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上的日日夜夜,我深感自己渡过的干流、支流都与中华文明有关,不期而遇的人们都是黄河儿女。黄河文明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明,在文明发展中表现出一种先进性和早熟性,在她的文明延续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从2016年到2018年刘宁在黄河岸行走5000多公里,历经几多春夏秋冬调查走访,力求真实反映黄河流域百姓的日常生活变迁,从中发现在古老的黄河文明上诞生的新文明。2024年建立在扎实的田野考察基础上的《黄河中国》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
《黄河中国》主要书写了从1855年至2018年的百多年间,黄河流域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变迁与现代黄河文明的创建。刘宁从河湟、西海固、河套、河东、关中、陕北、河洛、齐鲁的黄河流域,八大自然人文地理空间,以“河流文明”“寻水脱贫”“水利灌溉”“家国命运”“革命风云”“斗争生活”等七个主题讲述现代黄河流域老百姓的故事,以百姓的衣食住行视角变化折射出古老的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近现代发展史。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说:“《黄河中国》不仅勾勒出黄河流域的中国,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转变历程,而且以日夜奔流不息的黄河,作为生生永续的民族精神和气魄的象征,深入解读。”
百姓日常生活里的黄河变迁
平陆是地处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山西运城,连接着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这里是黄河金三角地带,流传着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2016年春节期间,刘宁前往山西运城地区的平陆县探亲。站在二舅家一幢新建的青砖四合院前,对面就是三门峡市,眼前是冬日的黄河,“一个黄河岸边的家”的意象从她的心里升起。青砖四合院引起了她强烈的兴趣,这是反映黄河流域文明演进的重要角度。1950年代初期,二舅初来山西,在黄土崖畔用锄头为自己和妻儿挖出了一方家园。21世纪初二舅在依崖而挖的两孔旧窑洞畔盖了一幢二层青砖瓦房,前院种植了蔬菜,栽种了各类果树,登上二楼,便可看到晋南黄土高原上已经废弃不用的旧窑洞。社会变迁从百姓的日常生活开始,最终社会文明的更替也会体现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文化精神生活等方面上。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黄河流域的人们也开始了全面发展的新生活,宜居的生活方式正是黄河流域人们向现代化发展的表征。黄河流域所拥有的人文资源、历史遗迹不可替代,在今天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前提下,黄河拥有的精神价值日益凸显。
陕西府谷县是黄河入陕第一县,一个鸡鸣三省的地方。2017年春节前夕,刘宁沿着陕西沿黄公路逆流而上,到府谷县城红柳林矿的田伟家去。田伟父母热情地接待了作者一行,田伟父亲激动地讲述他早年艰难的谋生经历,如今巨大的生活转变,他的故事也是无数黄河岸边农民的生活转型。他们走出贫困的过往,在小县城拥有了崭新的家庭生活。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农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人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便是当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黄河综合开发是中国式现代化
在黄河流域行走的岁月里,刘宁最难忘的还有西海固地区,这是个由固原、海原、西吉组成的地域。刘宁每天都可以看到苍凉的黄泥屋和连绵起伏的黄土丘陵。过去这里人们生活缺水、生产缺水,一些村庄的村民们曾经要到几百里远的地方去拉水,家家户户都会有一口储存水的水窖。如今固原蔡川村的海蛟龙用政府的扶贫款盖了一幢新房,香槟色的门窗、茶色玻璃,门上印着花瓶图案。海家嫂嫂从杏树上采摘红杏,蔡川村的红杏远近闻名,大家品尝唇齿留香。海家的牛羊圈里养了一头头牛羊,家里已经有了自来水,海家像其他人家一样依然使用水窖。西海固人们的吃水、用水问题已经缓解,主要来自黄河扬水工程。从1978年5月开始有了同心扬水工程,1986年建成固海扬水工程,2003年建成固海扩灌扬水工程,40余年来受益区域包括吴忠市、中卫市、固原市等6县区共16个乡镇灌区161.79万亩农田和周边山区。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惠及多地用水。二十世纪黄河的历史不只是现代工程技术传播与发展的过程,还涉及国家发展、沿河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变迁等多个方面。黄河水利枢纽大坝等水利工程的修建深刻地改变着黄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黄河中国》以百余年时间看黄河,黄河上修建的一座座大型现代水利工程是20世纪以来,对黄河综合开发利用,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黄河最美的景观在山东黄河入海口,大自然给予黄河一个最美的归宿。经过人民治黄70余年的发展,大河之洲迎来生态之变。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东营,是国际候鸟迁飞保护的关键区域,每年迁徙有数百万只鸟类在此栖息。在黄河入海黄河与渤海交汇形成的独特景观,铺天盖地的芦苇、波光滟滟的湖泊,随处可见的滩涂真是美不胜收。《黄河中国》叙写了黄河以独有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中国大地上丰富的自然与历史时空,母亲河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展现中华现代生态文明的一个标识。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川鑫指出,“《黄河中国》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强调黄河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中华民族未来的重要性,呼吁我们共同守护这份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遗产。”
作者:王雪瑛
文:王雪瑛图:出版社编辑:宣晶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