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不尤一家是北宋京都汴梁城的普通老百姓,赵不尤是大理寺最底层的贴书小吏,上面有父亲赵离,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赵墨儿和妹妹赵瓣儿,妻子温悦经营了一家制造和售卖纸伞的温记伞铺,一家五口人的开支主要就是靠他的薪水和温记伞铺的收益。
夫妻俩最大的理想就是在京城买一处宅子,两人结婚十年积攒了800贯,赵不尤的薪水不高,还时不时要被上司狄伦克扣,他肯定存不了这么多钱,所以真正赚钱的应该是妻子温悦的温记伞铺。
一开始以为一个伞铺能赚多少钱!不过看了太府寺和温悦签的买卖契约之后才发现真的是小瞧了纸伞的利润,为何这么说呢?
这份契约的内容是太府寺向温记伞铺购买50把青伞,货款是36贯,25天交货!50把青伞36贯,一贯1000文,折算下来一把伞的价格是720文,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北宋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其实挺好,因为物价不高,以米价来算,史料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大丰收,米价低到每斗只要七八文钱,北宋1斗大概12.5斤(这个好像说法不一),后面米价时有波动,比如宋仁宗时每斗三十文,仁宗之后涨到六七十文,宋神宗时候又有所回落,但宋徽宗时物价有了明显的上涨,一斗米涨到了两百多文,也就是一斤米20文左右。
萧逸水以竹商掩饰其水贼身份,他从四川贩卖竹子到汴梁是在宣和三年,宣和是宋徽宗的第六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宣和三年也就是1121年(1127年就是靖康之变了),这个时候物价上涨比较厉害,老百姓的日子也没之前那么安逸了,但相对来说物价仍不算太高,温记伞铺一把伞720文大概能买36斤米。
这么说还有点抽象,不妨以剧中的物价来做个对比,15年前赵不尤从马贩子手上买了一匹上等的白马花了20贯,15年后温悦担心自己水贼的身份暴露会给赵家带来麻烦于是主动要求和赵不尤和离,赵不尤虽然不愿意但也希望温悦能快点脱身,所以他再次到了马市准备买一匹好马给温悦。
因为双方都是在袖子里还价,虽然不清楚这个时候一匹好马的价钱是多少,但旁边天竺人也来买马,老板开价10贯钱,当然这10贯钱只能买一匹劣马,由此可见15年过去了马匹的价格并没有多大变化,赵不尤要买的那匹好马估计最多也还是20贯钱。
一把伞720文,大概27把纸伞就能买一好匹马,只要14把纸伞就能牵走一匹劣马,你说利润高不高?
当然这份契约上的价格应该还有点水分,比如肯定要给太府寺负责采买的人一笔回扣,这是一个肥缺,狄伦之所以费尽心思为幕后之人办事,就是因为幕后之人答应他事成之后会把他调到太府寺负责采买,温悦是生意人不会不懂得这些潜规则,但就算扣除需要给的回扣,这个利润也相当高了!这单生意不说多温悦净赚10贯肯定没问题,而且只需要25天就能赚这么多。
温记伞铺除了零售之外,还能时不时接到一些官府的订单,除了太府寺肯定还有其他部门也需要找温记伞铺购买,这么高的利润,也难怪温悦10年能净赚800贯,官府的订单再加上零售,10年800贯,1年80贯,平均一个月纯利润7贯确实不算太难。
赵不尤吃公家饭,温记伞铺利润丰厚,他们一家在京城汴梁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了,温悦也很享受和满足现在的生活,如果不是师兄萧逸水找上门来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温悦和赵不尤再赚两三年估计就能全款买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