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乌廉价购入到创新再造,中国海军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

1991年苏联解体,不仅让困扰我国几十年的北方边境威胁,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而且我国也利用新生的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经济困难的绝佳机会,从这些前苏联国家以极低的价格获取了众多当时我军急缺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海军从俄乌两国购买的装备,都可以组建一支小型航母舰队了。这些前苏联的海军遗产在中国得到了新生,为捍卫我万里海疆发挥着特别的作用。

图片辽宁舰

超级大捡漏:“瓦良格”涅槃重生成“辽宁”舰

一提到我国购买的前苏联海军装备,大家首先就会想到解放军第一艘航母“辽宁”舰。1990年代初我国的海军不仅规模有限,而且能远洋舰队只有驱护舰和潜艇。甚至海军高层也只能规划到2000年前争取开工建造两艘中型航母,但仍然不知如何解决舰载机等核心装备。

而苏联解体俄乌两国瓜分红海军后,却不知如何处置停泊在乌克兰黑海造船厂那艘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1982年黑海造船厂开始建造1143.5工程,即现在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1985年底“库”刚刚下水,工人们就开始为二号舰“里加”号铺设龙骨。代号为1143.6的新舰整体尺寸。与“库”舰相同,但舰首滑跃甲板角度更大。如果该舰若能顺利建成,能运用40吨重的雅克-44型预警机。

图片停工状态的“瓦良格”

可1986年后苏联开始陷入动荡,以至于1991年该舰的完工度仍然只有70%。之后这块烫手的山芋,让俄乌两国政府都焦头烂额。俄海军很希望能够将该舰建成,与“库”舰形成双航母编队。但乌克兰要求俄罗斯政府支付“库”舰的全部费用,俄政府表示最多只能出30%。到了1995年两国政府都感到无力续建,这艘已经被更名为“瓦良格”号的6万吨级航母,而是让黑海造船厂将其当废铁卖掉。

刘华清等我海军高层早就关注“瓦良格”号的相关消息,1992年我海军和国防科工委派出代表团。借访问乌克兰之机,专门参观了黑海造船厂。许多在30多年前曾经援华的苏联老专家,热情迎接了这些来自万里之外的中国同志。他们甚至表示如果中国能接手,他们愿意来中国提供帮助。可要想把没有自主航行能力的“瓦良格”号运到中国,其中的政治和技术风险都非常巨大。直到1998年我海军借助一名澳门商人注册的博彩公司,以“改造海上赌城”为名,花2000万美元才将“瓦良格”号买了下来。待其突破重重阻碍,回到中国大连造船厂时已经是2002年了。在中国技术人员不懈努力下,终于让该舰于2012年9月以辽宁号航母的身份,并成为了人民海军的头号主力舰。

图片“瓦良格”回国

一舰多吃:低价购买“现代”级驱逐舰获益匪浅

神奇的是当年促使党中央最终决定购买“瓦良格”号船体的重要因素,是我国通过引进俄罗斯的“现代”舰。从而给“瓦良格”号改造,凑齐了必不可少的一些先进装备。1993年时我海军技术人员也前往俄罗斯,考察了俄军现役和尚在造船厂内的新造战舰。要知道当时人民海军最大的主力舰,是两艘4000吨级的052型驱逐舰。因西方不再提供雷达和燃气轮机,已经成为了人民海军使用美制燃气轮机的绝唱。但在那两年我海军高层就购买“现代”级驱逐舰,还是“无畏”级反潜舰犹豫不决。

图片“现代”级驱逐舰

直到1995年“台海危机”爆发,为了压住“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震慑随时会增援台湾的美国航母编队。我军高层最后决定直接购买,装备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这时我方又得知一个意外的好消息,就是由于俄海军经费持续紧张,无力接手两艘完工度已达80%的“现代”级驱逐舰。于是海军高层马上派人同俄方谈判。最后决定以八亿美元,购买这两艘完工后的驱逐舰。

2001年舷号为136的“杭州”舰,舷号为137的“福州”舰正式加入我东海舰队。更重要的是该驱逐舰上的锅炉和轮机,正好是“瓦良格”号装备的同型设备。因此我技术人员通过随舰引入的有关技术资料,终于为“”辽宁”舰配齐了至关重要的心脏。同时“现代”舰的“顶板”雷达也被仿制成功,并安装在了“辽宁”舰的主桅杆上。“现代”舰的“无风”中程舰内空导弹,也为我国停滞不前的“海红旗”-16导弹提供了雷达和火箭发动机上的借鉴。“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整体式冲压发动机,又为我国研制国产超音速导弹提供了借鉴。可以说通过购买“现代”舰,促使了“辽宁”舰和众多护航舰艇的诞生。

图片巨大的“白蛉”导弹

购买苏-27:让“辽宁”舰有了舰载机

促使海军高层决定购买“瓦良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年已经开展对进口苏-27的国产化工作,这样“辽宁”舰的舰载机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早在1989年中苏关系改善时,我空军高层就已经决心引进第3代超音速战斗机。但当时苏联空军更想推销米格-29,对出口苏-27态度并不积极。直到苏联快解体了才向我国出口24架苏-27。苏联解体后我国又借机引进了该机和配套的AL-31发动机技术资料,国产化后推出了歼11战斗机。

图片俄海军苏-33舰载机

由于“库”舰上的苏-33舰载机就是苏-27的舰载型,我海军非常希望能借机购买到苏-33。但俄方认为苏-33过于昂贵,要求我方最少采购24架才能重开生产线。就在双方屡次谈判没有结果时,我方有人注意到尽管苏-33是俄罗斯生产的。但当年为“库”专门修建的,岸上服务设施却都在乌克兰。于是我方再次派人员前往乌克兰考察,发现前苏联时期的“尼特卡”航母陆地模拟训练场尚能运行,而且那里还有一架苏-33的原型机。大喜过望的我方,立刻将其购入供专家研究。终于搞清了苏-33如何折叠机翼,以及增加前翼和加强起落架等上舰改造细节。因此虽然最终没能购买到苏-33,沈飞还是于2012年正式推出了歼15舰载机。

图片中国海军的歼-15

购买“青海湖”号:人民海军补给舰队的提升

现代航母编队不仅编制了性能强大的舰艇,还必须有大型补给船。随时为航母和护航战舰,补充燃油、淡水、弹药和食物等物资。在1990年之前我军只有两艘2万吨“福清”级补给舰,只能为051驱逐舰编队提供补给。幸好1992年我赴乌克兰考察团意外得知,在乌克兰赫尔松造船厂,有一艘未完工的大型补给船。

我方人员如获至宝,可实地考察后却感到有些失望。原来这艘“弗得科”号补给舰,原本是一艘民用油轮。1980年代被苏联海军看中,而半路出家改造为航母编队补给舰。当时其船体已经完工,还有许多重要设备未能安装。我方代表最不满意的是该舰的动力系统,为一台1.06万马力的柴油机驱动单个螺旋桨。最高航速仅为16节,似乎并不适合作为军用船只。

图片“青海湖”号补给舰

但我海军高层讨论后认为,购买该舰不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升我海军的远洋补给能力,而且为我自行建造新一代补给舰提供必要的参考。于是我方支付1.5亿元将该船体购买回国,又在大连造船厂完成了后续建造。这艘重新命名为“青海湖”号的补给舰,满载排水量可达3.7万吨。不过出于其油轮的基础设计。其虽然可以携带2万吨燃油。却只能再携带2000吨淡水和800多吨固体货物,且只携带一架直升机用于垂直补给。但已经能够满足我军数艘驱护舰的海军编队,远海训练和出国访问的需求。而且我国自主建造的901型和903型补给舰。也参考了该舰的补给设备。

购买“基洛级”潜艇:为航母编队打造水下长城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军的常规潜艇性能十分落后。不仅航速低、潜航时间短,而且噪音还非常大,实战生存能力偏低。而当时的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正大力推销专用出口型“基洛级”潜艇。“基洛级”是前苏联第3代常规潜艇。其服役之初就以水下高航速、具备先进的声呐和雷达监测系统,快速的鱼雷再装填装置和大功率主机,震撼了西方海军。

图片解放军的“基洛级”潜艇

而出口版的“基洛级”长度增加到73.8米,水下排水量增加到了3126吨。该潜艇保留了原“基洛级”的两具功率各1341马力的柴油发电机组、一具最大功率5800马力的主电动机等动力装置。但在柴油机下边,安装了新安装了新研制的减震基座。同时又在潜艇外侧铺设了消声瓦,从而大幅降低了其航行时的噪音,被西方称为“大洋黑洞”。同时该舰还进一步升级了探测和指挥系统,所需的人员编制更少。并增加了柴油的携带量,使其最大航程达到了7500海里。我军共购买了3级12艘的“基洛级”潜艇,今天还有8艘继续在我海军东海舰队服役。

购买“野牛”:我军拥有了登岛神器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研制气垫船的国家之一。但直到1990年代也只研制成功了排水量仅几十吨,只能运送海军陆战队一个班的小型气垫登陆艇。而前苏联研制了众多大型气垫船,特别是排水量高达555吨的世界最大气垫登陆艇“野牛”。该船不但可以一次运送3辆第3代主战坦克,而且还拥有两座22管火箭炮和两门AK630近防炮。可以为登陆上岸的人员车辆,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图片“野牛”气垫船

不过我国直到2009年才同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大海造船厂签署协议。由大海造神厂直接建造两艘“野牛”气垫船,再提供技术支持由我方自行建造两艘。有人认为“野牛”气垫船体积太大,无法放入船坞登陆舰或两栖攻击舰的坞舱,故而并不实用。但事实上“野牛”气垫船高达278海里的活动半径,完全可以自行横跨台湾海峡,将登陆先遣队送上岸。而且我国后来还开发出了,用半潜船携带“野牛”进行远距离登陆作战的模式。在未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时,“野牛”气垫船仍可发挥重要作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