会把多模态技术放到我们内容的体验中去;对于用户来说,消费的内容是多模态,这个内容会更加有意思。

虽然说可能没有爆发式增长,但是模型的智能程度以及它的推理能力在明年下半年也会更加成熟。因为我们是做互动内容,用户跟AI互动的过程中,如果模型足够的智能,我们可以调用各种各样的API,可以让整个内容从有趣到有用,这是我们比较期待的场景。另外我们也会关注一下3D,因为我们觉得这是模态的突破,目前这是我们跟大家了解技术之后做的一些判断,基本出发点都是用户需求、内容体验,跟着技术目前可以辐射的范围去做一些事。

02 突破边界:AI出海背后的战略与挑战

AI技术的浪潮中,企业出海已成为一场势不可挡的全球竞逐。纵观全球,Web3、游戏、社交语聊、AIGC生成内容等领域在出海时展现了极大的潜力,这些行业海外市场庞大且增速迅猛,中国企业能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迅速复制国内成功模式,拓展海外市场。

本次对谈嘉宾,我们请到了:

  • 傅鹭翔,火山引擎AI开放平台产品总监
  • 张永亮,Byteplus负责人
  • 颜河,Fotor恒图科技CTO
  • 邱子珺,Polyverse联合创始人

图片

山引AI开放平台产品总监傅鹭翔:邱子珺总是Polyverse的创始人,Polyverse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也是这一波AI浪潮下的新生力量,推出的产品AI Mirror在海外成为连续霸榜的爆款APP,你怎么看待华人团队在布局全球化业务时候的优势,以及在本土化上面有没有遇到一些挑战?咱们是如何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的?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

Polyverse联合创始人邱子珺:大家好!我是Polyverse联合创始人,我们是Day One开始就面向海外市场,我们目前核心的用户北美、欧洲、日韩这些高付费的用户人群。在创业之前,我过去十年在苹果和字节,也是非常荣幸从字节顺利毕业,现在以创业者的身份在火山平台跟大家分享我们的创业经历。

我们是在2022年下半年的时候就开始做我们第一款原生应用AI Mirror,去年3月份正式上线,核心市场也是在北美、日韩这些二次元用户多、付费人群多的国家。在我看来,华人团队在做出海或者在做全球化这件事情的时候,有天然的优势。我今年在美国呆了蛮久的时间,在硅谷整个创业企业的生态圈,近50%以上的创业者都是华人。无论是来自于欧洲的开发者,还是来自于全球各地的开发者或者创业者,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致的。

我们作为华人团队,在产品、成本、速度的优势上,对新兴市场的敏锐度把握上,都是极大领先于海外的这些团队。OpenAI发布之后海外都是呈现一家独大的状况,而国内创业的生态是非常繁荣的,特别是在应用领域。比如从美国市场来看,基于过去十年整个美股市场的繁荣,那边整个创投圈大部分都在做ToB领域的事情。无论是国内出海,还是海外华人做应用生态,都有先天优势。

山引AI开放平台产品总监傅鹭翔:Fotor是一家从Day One就出海的公司,非常低调,在海外已经10年了,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分享。颜总,请问公司在10年前就选择出海的契机是什么?遇到过哪些的挑战,包括海外碰到的友商或者竞争对手,恒图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打法上有什么特点?

Fotor恒图科技CTO颜河:谢谢,Fotor是由段江教授领导源自产学研的技术创新公司,从创立之初就专注于图形图像处理领域。十年前,面对国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挑战,段教授战略性地选择了全球化路径,这个决策让Fotor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大量用户基础。

我们的发展之路充满挑战。创业初期,在没有营收的情况下,团队经历了艰难时期。但我们始终坚持以技术服务用户需求的理念,通过持续积累用户口碑,逐步探索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每一步的进展都来之不易,是团队不懈努力的结果。

在竞争优势方面,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团队持续不断的创新精神。同时,在国内良好的创新环境下,我们也受益于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相对优势的人力成本,这些都助力我们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山引AI开放平台产品总监傅鹭翔:我还想问一下行业的视角,永亮是火山海外的负责人,看到的出海企业以及对海外市场的观察的视角会比较广。就你而言,观察到哪些细分赛道更乐于选择出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Byteplus负责人张永亮:投资人和创业者的长期视角聊的比较多了,我则多讲讲眼下的收入视角。

作为业务负责人,从收入角度来看,不论是出海业务本身的规模,或者为我们贡献收入的行业,有几个是比较典型的,第一个是Web3,第二个是游戏,第三个是社交语聊类的,第四个是AIGC生成。所有出海都聚焦在宏观的泛互联网领域里面,这里面有一些子赛道涌现,比如短剧或跨境电商等等,这几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汽车,也是一个很大的趋势,那是另外一个维度的逻辑。

这几个行业之所以在出海里面火,原因跟我前面说的类似。第一,这是一个比较大、增速比较快的市场;第二,它一定是产品技术导向型,不管是更勤奋还是人力成本更低,一定要能够带动快速迭代,这在竞争里面是一个核心要素;第三,我们有最佳实践,把国内做的事情在海外再做一遍,只是海外没有那么卷,竞争对手处在很懵懂的时期——你在中国已经死过一轮了,带着生死经验到海外去做。也有个别的行业,把中国的内容直接出海的,比如把中国生产短剧内容加一些翻译贴片,就可以往海外去做。

山引AI开放平台产品总监傅鹭翔:火山引擎在全球AI市场的定位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当前全球云服务市场在AI方面的布局和发展动态?我们是不是在海外面临的挑战会比国内更大?

Byteplus负责人张永亮:Byteplus之所以有信心和决心在海外去做云业务,AI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AI,我们更多的是防御的姿态去做,AI让我们觉得外部的机会更大。对于它的定位,半年以来,火山引擎的AI在中国整个市场上的发展势头很迅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在海外有着同样的目标,但是海外的挑战的确是比国内大很多,我刚才讲了为什么大家出海,因为有很多机会,但是挑战也比较大。

这个挑战里面有共性和个性。共性方面,虽然海外市场很大,但非常割裂。美国市场很特殊,它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就能占50-60%,做不做美国本身是很大的出海决策;其它国家比美国小很多,但也各有各的挑战。比如日本,进入门槛高,业务推进特别慢;欧洲是一个比较大而碎的市场;日欧对中资企业的友好度都一般;其它国家在欧美日之后就非常小了,很多国家连中国一个省都比不了。虽然它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货币、文化,做一个海外市场的时候,这些因素对于一个组织的挑战相比在中国做统一大市场所形成的组织力,差异是非常大的。我自己也有很强的感受,比如文化的撕裂。怎么样在不同的国家招不同的人,但是又要在同一个体系下设立目标、去管理他们,这个挑战是非常大的。整体而言,从对中资企业友好和经济活跃度两个角度而言,东南亚和中东是出海最活跃的市场。

在海外面临的挑战,从AI来讲,第一,AI还是需要数据,要有大量可供训练的数据,国内数据获取的方式和丰富度,跟海外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化,尤其是对于字节这类比较大的公司。在面临不同语种的时候这个问题更突出,因为在中国主要做中文,但是在海外,大部分国家不是以英文为主要语言的,比如东南亚,除了新加坡,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泰语、越南语、印尼语和马来语等,如果不能支持他们本地的语言,竞争力也大打折扣。另外还有GPU、基础设施的部署以及合规的要求。

我们竞争对手在境外跟国内比不太一样,在国内,字节在行业排名和市场渗透率做的很快。但是想在海外也以这样的速度做到在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还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但是我们自己对于在海外长期做以AI为驱动的业务还是非常有信心,这里面有几点:

一是性价比。今天这个分享会之前,我跟一个日本客户交流,问他们现在选什么模型,原因是什么?他们还是很在乎价格,因为现在头部玩家微软、AWS的价格还是很贵。当业务还在早期阶段,大家在尝试这个东西能干什么、怎么赚钱,这个阶段价格还没有成为主要因素,但是规模化的时候,价格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是我们在垂直领域里面有优势。比如我们最近发布了语音模型,尤其是声音复刻、声音合成。

三是海外缺少大量的工程师。在海外经常会遇到,他们本土的一个头部企业,放在中国可能是一个腰部以下的企业。这个导致他们缺少很多能力,如果你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业务咨询,客户会很喜欢。我们之前用这个方式卖了很多产品,今天的AI也是一样,并不是说把GPU或者API给到客户就结束了,他需要很多支持。

有这些优势加持,我们还是能够有信心把海外市场做起来。但是要做到跟中国一样的体量和市场地位,可能需要花更长时间。

03 结语

正如火山引擎V-Start加速器负责人程子莹最后的总结:“2024年是整个大模型从技术到应用、从狂飙式突飞猛进发展,变成了一个拐点的时期。很多AI企业把自己的能力用到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时候,必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沿着现有用户习惯去做。这种改变不太具有新闻轰动性的效应,它更加悄然,但是是更有影响力的一种变革力量。当一列车跑的非常快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上车。从服务场景的丰富度来看,大模型未来一定会解决很多基础性的问题,越灵活、越轻松的方式在业务场景上会更加具有可用性,在可控性、延迟性等方面都需要去继续提升。大模型能够满足目前60-90%的需求,我们通常会按90%的指标目标和客户聊上线的需求。创业者们需要思考当大模型的能力到80%或者99%的时候,长期产品规划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才是更加重要和值得去考虑的事情。”

火山引擎主持的两场的精彩对谈,让我们看到中国投资机构和创业者对AI的坚定信念,积极寻求破局之路。AI出海的道路布满荆棘,火山引擎拥有高性价比和完备的客户支持体系,将帮助中国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中国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站在全球技术和市场的风口浪尖,成为推动AI产业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