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变先锋马军:环境大数据可以赋能企业转型

全文3650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被评为2024年绿色创变先锋,他带领的IPE见证了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历程。

02马军开发的“蔚蓝地图”App数据品类达到一百多类,包括水质、土壤、垃圾、生态、光伏等内容。

03他认为,信息公开是防腐剂,可以成为推动企业改正环境问题的动力。

04除此之外,IPE还通过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等工具,推动3.2万家次供应商做出整改或披露。

05马军表示,未来环境信息公开趋势需要提升到全球层级,共建健康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蔚蓝地图创始人马军。资料图片

“他曾在媒体工作。1990年代就关注环境议题,出版过《中国水危机》一书。

他一直是建言者。几乎每天都发微博,微博粉丝超过了160万;是记者们最爱的采访对象。

他让企业害怕。从重金属污染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他死磕全球知名企业。但他说,‘我们针对的从来不是企业,而是污染本身’。

他让企业行动。引领机构追踪着近两千万家企业的环境表现,监管记录总数超321万条。

他先于大多数人呼吁信息公开。开发的中国首个公益环境数据库,收录了31省区、337地级市的各类环境信息。

他带动了普通人分享数据。开发的‘蔚蓝地图’App数据品类达到一百多类,除了晒蓝天、拍污染,还能快速了解水质、土壤、垃圾、生态、光伏等内容。

他拿奖无数,却一直谦虚好学。

他就是——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蔚蓝地图创始人马军。”

2024年11月26日,南方周末2024绿色创变者大会上,从1990年代起就关注环境议题的前记者马军被评为“绿色创变先锋”。

从2000条环境信息收集起步,到每天追踪百万级别数据,马军创办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见证了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的历程。这些数据犹如传说中善辨曲直的异兽,让企业害怕,也迫使企业行动起来,拿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对抗共同的敌人——污染。

如何负责任地使用环境信息公开数据?如何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南方周末专访了“绿色创变先锋”马军。

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前提

南方周末:2006年你成立IPE之时,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做得如何?

马军:当时很多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但环境信息公开刚刚起步,公开的监测和监管数据还很有限。以企业环境违规信息为例,2006年我们收集到的记录不到2000条,相较之下,现在我们每天收集的数据是百万级别的。

除了数据不全面之外,及时性、完整性也有限,比如纳入空气污染指数的评价因子,就缺少了PM2.5和臭氧,而且只公布日均值,市民无法像现在这样看到实时数据。

南方周末:你开发的“蔚蓝地图”App数据品类达到一百多类,但为何最早推出的是“水地图”?

马军:2006年水污染情况极为严峻,在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劣五类占比达到28%,很多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受到影响。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上线了“水地图”,希望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水污染状况。我们收集的企业污染处罚记录尤其引起了媒体关注,其中就包括南方周末。记者们发现原来一些大型企业也存在环境违规,这成为许多环境报道的切入点。

媒体关注的压力之下,一些企业一开始也来公关,但我们的要求是切实解决污染问题。我利用自己在环境咨询领域积累的经验,引入第三方审核和信息披露机制。2007年IPE联合20家环保组织发起绿色选择倡议,共同开展IT、纺织等行业的供应链污染调研;2014年绿色供应链首次进入APEC首脑会议议程,也是同一年IPE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并连续十一年开展评价,推动企业绿化在华供应链条。

南方周末:后来发布的“空气地图”,同样很出圈。这种选择有什么背景?

马军:空气地图”是2008年上线的,2009年我们又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中国环境法律法规,以及公众保护环境权益的需要,识别哪些污染物须纳入空气质量指数,其中第一项就是PM2.5,而且仅有日均值不够,应该逐小时公开。

“空气地图”出圈离不开诸多志愿者和环保组织伙伴的加持,当时社交媒体迅速发展,我们收集的数据,通过伙伴的分享,成为治霾公共对话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监测监管数据的广泛应用令人欣慰,因为我们之所以创立蔚蓝地图,正是因为意识到环境问题规模巨大,成因复杂,解决需要公众广泛参与,而深度参与的前提是环境信息公开。

南方周末:你认为哪起事件是中国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节点?

马军:我们报告发布不久,正逢北京及周边地区爆发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引发全民关注和讨论。也正是在那一年,原环保部新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和臭氧纳入监测范围,并要求从2013年起逐小时公布监测值。PM2.5的监测发布,可以看做是中国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节点。

信息公开是防腐剂

南方周末:新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修订过程中哪个话题曾引起争议?

马军:2015年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是“长牙齿”的法律,专门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一章,代表着环境信息公开形成社会共识。我们当时作为环保组织代表,也受邀为修订过程建言献策。

南方周末:新环境保护法修订过程中,你的哪个建议曾引起疑问?

马军:记得当时在全国人大法工委召开的听证会上,有人大代表问我,你说违法成本偏低,企业没有动力治理污染问题,那你为什么不提议直接大幅度提高罚款上限,而是建议首先要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呢?

我的解释是,很多污染企业也是当地的大企业,有些还是当地财税的支柱,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因此地方在执法过程中,常常被上级打招呼,甚至受到干预。仅仅提高罚款上限,增加执法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在实践中反而可能加剧寻租行为的风险。而信息公开可以成为防腐剂,让环境违法行为公开透明,人人都查得到,让企业一处违规处处受限,除了环保罚款外,从银行贷款到供应链订单,甚至项目审批都会受到影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违法成本。

南方周末:很多环境信息被认为是敏感的,你们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马军:2013年,在PM2.5信息开始实时发布后,我们联合阿拉善SEE、自然之友等二十六家机构共同发布了《污染源信息全面公开倡议》,第一条就是建议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实时公开,让公众能够知道排放PM2.5的主要源头在哪里,推动污染企业整改和减排。令我们意外的是,原环境保护部在当年7月底就发布了管理办法,要求国控污染源从2014年起,实时公开在线监测数据。

通过信息公开来改善和推动环境治理的做法国外早已有之,但污染源的实时公开,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做到的,环保部门很有魄力和远见。这些数据很宝贵,但它分散在二十多个省区各自的平台上。我们决定借助移动互联网,将数据集成到蔚蓝地图App上,公众打开手机就能看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有哪些重点污染源。为协助公众解读数据,我们做了可视化处理,污染超标就会在地图上变成醒目的红点。

这样的信息公开力度前所未有,为此我们和伙伴们以及相关部门形成共识,不但要提升数据质量,同时要负责任地使用这些宝贵的环境数据,让它真正服务于公众的环境权益,同时协助各方跨越信任的鸿沟。今天我们跟进的企业已达千万级,但我们不是要打垮任何企业,而是用数据赋能企业,对抗共同的敌人——污染。

南方周末:如果在你们平台上某个地方红点很多,或者污染举报很多,怎么办?

马军:对于地方环保部门,他们往往还是有顾虑,因为环保和政绩、考核相关,而可视化的污染地图,就把各地的污染很直观地展示出来了。

我记得最初山东省在我们App上的红点很多,山东省环保厅领导邀请我们去开会,我在去济南的火车上也曾忐忑不安。但会议一开始,环保厅领导就提出,在一个人口上亿、每年消耗4亿吨煤炭的经济大省,要实现PM2.5减排,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参与,而蔚蓝地图数据来自于在线监测,适合公众知情监督和环保部门跟进推动。环保厅领导希望能够协助网友了解山东之所以有更多红点,是因为率先执行更严格标准和数据质控。此后,山东环保部门借助省市县三级微博工作体系,及时处理来自蔚蓝地图的举报,推动一批火电、钢铁、水泥、建材、化工、石化企业公开披露超标原因和整改计划及进展。

不要忘记我们是从怎样困难的环境中走过来的

南方周末:我们发现,IPE工作已经不是简单地收集和分析环境信息了。

马军:是的,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信息公开的扩展为多方合力加强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提供了极为关键的数据基础设施。因此,我们制定了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等,借助环境信息公开,累计推动3.2万家次供应商做出整改或披露,数以万计的供应链企业通过数据链长效跟进自身环境风险。过去四年来,我们还借助环境大数据,辅助银行金融机构对300万家次贷款企业开展绿色信贷环境尽调。

在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全球194个缔约方加入《巴黎协定》、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供应链涉及的议题不断扩展,我们的工作重心也更倾向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数字化解决方案。近年来,我们团队大力研发数字化解决方案,从企业环境绩效动态评价到蔚蓝生态链管理系统,从企业碳核算工具到产品碳足迹因子库和检索披露平台,希望赋能企业提高气候行动效率,推动中外标准的融合与互认,这不仅关乎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关乎国际贸易合作的新要求。

南方周末:你认为环境信息公开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马军:中国存在庞大的信息公开需求,未来治理污染更需要公众的参与,需要更多的信息公开。目前来看,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中央环保督察都很重视公众参与和举报线索,执法过程、结果都向社会公开,取得的效果举世瞩目。据我所知,印度、越南、印尼甚至非洲的管理部门或是NGO组织,都对中国环境监测监管和信息公开的经验和成果抱有浓厚兴趣,希望能够交流和借鉴。

今天,随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问题已经扩展到全球层级,而我们的数据,也需要提升到全球层级,构建全球数据基础设施,基于数据开展企业ESG表现和气候行动的评价,推动大型企业作出披露、承诺并落实到供应链,绿化全球生产、采购与投融资。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形势的变化,随着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和经济波动,在一些地区,环保不再是最优先的诉求,甚至成了“出气筒”和“背锅侠”,一些地区有松一口气的想法,一些地区信息实时公开也出现倒退。我们不应忘记当初是从怎样困难的环境中走过来的,为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和健康福祉,我们必须努力保持十年来环境改善的巨大成果,更要借助新质生产力以及数智化解决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和高质量发展,共建健康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

责编 曹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