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防报·中国军号
预备役人员在进行队列训练。高大强摄
本报讯 周闻彧、刘家恺报道:近日,在信息支援部队某预备役部队训练场,某分队闻令后迅速到达指定地域,随即开展包扎、转运,一场战伤救护训练有条不紊展开。
这是该部组织预备役人员集训的一幕。连日来,来自各地的数百余名预备役人员齐聚训练场,分批次进行军人常识、军事理论、战备基础、专业技能等课目的训练。
该部领导介绍,此前,他们主动对接现役部队了解用兵需求,协调军地相关单位遴选优秀人才,修订预编方案,畅通征召链路,并围绕预备役部队训练重难点问题,集智攻关、研究论证,积极探索预备役人员训练管理新模式。
该部领导介绍,在前期调研中他们发现,预备役人员年龄跨度大、来源地域广,大家参训热情高涨、融入意识较强,但有的人员参加部分难度较大的训练课目比较吃力。
针对这一实际,他们精选优秀教练员,精细筹划训练内容,并根据预备役人员集中训练时间短、军政素质基础不一等特点,推行分层组训模式,将基础体能相近的人员统一编组并配备干部骨干,分层分类实施差异化训练。同时,建立基础训练数据库,对每名预备役人员制订训练档案、绘制成长路线图,依据训练进度和情况,区分不同训练水平,科学制订训练方案,帮助预备役人员迈好“第一步”。
为确保训练更贴近实战需求,他们还按照“基地化集训、模块化联训、实案化演训”的思路,将学、训、考、评贯穿全程,探索构建新的组训模式。
预备役一级上士高泉玲基础体能相对薄弱,对完成训练信心不足。该部集训队区队长林誉、下士刘泽恒结合高泉玲实际情况,为他定下训练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全程跟踪训练动态并精准帮带,帮助他在多个训练课目上取得良好成绩。预备役下士王奕汀在完成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时较为吃力,该部集训队下士冉杰拍摄视频资料,通过慢镜头回放、邀请骨干共同分析存在问题等方式,帮助王奕汀在训练中纠正,队列水平明显提升。
经过半个月的训练,第一批参训的预编预备役人员优良率达到96%。据介绍,该部还将系统梳理训练骨干建议和预备役人员反馈,进一步完善后续训练方案,针对普遍性问题或弱项课目组织强化训练,不断提升预备役人员整体训练水平。
(国防报·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