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马英九成都之行 为何到这里触发咏诗情怀?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图片

图片

马英九成都之行

为何到这里触发咏诗情怀?

图片
2024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前右一),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前右二)等参观杜甫草堂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图源:新华网)
 2024年12月23日,马英九率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大九学堂”的青年学子在成都参访杜甫草堂,并出席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此次在成都的行程,马英九将杜甫草堂作为重要的参访地点,以纪念杜甫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诗人之一。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上,马英九深情吟诵《春夜喜雨》,并强调过去几十年,台湾曾经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如今中华文化却在台湾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处境,在台湾因民进党政治操纵下出现去中国化的错误方向,我们这一代的人有责任必须要拨乱反正。
图片

2024年12月23日,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在四川省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两岸知名文化学者、青年学生等约100人出席(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图源:新华网)

 杜甫草堂是位于浣花溪畔的一座茅屋,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携全家来到成都。成都美丽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使杜甫在这里过上了几年平静与安宁的生活。杜甫在草堂除了创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外,还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成都的一些自然风光写了进去。写成都四季天气的: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似乎要挑选时辰,降临到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地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着大地万物。浓浓的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照着江上渔船,明早再来看带露的鲜花,成都必将繁花盛开。

 杜甫,诗坛巨擘,其诗作风格迭变、意蕴绵长。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继承《诗经》、汉魏六朝以来的丰厚文学遗产,为诗歌开辟新世界,援诗以载史,且始终心怀百姓,为苍生立言。世人多慕李白之傲然,之于杜甫,却最能从其身上找到共鸣,鲁迅先生就曾赞誉其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家承儒风 致君尧舜


 杜甫生于大唐盛世开元年间,正逢国家昌盛,家中亦“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是以自幼生活相对安逸,饱受家学之熏陶,学识渊博。他自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所作成一囊”“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杜甫自幼才华横溢,勤学不辍,苦读万卷之书,以家中的奉儒守官传统为荣,忠君思想与民本思想已初现端倪。


李杜相遇 壮游四方



 然而,青年杜甫赴洛阳应试,却遗憾落第。好在青春年少,国家繁荣,游历之风盛行,他便“壮游”四方,“裘马轻狂”度过几年时光。彼于泰山之巅,描绘其巍峨之姿,抒发勇攀绝顶、睥睨群伦之壮志。那时他意气风发,与“赐金还山”的酒中仙李白相遇,遂与之偕行,共游梁宋之地。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视李白为“偶像”,犹如凡尘仰望谪仙。见李白怀才不遇,杜甫对他由崇拜中生出几分同情与怜悯,相似的境遇也令杜甫感同身受,高吟“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欲以此劝解李白,重振其昔日豪情。

 李白之于杜甫,犹理想之镜,映照出对其才华与自由的向往,也让杜甫以镜自观,深入内心,日臻成熟。相较于抒发自我,杜甫更倾向于推己及人的思索,正是此种心境,使得杜甫与李白并肩而立,却又另树一帜,筑起唐诗又一巍峨巅峰。

 这时的杜甫,尚在追求诗和远方,然世事无常,未几,他就被残酷的境况拉回现实。


十年求官 洞察世间



 天宝年间,杜甫重返长安寻求机会,参加了天宝六年的一场制举,却陷入“野无遗贤”的骗局,因权相李林甫嫉才如仇,致使群英尽黜。之后,杜甫的求仕之路无比艰难。从最初的满怀壮志到后来的悲愤交织,他的心境经历了巨大变化。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他将一己抱负与深挚之情倾注于文墨之间。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他的命运,亦深刻影响了其所作诗歌的主题与风格。

 他在《贫交行》中,写权势下的世态炎凉、交道浅薄;在《丽人行》里,讽刺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更是通过《兵车行》,愤然诘问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揭露“开边”战败对民众造成的历历惨状。



兵车行(节选)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以客观的描述为起点,运用深沉厚重的笔触,于视听交织间,铺陈生离死别之景。推及万家之痛,两相映照,小中见大,汇聚为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宏大叙事。杜甫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时代预见性,察觉盛唐繁荣下的暗流涌动,其现实主义立身的“诗史”风格也在此时期初步奠定。

国破家亡 民胞物与



 天宝十四年,杜甫终获官职,拜为河西尉。然而,他心怀崇高理想,渴望能如其祖父杜审言一般,成为文学侍从之臣,“彩笔干气象”。面对河西尉这一需“拜迎官长、鞭挞黎庶”的职位,他深感不愿,恐被迫做出违背初心之事,伤害百姓。于是,他毅然选择了任职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杜甫回奉先省亲,甫入门,即闻满院哀泣之声,原来幼子已不幸夭逝饿毙。君王的昏庸、官员的腐败、百姓的困苦,使杜甫感慨万千,一腔悲愤,写就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此诗尽述其忧国忧民之深情、忠君念家之赤诚,兼怀才不遇、历经沧桑之无奈与感慨,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至今读之,仍令人触目惊心。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安置好家人,便动身追随肃宗。然途中为乱军所阻,押至长安,历经艰险,方得脱身。他于长安内外,见烽火连天,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杜甫悲痛之余,挥毫而就五言律诗《春望》。此诗借春日之景,寓其忧国忧民之深情,深刻反映了杜甫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至此,也为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奠定了感情深沉、沉郁顿挫以及关注社会现实的基础。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一望竟成永别,杜甫再也没能回到长安。他穿越两军对垒之境,至凤翔以谒肃宗,受命为左拾遗。后因疏救房琯,被贬华州,沿途战乱频仍,生死未卜。

 此番经历,以《三吏》《三别》记录了战乱中百姓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对亲情的眷恋,以及为国舍命的复杂情志。其诗篇汇聚了战乱时代百姓的共通情感,成为历史长河中千古不绝的回响,“诗史”笔法逐渐炉火纯青。




石壕吏(节选)

杜 甫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仁爱万物  “诗圣”永存



 安史之乱虽定,但藩镇割据、饥荒贪腐犹若阴霾,蔽日不散。杜甫弃官而去,携家小远走,另谋生路。他们辗转定居成都,依靠售卖草药维持生计,与邻里乡亲相互扶持,共克时艰。

 可惜,好景不长,杜甫所居草堂屡遭大风侵袭。被风雨摧折的杜甫不以为苦,而是奋笔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成就了心怀苍生的千古悲悯名句,杜甫由己之苦,抒忧民之情,慷慨激昂地为民请命。不久,杜甫决定去蜀北归,再度入仕。

 客居蜀中的杜甫,依于严武之幕。后严武去世,杜甫沿长江漂泊,先滞留夔州,又转潇湘,进入了人生的迟暮之年,贫病交加。病榻之上,杜甫以诗聊以慰藉,创作《登高》,以精炼的56字,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古今律诗第一”。《登高》之所以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便在于诗中蕴含的“悲”情,这种“悲”不仅仅是杜甫对自己年老多病、漂泊他乡的境况之悲,更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彼时的杜甫,或许未曾料到自己在后世会掀起巨浪滔天般的影响,引得宋代千家注杜,稳居唐代诗人桂冠。其实,他只是立于天地之间,践行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博大情怀。

图片


 纵观杜甫一生,人们尊其为“诗圣”,不仅因其以诗为史、开派立宗,如同诗中“司马迁”,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亦因其遍历人间山河,阅尽苍生之苦,不因己身之难停止探索生命的价值,反能推己及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蒋兆和先生运用传统水墨技巧,汲取传统人物画重神韵、重笔墨意境的长处,所创作的《杜甫像》将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幅画作的背后,蒋兆和先生“为民写真”的情怀和杜甫“民胞物与”的思想实现了跨时空的共鸣,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教育价值,也被选为语文课本的插图,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杜甫的深刻记忆。

 鲁迅有言:“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我们也有幸靠近耿直真诚、平易近人的杜甫,一窥他悲天悯人,超越时代,作为中华民族文人品格楷模的伟大形象。

杜甫为何被后世誉为“诗圣”

戳下方视频了解

来源:方志江苏(据央视一套、成都方志、台海时刻、CGTN记者团) “方志四川”发布时有删改及补充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