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日苹果宣布或将在中国大陆版Apple Intelligence中接入字节模型作为ChatGPT的替代,iPhone有望成为Gen AI的重要流量入口,行业与产业链机遇凸显。该行认为,苹果公司与腾讯和字节合作,iPhone或将成为Gen AI流量入口的核心载体,带动端侧AI应用的创新与商业化落地。另外,苹果或与百度合作,推动 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在国内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实施,有效刺激了消费市场,推动AI新技术,持续看好后续政策发力带动消费电子换机。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AI:1)字节:苹果或将在中国大陆版Apple Intelligence中接入字节模型作为ChatGPT的替代,iPhone有望成为Gen AI的重要流量入口,行业与产业链机遇凸显。苹果公司正与腾讯和字节跳动商谈将二者的人工智能模型整合到在中国销售的iPhone中,我们认为, iPhone或将成为Gen AI流量入口的核心载体,带动端侧AI应用的创新与商业化落地。
豆包新发布视觉理解模型,均价降低有望快速普及。12月18日火山引擎Force大会上字节跳动发布豆包视觉理解模型,有更强的内容识别能力、理解和推理能力,以及更细腻的视觉描述能力。豆包视觉理解模型的输入价格仅为每千tokens 0.003元,低于行业平均价格85%。豆包大模型家族全面升级,日均使用量有望持续增长,看好AI板块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大会还发布了豆包3D生成,以及全面更新的豆包通用模型pro、音乐模型、文生图模型等。
2)谷歌:发布Gemini2.0模型正面迎战Open AI,推理能力领先o1模型。12月12日谷歌正式发布了 Gemini 2.0 系列人工智能模型的首个版本Gemini 2.0 Flash,速度是Gemini 1.5 Pro 的两倍,带来了更强的多模态性和新的原生工具。12月20日谷歌发布Gemini 2.0 Flash Thinking 模型,推理能力进一步升级。
3)OpenAI:ChatGPT与Mac应用深度集成,看好AI落地终端开启AIoT需求快速增长。MacOS版桌面应用现已接入编程和写作软件,ChatGPT从单纯的会话助手向更为强大的代理工具转变。
苹果AI:1)苹果:苹果IOS 18.2即将推出,更多Apple intelligence升级带动AI体验创新,多款产品有望在明年发布。iOS 18.2 正式版更新中,Apple 为 Siri 接入了 ChatGPT AI 聊天体验,并解锁了诸多新技能,例如引入Visual Intelligence AI为问题提供答案。苹果或与百度合作,推动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在国内落地。苹果和百度的工程师正在努力对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进行改造,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上面的挑战,例如文心一言在处理 iPhone 用户提出的问题时,经常会表现出算力不足的情况。iPhone SE 4、iPad Air、HomePod等多款产品有望在明年发布。
2)消费电子:多地将3C消费电子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政策刺激有望带动消费电子释放需求。今年8月份湖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发放1亿元“惠购湖北”3C数码产品消费券。此后江苏、贵州等省份先后将不同类型的3C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例如江苏省于11月26日发布公告新增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7类3C产品和20类家电商品享受15%补贴。以旧换新政策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实施,有效刺激了消费市场,推动AI新技术,持续看好后续政策发力带动消费电子换机。
智能手机:1)苹果:Apple Intelligence正式上线,目前仅支持英语。写作工具可以在任意位置使用。在邮件和消息App中,AI还可以识别文字内容,然后生成智能回。AI图片处理方面,在相册App中,苹果此次更新了文字搜图功能。
2)市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复苏有所放缓,后续有望受益于新机效应(搭载高通Gen 4的安卓旗舰机型,小米15等于10月底陆续推出)复苏。2024年1-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0亿部,同比增长9.9%。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537.1万部,同比下降23.8%。2024年1-9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88亿部,同比增长15.2%;9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035.9万部,同比下降18.4%。
PC:苹果更新14英寸以及16英寸MacBook Pro,搭载的M4芯片AI 性能相比 M1 芯片提升超过 3 倍,M4 Pro芯片内存带宽提升 75%,M4 Max芯片神经网络引擎性能相比 M1 Max 提升超过3倍,并正式引入Apple Intelligence。2024Q3PC出货量为6640万台,yoy+1.3%,相比于Q2季度yoy+1.2%增速持平,PC市场延续缓慢复苏趋势.
面板:1)大尺寸:12月65寸电视面板价格上涨1美元,其他尺寸均保持稳定。据WitsView睿智显示公众号,12月65吋电视面板均价为172美元,较前月增长1美元,环比增长0.6%。其余电视面板价格自10月上旬以来保持稳定。展望2025年中国彩电市场,国补政策红利有望延续,两大需求基本维持稳定,零售规模有望迎来小幅回升。2025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有望达到3150万台,同比小幅增长1.4%,零售额将达1304亿元,同比增长1.3%。虽然政策端存在不确定因素,结构升级已确定将带动2025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额进一步提升。11月全球TV面板需求仍然强劲,出货同比增长24%,系国补政策和品牌年末冲量双重驱动。11月全球LCD+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21.4M,同环比分别增长24%、7%。一方面在国补政策拉动下,国内品牌大尺寸需求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在海外黑五需求拉动下,代理商小尺寸库存得到去化,11月稼动率大幅上调。
2)中尺寸:和辉光电已量产出货国内首款27英寸4K AMOLED桌面显示器面板,拓宽了AMOLED显示屏的应用场景。在桌面显示器领域,和辉光电表示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27英寸4K AMOLED桌面显示器面板,目前该产品已向客户量产出货。
3)小尺寸:LTPO OLED功耗更低,我们认为或将成为生成式AI浪潮下智能手机的首选屏显方案。与LTPS OLED相比,LTPO OLED的漏电流更低,可以在低于30Hz的刷新率下低功耗运行。Omdia预计,到2031年LTPO OLED显示面板需求将达到5.2亿片,复合年增长率预计约为8.0%,其在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中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52.0%,超过低温多晶硅(LTPS)OLED。
4)上游方面:各厂商先后开展2024年生态大会,展现自身创新成果。TCL华星宣布印刷OLED正式量产并发布全新技术品牌APEX,实现 NB、MNT、TV 全覆盖;天马发布了包括多形态折叠技术等在内的9大创新成果,加速多形态折叠的产品化。5)厂商业绩:三季度盈利增长,我们认为OLED面板行业边际向好趋势明显,看好来年周期+成长共振。京东方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26亿元,同比增长258.21%,TCL半导体显示业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改善60.67亿元,深天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58%。
建议关注:
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工业富联、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蓝思科技、博硕科技、鹏鼎控股、歌尔股份、长盈精密、国光电器、长信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港股)、东山精密、德赛电池、欣旺达(与电新组联合覆盖)、信维通信、科森科技、环旭电子、兆威机电(机械组覆盖)、比亚迪电子(港股)、智迪科技、雷柏科技;
消费电子材料:创新新材(与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福蓉科技、世华科技;
连接器及线束厂商:连接器及相关: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与军工组联合覆盖)、鼎通科技(通信组覆盖)、博威合金;线束:沃尔核材、新亚电子、兆龙互连、金信诺、电连技术;
被动元件:上游原材料:洁美科技、国瓷材料(与化工组联合覆盖);MLCC:三环集团、风华高科、达利凯普;电感:顺络电子、麦捷科技、铂科新材(金属材料组覆盖);晶振:泰晶科技、惠伦晶体;
面板:京东方、TCL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马A、联得装备(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测电子(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奥来德、鼎龙股份(与基础化工组联合覆盖)、莱特光电(化工组覆盖)、清溢光电、菲利华、深科达、颀中科技、汇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钰、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易天股份;
CCL&铜箔&PCB: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金安国纪、南亚新材、华正新材、中英科技、嘉元科技(电新组和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诺德股份、德福科技、方邦股份、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沪电股份(与通信组联合覆盖)、景旺电子、胜宏科技;
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科瑞技术、智立方、思林杰、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荣旗科技、天准科技(电新组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凌云光、精测电子(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博众精工(机械组覆盖);
品牌消费电子: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与家电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港股);
折叠屏产业链:东睦股份(金属材料组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科森股份、凯盛科技(与建筑建材组联合覆盖)、长信科技、长阳科技、汇顶科技;
汽车电子:电连技术、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科技、联创电子、裕太微、和而泰、科博达、德赛西威(计算机与汽车联合覆盖)、菱电电控、湘油泵(与汽车组联合覆盖)、华阳集团、东软集团(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保隆科技(汽车组覆盖)、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四维图新、百度集团(海外组覆盖)、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经纬恒润、伯特利(汽车组覆盖)、中鼎股份、天润工业、中科创达(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诚迈科技、小鹏汽车(汽车组与海外组联合覆盖)、理想汽车(汽车组与海外组联合覆盖)、蔚来、上汽集团、比亚迪(汽车组与电新组联合覆盖);
自动驾驶:禾赛科技、图达通、四维图新、百度集团(海外组覆盖)、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东软集团(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经纬恒润、保隆科技(汽车组覆盖)、伯特利(汽车组覆盖)、大华股份、海康威视。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