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自白诗,是不是雷同的?

图片


说来惭愧,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从来没有认真地读过。


我是指认真地读、全面地读、领悟地读。


这样的读,一次没有过。


这一次,终于决定把《西游记》认真地读过一遍,包括过去初读的时候,略而不读的诗词,也尽量把它们扫视一遍,以便留下一个粗略的印象。


家里有一部《西游记》,是父亲买的1980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

图片


这个版本,估计全家里也只有我一个人之前读过,读的很破旧,但是仍然没有完整地读过。


这一次重读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章节都曾经粗粗地读过,上面还留下自己用铅笔的批注,但是,之前的阅读,总感到支离破碎,而这种之前的阅读往往半途而废的原因,就是书中的大量的诗词夹杂在其中,读也不好,没有那个时间,读的话,影响文本的阅读。所以,最后给自己的感觉,就是觉得对《西游记》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所以,这一次下决心把《西游记》通读一遍。


在之前阅读的过程中,总是读了一会,就会碰到孙悟空自吹自擂的光辉历程的诗意陈述。


对这些部分,过去总是一跳而过,但心里总有一个疑惑,这些孙悟空的自陈诗,是不是克隆复制来的?

图片


这一次在认真地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我把这些过去总是忽略不计的孙悟空的自白诗给特别地留意了,但是仍然不知道,它们是否是前面的同样内容的翻版。


所以,又找到了一个《西游记》的文本版,把小说里的出自孙悟空之口的自我经历介绍,给搜罗到一起,进行了一点重点的比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大同小异的孙悟空的自白诗,其实并不相同。


不得不佩服《西游记》这样的小说文本,作者在进行文字叙述的时候,还要停下来,创作出大量的诗词,来充塞到文本之中,这完全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文风,写作的时候,要不断地进行风格切换,难度是何等之大。所以,于我而言,写作时间长了,便会对任何文字都会平心静气地宽容对待,因为再烂的文字,写作成书,都是相当的不容易。就像《西游记》这样的划归到通俗小说范畴的作品,我们当代人根本不可能写出来。

图片


下面,我把小说里有关孙悟空的来龙去脉的诗词,给提取出来,比较一下,它们是否相同。


第一回,在孙悟空出世的时候,有一段客观角度所写的“有诗为证”: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第七回,孙悟空在如来面前,不知天高地厚,自夸自己的来历,开启了孙悟空自我夸耀的先河:


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

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

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

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

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这一段孙悟空的自白里,包含着瓜代皇帝的政治理想,可以说与陈胜、吴广这类的起义英雄的口吻如出一辙。这也是孙悟空叛逆的思想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离经叛道的极巅的一个状态。它已经生成、转化成了“帝王思想”,究竟是出自本性还是心不在焉的脱口而出,不得而知。


而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孙悟空此时已经变成了陈胜、吴广这类的人物,这也决定了孙悟空进入到大逆不道的一个禁区。


而这种口吻,在遭遇到如来之后,便折戟沉沙,开启了灭顶之灾。

图片


同一回中,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上,众佛十分开心,集体吟诵了一首诗: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伦。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这是站在高位的既得利益者的角度看孙悟空的,强调了孙悟空的最大的恶贯满盈,就是“欺天罔上思高位”,道破了孙悟空为仙界不容的本质。


第十七回,孙悟空取经途中,在黑风山遇到了一个妖怪,自报家门,来了一段长篇诗意自白,系统地总结了自己曾有过的飞黄腾达。这里孙悟空一点没有顾及众神对他的贬低,而是坚执地炫耀着自己的高光时刻:


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

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

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

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

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

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

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

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

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活该三百多余岁,不得飞升上九霄。

下海降龙真宝贝,才有金箍棒一条。

花果山前为帅首,水帘洞里聚群妖。

玉皇大帝传宣诏,封我齐天极品高。

几番大闹灵霄殿,数次曾偷王母桃。

天兵十万来降我,层层密密布枪刀。

战退天王归上界,哪吒负痛领兵逃。

显圣真君能变化,老孙硬赌跌平交。

道祖观音同玉帝,南天门上看降妖。

却被老君助一阵,二郎擒我到天曹。

将身绑在降妖柱,即命神兵把首枭。

刀砍锤敲不得坏,又教雷打火来烧。

老孙其实有手段,全然不怕半分毫。

送在老君炉里炼,六丁神火慢煎熬。

日满开炉我跳出,手持铁棒绕天跑。

纵横到处无遮挡,三十三天闹一遭。

我佛如来施法力,五行山压老孙腰。

整整压该五百载,幸逢三藏出唐朝。

吾今皈正西方去,转上雷音见玉毫。

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


这首诗的代笔者,很能感同身受孙悟空的内心世界,诗中处处设身处地代替孙悟空想象、代言,矢口不提孙悟空大闹天宫中背后隐伏着的推翻皇帝的政治理想,而是从有利于叙述者自己的角度,宣扬自己当初被玉皇大帝奉为座上宾的得瑟与骄傲。


诗中触发孙悟空走向反对天庭之路的关键,是他向龙王求讨金箍棒,这本质上反映了资源之争,是冲突之源。孙悟空本来与世无争,乐享天年,但是,一旦他需要有一个趁手的宝贝的时候,就必然要与权贵阶层产生利益的冲突,从而开启了愈演愈烈的与天庭的纠缠,直到一发不可收,被压五行山,戴上紧箍咒。


从此,孙悟空再也不提近在咫尺的瓜代天上的大帝的打算,规规矩矩地标榜自己“皈正”了,也就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了,他还是一个英雄。孙悟空的自白诗里耐人寻味,大有机心。

图片


第三十五回,孙悟空一行,来到了平顶山段落,遇到了妖魔三兄弟,其中遇到二魔的时候,孙悟空又开始了一段自陈咏叹调:


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

只为闹天宫,多时罢争竞。

如今幸脱灾,弃道从僧用。

秉教上雷音,求经归觉正。

相逢野泼魔,却把神通弄。

还我大唐僧,上西参佛圣。

两家罢战争,各守平安境。

休惹老孙焦,伤残老性命!


这一段自白内容不长,也提到了他每次回顾往事时总要提到的大闹天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把自己被如来制服,说成了“幸脱灾”,走上了正路。他一边炫耀大闹天宫曾经有过的辉煌岁月,但同时,也大言不惭、毫无违和感地得瑟自己能够走上取经的正路。


可以说大闹天宫的冒犯,在孙悟空的内心里,给了他一个机缘,就是能够借此改邪归正。如果没有大闹天宫,那么,他就不可能有一个走向正道的机会,那么,他永远是一个不名一文的山大王。


这样看来,触犯权势,给了孙悟空一个权力,一个得到重用的权力。所以,孙悟空对他的前世的大闹天宫,从来没有贬低,因为这给了他日后能够得道成佛的资历。有了这个闹,孙悟空证明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才有后来的神仙对他的平视与重视,最终也就得道成仙了。


这就是孙悟空的自白诗的总体基调。


第五十二回,小说进入到了金兜洞段落,孙悟空遇到了洞主大王,又开始了一段长篇的自白诗:


自小生来手段强,乾坤万里有名扬。

当时颖悟修仙道,昔日传来不老方。

立志拜投方寸地,虔心参见圣人乡。

学成变化无量法,宇宙长空任我狂。

闲在山前将虎伏,闷来海内把龙降。

祖居花果称王位,水帘洞里逞刚强。

几番有意图天界,数次无知夺上方。

御赐齐天名大圣,敕封又赠美猴王。

只因宴设蟠桃会,无简相邀我性刚。

暗闯瑶池偷玉液,私行空阁饮琼浆;

龙肝凤髓曾偷吃,百味珍馐我窃尝;

千载蟠桃随受用,万年丹药任充肠。

天宫异物般般取,圣府奇珍件件藏。

玉帝访我有手段,即发天兵摆战场。

九曜恶星遭我贬,五方凶宿被吾伤。

普天神将皆无敌,十万雄师不敢当。

威逼玉皇传旨意,灌江小圣把兵扬。

相持七十单二变,各弄精神个个强。

南海观音来助战,净瓶杨柳也相帮。

老君又使金刚套,把我擒拿到上方。

绑见玉皇张大帝,曹官拷较罪该当。

即差大力开刀斩,刀砍头皮火焰光。

百计千方弄不死,将吾押赴老君堂。

六丁神火炉中炼,炼得浑身硬似钢。

七七数完开鼎看,我身跳出又凶张。

诸神闭户无遮挡,众圣商量把佛央。

其实如来多法力,果然智慧广无量。

手中赌赛翻筋斗,将山压我不能强。

玉皇才设安天会,西域方称极乐场。

压困老孙五百载,一些茶饭不曾尝。

金蝉长老临凡世,东土差他拜佛乡。

欲取真经回上国,大唐帝主度先亡。

观音劝我皈依善,秉教迦持不放狂。

解脱高山根下难,如今西去取经章。

泼魔休弄獐狐智,还我唐僧拜法王!


这一段内容,对大闹天宫部分叙述得相当的详细,从不同的角度,再次将当年的挑战天庭的事迹绘声绘色地演绎了一遍。有意思的是,在炫耀大闹天宫的辉煌时,并不讳言自己“几番有意图天界,数次无知夺上方”,把自己的曾经的侵犯现有秩序的动机,一点没有加以掩饰。


对导致孙悟空的命运发生急转的如来佛,孙悟空也没有过多的仇恨,而是认为这是自己走上善路的一个导引人。


这个性格颇为符合小说中的整体基调,孙悟空总体上来说,并不记仇,在仇恨心上,总是少一根弦,一时性发,他可能大开杀戒,但是时过境迁,他又忘记了之前的所遭遇到的挫折与痛苦,这可能就是猴子的忘性吧。

图片


第六十三回,孙悟空一行来到了祭赛国,遇到了一个偷了宝塔宝贝的妖怪,孙悟空又来了一段自我介绍:


老孙祖住花果山,大海之间水帘洞。

自幼修成不坏身,玉皇封我齐天圣。

只因大闹斗牛宫,天上诸神难取胜。

当请如来展妙高,无边智慧非凡用。

为翻筋斗赌神通,手化为山压我重。

整到如今五百年,观者劝解方逃命。

大唐三藏上西天,远拜灵山求佛颂。

解脱吾身保护他,炼魔净怪从修行。

路逢西域祭赛城,屈害僧人三代命。

我等慈悲问旧情,乃因塔上无光映。

吾师扫塔探分明,夜至三更天籁静。

捉住鱼精取实供,他言汝等偷宝珍。

合盘为盗有龙王,公主连名称万圣。

血雨浇淋塔上光,将他宝贝偷来用。

殿前供状更无虚,我奉君言驰此境。

所以相寻索战争,不须再问孙爷姓。

快将宝贝献还他,免汝老少全家命。

敢若无知骋胜强,教你水涸山颓都蹭蹬!


孙悟空再此在这篇长篇告白中,威胁了妖怪,炫耀自己当年的辉煌战绩,毫不讳言自己难逃如来之掌的人生灰暗期。所以,孙悟空必须把如来佛捧起来,称赞这个导致他的命运剧变的佛祖“无边智慧非凡用”,这样自己败在如来之手,也不觉得是一件丢人的事。


这篇独白如同之前的自白诗一样,都是突出了大闹天宫的战果,而对自己受制于如来的转折点,轻描淡写,目的也是希望用曾经的导致天动地摇的名声,吓走妖魔。


第六十七回,孙悟空一行来到了驼罗庄,遇到了一个老者,因为对方不知道自己,于是孙悟空又吟起了自白诗:


我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

身拜灵台方寸祖,学成武艺甚全周。

也能搅海降龙母,善会担山赶日头;

缚怪擒魔称第一,移星换斗鬼神愁。

偷天转地英名大,我是变化无穷美石猴!


这一段没有具体的战绩炫耀,而是高度提炼,突出了自己的所向无敌的精神实质,更没有提到自己的被压在五行山下的低谷期。因为他面前的听众是一个普通的老者,所以孙悟空在展示自己的过去的时候,没有过分强调自己的神异性,而是用抽象的方式陈述自己的昔日排面,其实诗中的用语中,都有实指,但在一个普通人的眼中看来,这首诗不过是一首比喻诗而已。因此,这首诗针对性很强,可以看出,小说中的诗歌也是因人而易的,潜藏着人物的心理动机。

图片


第七十回,孙悟空一行来到了朱紫国,向国王介绍自己的经历:


我身虽是猿猴数,自幼打开生死路。

遍访明师把道传,山前修炼无朝暮。

倚天为顶地为炉,两般药物团乌兔。

采取阴阳水火交,时间顿把玄关悟。

全仗天罡搬运功,也凭斗柄迁移步。

退炉进火最依时,抽铅添汞相交顾。

攒簇五行造化生,合和四象分时度。

二气归于黄道间,三家会在金丹路。

悟通法律归四肢,本来筋斗如神助。

一纵纵过太行山,一打打过凌云渡。

何愁峻岭几千重,不怕长江百十数。

只因变化没遮拦,一打十万八千路!


朱紫国国王不相信孙悟空的神力,所以孙悟空在这一段独白诗中,主要是强调了自己为何练就了飞檐走壁、腾云驾雾的神力,是从技术层面上,介绍了自己的本领高强,而没有从历史的维度,介绍自己的辉煌“逆迹”,可以看出,孙悟空在介绍自己的身份时,也是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


第七十一回,孙悟空遇到了在朱紫国作乱的妖怪的时候,又来了一段自我介绍:


生身父母是天地,日月精华结圣胎。

仙石怀抱无岁数,灵根孕育甚奇哉。

当年产我三阳泰,今日归真万会谐。

曾聚众妖称帅首,能降众怪拜丹崖。

玉皇大帝传宣旨,太白金星捧诏来。

请我上天承职裔,官封弼马不开怀。

初心造反谋山洞,大胆兴兵闹御阶。

托塔天王并太子,交锋一阵尽猥衰。

金星复奏玄穹帝,再降招安敕旨来。

封做齐天真大圣,那时方称栋梁材。

又因搅乱蟠桃会,仗酒偷丹惹下灾。

太上老君亲奏驾,西池王母拜瑶台。

情知是我欺王法,即点天兵发火牌。

十万凶星并恶曜,干戈剑戟密排排。

天罗地网漫山布,齐举刀兵大会垓。

恶斗一场无胜败,观音推荐二郎来。

两家对敌分高下,他有梅山兄弟侪。

各逞英雄施变化,天门三圣拨云开。

老君丢了金钢套,众神擒我到金阶。

不须详允书供状,罪犯凌迟杀斩灾。

斧剁锤敲难损命,刀轮剑砍怎伤怀!

火烧雷打只如此,无计摧残长寿胎。

押赴太清兜率院,炉中煅炼尽安排。

日期满足才开鼎,我向当中跳出来。

手挺这条如意棒,翻身打上玉龙台。

各星各象皆潜躲,大闹天宫任我歪。

巡视灵官忙请佛,释伽与我逞英才。

手心之内翻筋斗,游遍周天去复来。

佛使先知赚哄法,被他压住在天崖。

到今五百余年矣,解脱微躯又弄乖。

特保唐僧西域去,悟空行者甚明白。

西方路上降妖怪,那个妖邪不惧哉!


此诗写得直白如话,像往常一样,孙悟空只要遇到妖怪,就会把自己大闹天宫的辉煌战绩给搬出来,炫耀一番,然后轻描淡写地提到自己如何臣服于如来巨掌,强调的是自己把征服天宫的能力,用于正道,所以保留了之前的能力,穿透转折点的低谷期,今天再次出手,除妖降怪。


但在孙悟空的语境中,他没有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自设的圈套,就是他也是一个失败者,受制于如来的手下,但是,这一个失败,被他幻化成走向正道的起点,那么,之前自己的逆迹也就是大闹天宫所造就的辉煌,便抛开了方向性的站位错误,依然是他能够威吓对手的成功招数。


这也是孙悟空的话语技巧吧。

图片


第七十五回,孙悟空在一怪面前,吟诵起了可以称之为“金箍棒颂”的自白诗,可以折射出孙悟空对自己大闹天宫战绩的再次炫耀:


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

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

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

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

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藏人难见。

成形变化要飞腾,飘飖五色霞光现。

老孙得道取归山,无穷变化多经验。

时间要大瓮来粗,或小些微如铁线。

粗如南岳细如针,长短随吾心意变。

轻轻举动彩云生,亮亮飞腾如闪电。

攸攸冷气逼人寒,条条杀雾空中现。

降龙伏虎谨随身,天涯海角都游遍。

曾将此棍闹天宫,威风打散蟠桃宴。

天王赌斗未曾赢,哪吒对敌难交战。

棍打诸神没躲藏,天兵十万都逃窜。

雷霆众将护灵霄,飞身打上通明殿。

掌朝天使尽皆惊,护驾仙卿俱搅乱。

举棒掀翻北斗宫,回首振开南极院。

金阙天皇见棍凶,特请如来与我见。

兵家胜负自如然,困苦灾危无可辨。

整整挨排五百年,亏了南海菩萨劝。

大唐有个出家僧,对天发下洪誓愿。

枉死城中度鬼魂,灵山会上求经卷。

西方一路有妖魔,行动甚是不方便。

已知铁棒世无双,央我途中为侣伴。

邪魔汤着赴幽冥,肉化红尘骨化面。

处处妖精棒下亡,论万成千无打算。

上方击坏斗牛宫,下方压损森罗殿。

天将曾将九曜追,地府打伤催命判。

半空丢下振山川,胜如太岁新华剑。

全凭此棍保唐僧,天下妖魔都打遍!


金箍棒最得瑟的地方,是大闹天宫,所以孙悟空再次详细地描写了闹天宫的经历,不厌其详,然后在如来降服自己的段落,悄无声息地转了一个弯,为自己的失败开脱,“兵家胜负自如然,困苦灾危无可辨”,很顺利地度过了一个难堪的转折点,接下来取经路上开山劈路、降妖除魔,再次彰显了金箍棒的神力。


从这一段独白诗中可以看出,孙悟空强调了金箍棒相伴自己一起去创造的辉煌,但对灰暗的低谷段落却巧妙地作了一次遮掩,接下来,又续写了继续打杀妖怪的棍棒神力。


第八十八回,在玉华县,孙悟空遇到了三个小王子的时候,再次介绍了金箍棒的传奇经历,与上面的“金箍棒传奇”有异曲同工之妙:


鸿蒙初判陶镕铁,大禹神人亲所设。

湖海江河浅共深,曾将此棒知之切。开

山治水太平时,流落东洋镇海阙。

日久年深放彩霞,能消能长能光洁。

老孙有分取将来,变化无方随口诀。

要大弥于宇宙间,要小却似针儿节。

棒名如意号金箍,天上人间称一绝。

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细能生灭。

也曾助我闹天宫,也曾随我攻地阙。

伏虎降龙处处通,炼魔荡怪方方彻。

举头一指太阳昏,天地鬼神皆胆怯。

混沌仙传到至今,原来不是凡间铁。


这一段,较上面对妖怪炫耀金箍棒的口风完全不同,多了几分知识性介绍,而少了神迹的摆脱,因为对孩子来说,过多地介绍自己的猴性与叛逆性,总归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况且如果把这一套传授给孩子,也会给孩子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所以孙悟空在这一段诗中,多从正义的角度,介绍金箍棒,而不是在向妖精炫耀时突出金箍棒挑战秩序的巨大威力与神力。

图片


第八十一回,孙悟空来到镇海寺中,向僧人介绍自己:


我也曾花果山伏虎降龙,我也曾上天堂大闹天宫。

饥时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两三颗;

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呼了六七钟。

睁着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惨淡,月朦胧;

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说甚么大精小怪,那怕他惫懒膭脓!

一赶赶上去,跑的跑,颤的颤,躲的躲,慌的慌;

一捉捉将来,锉的锉,烧的烧,磨的磨,舂的舂。

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众和尚,我拿这妖精与你看看,你才认得我老孙!


这一段自白中,可以看出与上面的同类诗之间的叙述方式是不同的,带着幽默的色彩,注重细节的形象性,回避了曾经的落寞的人生灰暗期。


第八十六回,孙悟空遇到豹子精,也有一段自我介绍的自白诗:


祖居东胜大神洲,天地包含几万秋。

花果山头仙石卵,卵开产化我根苗。

生来不比凡胎类,圣体原从日月俦。

本性自修非小可,天姿颖悟大丹头。

官封大圣居云府,倚势行凶斗斗牛。

十万神兵难近我,满天星宿易为收。

名扬宇宙方方晓;智贯乾坤处处留。

今幸皈依从释教,扶持长老向西游。

逢山开路无人阻,遇水支桥有怪愁。

林内施威擒虎豹,崖前复手捉貔貅。

东方果正来西域,那个妖邪敢出头!

孽畜伤师真可恨,管教时下命将休!


与绝大多数的悟空自白一样,必提大闹天宫段落,而对被制服,则一律归之于“今幸皈依”,一句话,就是以前大闹天宫积赚了名声,而被套上紧箍咒后,则积赚了“幸运”,这构成了孙悟空的自白诗的一成不变的自洽逻辑。


第九十四回,孙悟空一行来到了大天竺国,他向国王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老孙祖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曾拜至人,学成大道。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下海降龙,登山擒兽。消死名,上生籍,官拜齐天大圣。玩赏琼楼,喜游宝阁。会天仙,日日歌欢;居圣境,朝朝快乐。只因乱却蟠桃宴,大反天宫,被佛擒伏。困压在五行山下,饥餐铁弹,渴饮铜汁,五百年未尝茶饭。幸我师出东土,拜西方,观音教令脱天灾,离大难,皈正在瑜伽门下。旧讳悟空,称名行者。


这一段如实交代,很是写实、平实与朴实,没有强调自己的“反”的狂态,可能在国王的面前,他没有必要展现出自己的反秩序所造成的危险势态。

图片


把《西游记》中的具有内在肌理相似的孙悟空的自白诗合并在一处,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几点规律:


一是看似大同小异的自白诗,其实各有侧重,在叙述的手法与语词上并不相同。


二是这些自白诗可以说是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接受者,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与话语的取舍,以达到这些诗表达所欲达到的目的。


三是孙悟空的自白诗的炼字造句中,暗含着人物的心理,诗歌服务于人物的内心秘境,正如《红楼梦》里的诗词,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样。


因此,《西游记》中的诗歌,值得我们在阅读文字内容的时候,也多加体味、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