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能定位?手机App会“偷听”?这些“小玩意”暗藏玄机

2024年5月

上海市普陀区的潘先生发现

某网购平台上有店铺

正在出售一款

具有监听、录音功能的插排

而且还可以远程操控


出于监督孩子学习的目的

他便以466元的价格

购买了一款


图片


根据店家发来的操作视频,潘先生发现,只要安装上店家提供的手机软件,动动手指,这款插排就能瞬间变成具有录音和监听功能的窃听设备。


图片


潘先生的同事提醒他,非法使用这种具有窃听功能的器材,可能会触犯法律,建议他尽快报警。随后,潘先生报了案。通过侦查,警方将销售这种插排的涉案人员程某抓获。后经专业机构鉴定,程某销售的这款所谓的插排就是窃听专用器材。


程某因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获刑


警方侦查发现,程某先后开设了4家网店,共售出20多个窃听插排和台灯


图片


2024年9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以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对程某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以该罪名,判处生产销售者程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不仅窃听还能定位

很多使用者不知情


除了这些被伪装的插排、台灯外,现在几乎人手一个的充电宝也成了很多不法团伙改装的目标。


2022年9月,上海青浦警方破获一起充电宝伪装窃听设备的案件。警方发现,这种“充电宝”不仅可以在无明显提示状态下进行自动定位,还可以配合手机软件,实现远程语音录制和监听


图片


此外,一些原本起装饰作用的背包挂件、钥匙扣等经过改装,也能具有录音、定位功能。


那么,除了这些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物,很多人在上网时也常担心被“偷听”,尤其是很多网友提问,“为啥平时聊什么,App就推什么?”


图片
图片


App有可能“偷听”吗?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表示,偷拍偷录虽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是成本高、效率低,存在高昂的法律风险,实际生活中很难被应用。


何延哲介绍,一旦手机被“偷听”,手机耗能会异常增加,出现掉电过快、发热发烫、CPU和内存占用高等现象。通常情况下,如果手机处于“偷听”状态下,其耗电速度会比正常情况快27%左右。


图片


如果App进行“偷听”,超过1分钟会被操作系统切断,难以维持长期“偷听”状态。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刘鹏也表示,App“偷听”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从商业收益和成本角度来看,监听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以智能语音行业某头部公司的语音转写成本为例,市场售价10元/万秒,服务成本2元/万秒。假设App每天有效“偷听”1小时,“偷听”成本0.72元/人日,日活一亿的App每日成本 0.72亿,一年成本为263亿,而如果按照每天偷听24小时来算,年成本高达6307亿元。如此高昂的监听成本,就决定了现实中难以有哪种商业变现模式能以“偷听”方式产生收益。


“聊什么就推什么”

究竟是为什么?


那么,为什么一些用户感觉被App“过度了解”“偷听监听”呢?



何延哲分析,所谓“偷听”可能是用户对个性化推荐的误解。App根据获取到的信息,对用户平时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形成用户画像,并据此进行内容和广告的个性化推荐。


“画像越多维,广告投放越精准,转化率越高,App就会实现盈利。而无数次的推送中,总有几次押准的,当人们注意到某些‘巧合’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将其归因于被‘偷听’。”


日常使用网络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虽说手机持续“偷听”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1. 正规渠道下载软件

在下载应用软件时,应优先选择官方应用商店的合规App。


2. 谨慎开放相关权限

安装应用软件时,务必仔细查看麦克风、摄像头等敏感权限申请,非必要不授权。


3. 慎重点击扫描

对来历不明的网页、弹窗、链接、安装包等不轻易点击,不随意扫描未知来源的二维码,谨慎连接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


4. 及时退出程序

大部分手机用户退出手机应用程序时,只是回到手机桌面,并未真正退出,这会给一些后台运行的恶意程序以可乘之机。日常使用完后,应及时退出程序,减少安全风险。


郑州新闻广播提醒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发现非法生产、销售

窃听、窃照专用器材

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编辑:方翔
统筹: 马松林、李昌虎
源 :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客户端、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